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排名不公開,可以嗎?
◆ 新聞背景
今年高考過后,山東省有關部門宣布:今年的高考成績將由省里統一掌握,不再向市縣發布。而且,山東、遼寧、廣東等省將不再對高考成績進行排名,并停止向高校提供高分考生名單。
其實這幾年,禁止炒作高考狀元的呼聲一直沒停止過,可是,說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現在,又升級成了不公布高考成績和排名。這究竟是理智之舉,還是矯枉過正了呢?
高考。分數。排名。狀元。
如果我們始終熱衷于討論、關注這些詞匯,那么轟轟烈烈的素質教育改革將永遠走不出應試教育的圍城。
高考成績排名是否公布也一樣,我認為不能簡單地就事論事。狀元炒作,高校掐尖,片面追求升學率、重點率,歸根到底是當下社會價值觀的某方面缺陷造成的。其中一個最大的誤區是,考出好成績便是成功。人們認為考上好大學就有未來,認為狀元、高分考分就是天之驕子,就必然是國家的棟梁之才。這樣的慣性思維極大影響了中國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所以,排名是否公布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我們的心底,對于狀元、對于排名這些事,是否應當有新認識?
蕭山中學邵潔瑩
我認為,對高考成績進行排名是有必要的。作為考生,了解自己的排名對填報志愿是非常有幫助的,而各大高校也可以依分數高低錄取,以保證招生的公平公正。不過,這排名是否一定要公開呢?一旦公開,攀比、炒作,高分論英雄的調調更為熱鬧,這明顯違背素質教育的理念。
個人認為,不公開名次,僅告知考生本人名次情況,確保高考排名及其他信息僅用于本人志愿填報,未嘗不是個好選擇。這樣做既保護了考生的知情權,也可給考生創造一個相對輕松自由的環境,同時緩和一下“轟轟烈烈的應試仗”。
長興中學施利莎
高中只上半天課?沒問題!
◆ 新聞背景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里,高中的時間都被各科老師填得滿滿的。可位于山西省南部的新絳中學“只上半天課”,今年高考升學率又有所提高。這所百年名校從2005年起,嘗試課堂教學改革,并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問題解決式課堂:半天上課,半天自主;每個班都有幾臺計算機,不管課上課下,學生都可隨時上網查資料……
北師大的教育學一直是我的夢想。高三做題做到快崩潰時,我總是會從各種試卷中抬起頭,豪情萬丈地對同桌說:“我以后一定會去北師大學教育學的,然后改變中國的教育制度!”同桌總是不置可否地笑笑。
其實我們都知道,對于這么大的一個國家,制度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
新絳中學的這種教學模式讓我想起了德國教育。我們學校和德國的一所學校是“姊妹學校”,每年會有交流活動。據那邊的同學說,奔馳汽車新款的第一輛車,不是上展銷會,而是進入學校,供學生們拆解、實驗。同樣是高中生,我們只會用楞次定律或是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來計算它的感應電流或感應電壓。這,就是差別。
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課堂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只是引導者。對于“滿堂灌”,它的效率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有哪個學生敢說自己沒有在“滿堂灌”的課堂上打過瞌睡?新絳中學的探索,算是一縷晨光吧,期待“大地明亮”之時。
臺州一中李思思
我覺得目前要大范圍推廣這種教學模式還不適合。畢竟這所學校是百年名校,生源比較好,學生自學能力比較強。而在普通學校,絕大多數同學的自控能力、自學能力都不強,還是需要老師詳細講解、幫助的,不然只會更加沒有方向感,更加吃力。
當然,這種模式的優越性是明顯的,起碼,多出的半天時間可以讓我們成為時間的主人。我的想法是,推廣這樣的上課方式,是否可以更早一點,比如說,從小學,乃至幼兒園就開始呢?這樣,才能形成一種習慣嘛。
蘭溪一中雷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