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田皂角水提物的藥理作用。方法:采用試管法抗菌、耳廓腫脹法、扭體法、皮膚過敏試驗和急性毒性試驗,進行抗菌、抗炎、鎮痛、抗過敏試驗。結果:田皂角水提物可抗菌;減輕小鼠耳廓腫脹;減少小鼠扭體次數;降低皮膚過敏反應。急性毒性試驗表明,田皂角水提物的最大給藥量為150 g生藥/kg。結論:田皂角水提物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炎、鎮痛和抗過敏作用。
關鍵詞:田皂角水提物;藥理試驗;抗菌;抗炎;鎮痛;抗過敏
中圖分類號:R28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349(2011)12-0063-02
田皂角(Aeschynornene indicaL.)別名合萌、水皂角。為蝶形花科植物田皂角,分布于華北、華東、中南、西南等地。味甘、苦,性微寒。可清熱利濕,祛風明目,通乳。主治熱淋、血淋、水腫、泄瀉、痢疾、目赤腫痛等癥[1]。關于其化學成分和藥理研究未見報道。本文根據其民間功用,對田皂角水提物進行相關藥理試驗,以期發現新的藥用途徑,為臨床應用提供科學依據。現將研究報告如下。
1實驗材料
1.1受試藥物田皂角水提物(5.19 g生藥/g膏),由本院中藥化學研究所提供。實驗時用蒸餾水研磨配制成藥液備用。阿司匹林腸溶片為武漢遠大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產品,批號:081101。地塞米松為天津藥業集團新鄭股份有限公司產品,批號:090611。息斯敏,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產品,批號090218967。
1.2動物昆明種小鼠,清潔級,體重18~22 g,雌雄各半。由廣西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許可證號:SCXK桂2003—0003。小鼠分性別飼養于空調實驗室內,室溫:(22±2)℃,相對濕度:(60±2)%,喂顆粒標準飼料,自由飲水和攝食。
1.3儀器722型光柵分光光度計,上海分析儀器三廠產品。FA1004-型萬分之一電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產品。
1.4統計學方法采用PEMS 3.1統計軟件分析數據。所得實驗數據以均數±標準差( ±s )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
2方法與結果
2.1抗菌試驗取田皂角水提物用水配制成試驗藥液,115 ℃高壓滅菌20 min,備用。采用液體試管二倍稀釋法,用營養肉湯培養基、改良馬丁培養基將供試液作系列稀釋,使藥液濃度為1∶2、1∶4、1∶8、1∶16、1∶32、1∶64、1∶128、1∶256、1∶512、1∶1024,分裝試管,每管1.0 mL,第11管作為陽性對照,第12管作為陰性對照。除陰性對照管外,每管接種100,000CFU/mL相應菌液0.1 mL,分別接種大腸埃希菌、乙型副傷寒沙門菌、福氏志賀氏菌、銅綠假單胞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桿菌、白色念珠菌。細菌置35 ℃~37 ℃培養24 h,真菌置25 ℃~28 ℃培養24~48 h,將各管培養物分別接種于相應的不含藥物的瓊脂培養基平板上,細菌置35 ℃~37 ℃培養24 h,真菌置25 ℃~28 ℃培養24~48 h,以生長菌落不超過5個者為田皂角水提物的最小抑菌濃度(MIC)。結果見表1。
表1田皂角水提物體外抑菌試驗結果
試驗菌種菌號藥物最低抑菌濃度(MIC)稀釋度藥物濃度/mg?mL-1金黃色葡萄球菌260031∶3211.71表皮葡萄球菌260691∶1623.43大腸埃希桿菌441021∶1623.43乙型副傷寒沙門菌500941∶493.75福氏志賀氏菌515721∶846.87銅綠假單胞菌101041∶846.87枯草芽孢桿菌635011∶3211.71白色念珠菌101041∶1623.43結果表明,田皂角水提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桿菌有較強抗菌作用;對白色念珠菌、大腸桿菌、表皮葡萄球菌具有中度的抗菌作用;對乙型副傷寒沙門菌、福氏志賀氏菌、銅綠假單胞菌具有低度抗菌作用。
2.2對醋酸所致小鼠扭體次數的影響[2]取小鼠50只,雌雄各半,隨機分為空白對照組,田皂角水提物高、中、低劑量(15.0、7.5、5.0 g/kg)組和陽性藥阿斯匹林(0.2 g/kg)組,每組10只。每天灌胃給藥1次,空白對照組給予等體積蒸餾水,連續給予5 d。于末次給藥后1 h,每只小鼠腹腔注射0.6%醋酸溶液0.2 mL/只,立即觀察并記錄20 min內各小鼠的扭體次數。比較給藥組與對照組之間的差異,評價受試藥物的鎮痛作用。結果見表2。
表2田皂角水提物對醋酸所致小鼠扭體反應的影響( ±s ,n=10)
組別劑量/g?kg-1扭體次數空白對照組—19.8±13.9阿司匹林0.27.8±5.3*田皂角水提物15.08.8±6.1*田皂角水提物7.58.2±4.5*田皂角水提物5.012.9±10.3與空白對照組比較,*P<0.05
結果表明,與空白對照組比較,田皂角水提物大、中劑量組及阿司匹林組均明顯減少小鼠扭體次數,提示田皂角水提物具有一定鎮痛作用。
2.3對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廓腫脹的抑制作用[3]取小鼠50只,雌雄各半,隨機分為空白對照組,田皂角水提物高、中、低劑量(15.0、7.5、5.0 g/kg)組和陽性藥地塞米松(0.0045 g/kg)組,每組10只。用藥各組每天灌胃給藥1次,空白對照組給予等體積蒸餾水,連續給予7 d。于末次給藥0.5 h后,用微量注射器取(0.05 mL 2%)巴豆油溶液涂于小鼠右耳,待4 h后處死小鼠。立即用口徑為8 mm的打孔器,沿著小鼠左右耳廓相同部位打孔取材,然后在電子天平上分別稱重,以兩耳片重量(mg)的差值作為腫脹程度指標,并求出百分抑制率(%)。結果見表3。
表3田皂角水提物對巴豆油引起小鼠耳廓腫脹的影響( ±s ,n=10)
組別劑量/g?kg-1腫脹度/mg抑制率(%)空白對照組—17.09±4.39—地塞米松0.004511.62±4.14*32.0田皂角水提物15.013.25±2.55*22.5田皂角水提物7.512.98±3.11*24.0田皂角水提物5.013.90±5.6318.7與空白對照組比較,*P<0.05
結果表明,與空白對照組比較,田皂角水提物大、中劑量組及地塞米松組均可明顯降低小鼠耳廓腫脹度,提示田皂角水提物具有抗炎作用。
2.4小鼠被動皮膚過敏試驗[4]抗原:醫用天花粉。佐劑:4%氫氧化鋁凝膠。臨用時以3.75 mg天花粉溶于1.5 mL氫氧化鋁凝膠中。致敏:健康小鼠10只,體重18~22 g,將上述天花粉氫氧化鋁凝膠混懸液腳掌注射,兩只后腳掌各注入0.05 mL,共注射0.1 mL。15 d后,斷頭取血,離心取抗血清備用。
被動皮膚致敏:另取小鼠50只,雌雄各半,隨機分為空白對照組,田皂角水提物高、中、低劑量(15.0、7.5、5.0 g/kg)組和陽<strong style="position:a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