文/錢靜莊 上海中醫藥大學副教授、上海食療協會理事
奇妙的人體生物鐘
文/錢靜莊 上海中醫藥大學副教授、上海食療協會理事
為什么沒有鬧鐘的鈴聲,你卻每天按時醒來?為什么女子月經周期恰與月亮盈缺周期相似?生物體的生命過程是復雜的,又是奇妙的,生物節律時時都在奏響著迷人的“節律交響曲”。
近年來,時間生物學認為,生物體乃至植物體的生命隨晝夜交替、四時更迭的周期性運動,揭示出生理活動的周期性節律。健康人體的活動大多呈現24小時晝夜的生理節律,這與地球有規律自轉所形成的24小時周期是相適應的。表明生理節律受外環境周期性變化(光照的強弱和氣溫的高低)的影響而同步。如人體的體溫、脈搏、血壓、氧耗量、激素的分泌水平均存在晝夜節律變化。生物近似時鐘的結構,被稱之為“生物鐘”。周期節律近似晝夜(24±4)小時稱“日鐘”,近似(29.53±5)天稱為“月鐘”,近似周年(12±2)月稱為“年鐘”。時間生物學研究揭示了植物、動物乃至人的生命活動具有一個“持久的”、“自己上發條”和“自己調節”的生物鐘。科學家們通過實驗研究認為:下丘腦前部視交叉上核是晝夜節律的中樞起搏點。
為何成績一般的學生考上了名牌大學,而名列前茅的學生卻名落孫山?為何一貫行為文明的青年人突然與人吵架?原來人體存在智力、情緒、體力周期分別為33天、28天和23天的生物鐘,這三種“鐘”存在明顯的盛衰起伏,在各自的運轉中都有高潮期、低潮期和臨界期。如人體三節律的運行在高潮時,則表現出精力充沛,思維敏捷,情緒樂觀,記憶力、理解力強,這樣的時機是學習、工作、鍛煉的大好時機,這時懷孕所生的孩子是優生兒,學生在節律高潮時考試易取得好成績,作家易顯“靈感”火花,運動員在這時易破紀錄。相反,三節律運行在臨界或低潮期,會表現耐力下降,情緒低落,反應遲鈍,健忘走神。這時易出車禍和醫療事故,也不易在考試中出成績。老年人發病常在情緒鐘低潮期,而許多疾病死亡時間恰在智力、體力、情緒三節律的雙重臨界日和三重臨界日。
如何計算自己智力、情緒、體力鐘的高潮、低潮和臨界期呢?以下是一種簡算法:
先算“總天數”
即計算出生之日至所計算之日的總天數,公式:t=(365.25×周歲數)±x。式中“t”表示總天數,x表示除周歲數以外的天數。例某人1935年10月15日出生,要計算1987年1月29日的這天生物節律,t=(365.25×52)-259=18734天。
再計算“余數”
將前算得的總天數分別除以33、28、23(它們分別是智力、情緒、體力節律周期的天數,)然后得到余數。注意必須用手算,而不要用電子計算器計算。
18734/33=567……23(智力鐘余數)18734/28=669……2(情緒鐘余數) 18734/23=814……12(體力鐘余數)
半周期法
當把余數求出之后,如你只需要了解計算日處什么期(高潮期、低潮期、臨界期),最簡便的方法是采用“周期天數除以2對照法”又叫半周期法:
33/2=16.5(智力鐘半周期數)28/2=14.0(情緒鐘半周期數)23/2=11.5(體力鐘半周期數)
將“余數”與半周期數作比較,若余數小于此種生物鐘的半周期數,此生物鐘運行在高潮期;若大于半周期數,則運行在低潮期;若接近半周期數或整周期,以及余數為零者,則為臨界期。
上例,智力鐘余數:23>16.5為低潮期;情緒鐘余數:2<14.0為高潮期;體力鐘余數:12>11.5,數字接近半周期,為臨界期。
如何合理運用人體生物鐘三節律理論呢?為了降低事故發生率,把處于節律雙重、三重臨界日駕駛員換下來干其他工作,或提醒他謹慎駕駛,以高度責任感來克服臨界日的不適。當然高潮期的駕駛員麻痹大意,以為亂開車也不會出事故,這是絕對錯誤的。對于學生考試時,智力鐘處于臨界或低潮期,確實對水平發揮有一定影響,但考試日期是不能由個人決定的,如考試正值低潮期,之前的日子必是高潮期,應當在高潮期抓緊時間學習,把功課溫習好,臨近考試做一些輕松活動:如聽聽輕快的音樂,保證足夠的睡眠,以良好的精神狀態和頑強的拼搏精神去迎考。■
編輯:黃靈 yeshzhwu@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