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目的:觀察穩心顆粒聯合參麥注射液治療緩慢性心律合并早搏的臨床療效。方法:將80例緩慢性心律合并早搏的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40例與對照組40例,2組在積極治療原發病的基礎上,治療組給予穩心顆粒9 g,3次/日,參麥注射液30 mL靜滴,1次/日;對照組給予參麥注射液30 mL靜滴,1次/日。2組均治療2 w為1個療程。觀察24 h平均心率、早搏改善及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結果:治療1個療程后,治療組在24 h平均心率及早搏的改善方面均優于對照組(P<0.05),而且未見明顯不良反應。結論:穩心顆粒聯合參麥注射液治療緩慢性心律合并早搏有一定的療效。
關鍵詞:緩慢性心律失常;早搏;穩心顆粒;參麥注射液
中圖分類號:R289.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11)06-0064-01
筆者自2008年6月~2010年9月,應用穩心顆粒聯合參麥注射液治療緩慢性心律合并早搏40例,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80例均為本院住院患者,病程1 w~3 a左右,治療前動態心電圖提示平均心率<60次/min,均可見頻發房性或室性早搏,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18~75歲,平均46.5歲;房性早搏18例,室性早搏16例,交界性早搏6例。對照組40例,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齡17~72歲,平均44.5歲;房性早搏20例,室性早搏16例,交界性早搏4例。2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早搏分類等方面比較,經統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療方法
2組患者入院后均根據病情需要積極對癥治療。對照組給予參麥注射液(正大青春寶藥業有限公司,批號Z33020021)3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糖尿病患者應用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靜滴,1次/日,連用14 d。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穩心顆粒(山東步長制藥有限公司,批號Z10950026)9 g,3次/日,連用14 d。2組患者治療2 w后均進行24 h動態心電圖檢測。
3 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3.1 療效標準 參照全國中西醫結合防治心律失常研究座談會心律失常嚴重程度及分類標準[1]。治愈:臨床癥狀消失,24 h動態心電圖結果提示平均心率>60次/min,早搏基本消失;顯效:氣短、乏力、心悸等癥狀基本消失,24 h動態心電圖結果提示平均心率>60次/min,早搏減少50%以上;有效:氣短、乏力、心悸等癥狀緩解,24 h動態心電圖結果提示平均心率較治療前有提高但≤60次/min,早搏減少不足50%以上;無效:臨床癥狀變化不明顯,24 h動態心電圖結果提示平均心率無明顯變化,早搏小部分消失。 3.2 治療結果
3.2.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
3.2.2 2組治療前后24 h動態心電圖結果變化比較 見表2
3.2.3 不良反應 2組治療后均未見明顯不適癥狀,治療前后肝腎功能未見明顯變化。
4 討論
緩慢性心律失常是臨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的臨床表現,多見于中老年人群,其病理基礎多與冠脈供血不足,心臟傳導系統缺血與退化,慢性浸潤性疾病及迷走神經張力增高等因素有關,而早搏是心臟傳導系統的某一點提早發出激動,過早地引起心臟的一部分或全部發生一次除極,一般認為與折返,異位起搏點自律性增強以及觸發活動有關[2]。緩慢性心律合并頻發早搏對血流動力學有影響,使冠脈、腦及腎血流量減少,對人體危害極大。步長穩心顆粒主要由黨參、黃精、三七、甘松等天然藥物制成。藥效學研究表明[3],甘松具有膜穩定作用,對心肌細胞鈉通道和L鈣通道有抑制作用,能延長動作電位及不應期,阻斷折返激動,治療早搏。另外,三七、黃精、黨參等有增加冠脈血流、改善微循環、防止血栓形成,增加心輸出量等作用,諸藥合用有明顯的治療心律失常的作用。而參麥注射液有抗休克、增加機體耐缺氧能力,減少心肌耗氧量,保護修復心肌細胞及一定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同時可興奮腎上腺皮質系統,對提升心率有很好的作用。臨床證明,穩心顆粒與參麥注射液聯合治療對緩慢性心律合并早搏的患者,療效確切,無明顯不良反應,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陳貴延.最新國內外疾病診斷標準[S].北京:學苑出版社,1991:220~224.
?。?]周玉萍,馮玲.實用中西醫結合心律失常學[M].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2:122~123.
?。?]江蘇新醫學院.中藥大詞典[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566.
(收稿日期:201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