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信,看著我就笑起來。為什么?我發現你還蠻會給自己扣大帽子的。可惜你的腦袋小了點,扣不上。
“虛偽的人?” 虛偽是什么?是表里不一,口是心非?虛偽一般是指懷著惡意的,而你顯然沒有惡意。朋友如是說,是她用詞不當。
看你的自我描述,對不熟悉的人,或在公眾場合,表現得文靜乖巧,而在熟悉的人中間就還原本性,變得活蹦亂跳。你對此覺得很奇怪,以至于產生憂慮,其實完全沒有必要,漸漸長大的過程中,這樣的孩子,實在是太多了。
想起多年以前,單位組織旅游,坐的是臥鋪列車。有同事帶了上小學二年級的兒子,那男孩伶牙俐齒,熱心熱腸。全車廂的人都認識了他,覺得這孩子好可愛。
后來他考上北方的一所高校,讀了一年,居然退學了,主要原因,竟然是與同學相處困難!
孩子的母親跟我們講起來,大家都詫異,怎么會呢?小時候他是那樣的活潑開朗,都以為他是當外交官的料呢。
人在長大走向社會時,總希望融入人群,希望受人歡迎,會主動地思考,自己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在公眾的我和內心的我、真正的我和隱蔽的我之間尋找平衡,調整自己的行為方式。如果沒調整好,就會失衡,甚至走向反面。同事的孩子,也許就是如此。
我注意到你在描述自己時,還是挺客觀的,“有點蠻不講理”,“不高興了會破口大罵”……這樣做人處事顯然很爽,甚至違紀了還是覺得很值很開心,但在下意識中,你顯然有過自我反省,覺得兒時方式也許會對融入人群有負面影響,所以在新的人群中你換了新面孔,想以成熟、沉穩的面目出現,于是變得收斂,內向,讓人難以接近。
這是有悖你天性的,所以你不舒服,你覺得很累。自我約束的結果,讓你和新的人群新的環境更加隔閡,你就更懷念真實的肆無忌憚的自己,于是一旦遇上原來的小氣候,你就變本加厲地活躍。
聽說過雙重性格嗎?雙重性格不等同于雙重人格,雙重人格屬于心理疾病的范疇,雙重性格,人或多或少會有一些。
現在的你,其實并沒有形成什么雙重性格,只是長大的過程中,出了點小問題。你留戀無拘無束,又向往穩重智慧。其實你真正該約束的,是童年的過于自我表現,不顧及他人感受,你真正該追求的,不是文靜內向默默無聲(那不是你),而是謹守規則、善解人意、開朗熱情、樂于助人的女孩兒形象。
這才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