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網絡的發展,西方反華勢力、分裂勢力通過網絡這一載體對我國大學生進行政治、文化、意識形態的滲透,這對我國的社會穩定、國防建設帶來了新的挑戰。高校國防教育工作者應迅速占領網絡思想陣地,將國防教育工作網絡化,不斷增強青年大學生的國防意識。
【關鍵詞】網絡時代 國防意識 對策
青年大學生正處于意識形態形成的關鍵時期,可塑性極強,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誤導,淡化國防意識,對我國的國防建設非常不利。這就需要廣大國防教育工作者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搶占網絡教育高地,不斷提高青年大學生的國防意識。
國防意識
國防,是適應國家發展與安全的需要而進行的軍事以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經濟、科技、外交、文化等方面的建設和斗爭,是為了捍衛與擴大國家利益而采取的一切防衛措施。從形態上來說,國防力量可分為精神和物質兩個層面。只有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和諧統一,才能建設強大的國防。強烈的國防意識,是保障社會發展,建設強大的國防的重要保證。
從總體上來說,國防意識有宏觀和微觀兩大層面。從宏觀而言,就是指一個群體的國防意識,而從微觀層面上來說,則是指個體的國防意識,即每一個人的國防意識。而意識又包含了知識、感情、意志等諸多方面。
網絡對我國大學生國防意識的影響
網絡影響了大學生國防意識的成型。近些年來,互聯網高度發展,同時互聯網具有開放性、交互性、綜合性的特征,這些都為西方國家對我國進行政治、文化的滲透提供了便捷手段?;ヂ摼W的發展具有不平衡性,西方國家在互聯網中處于壟斷地位,他們在互聯網中所主導的網絡文化呈現出全球化和殖民主義的特征。西方國家通過電影、書籍等多種媒介傳播的色情、暴力信息對我國的和諧社會建設有著很大的危害,而極端主義、利己主義、功利主義、拜金主義對我國大學生意識形態的形成有著重大危害作用。大學生正處于意識形態成型的關鍵時期,可塑性極強,對信息的選擇和處理可能會出現誤區,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誤導而思想混亂,致使愛國意識和國防意識減弱,對我國的國防建設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
網絡削弱了我國民族文化的影響力?;ヂ摼W的發展,打破了國界、空間的限制,只要進入網絡,人們便可以進行無限制的溝通,整個世界都可以在網絡中變成一個地球村,每個人都可以在網絡中與其他國家的人群、其他文化進行交流。但是,在互聯網中,占主導地位的語言是英語,95%的網絡信息是英語,中文語言所占的比重不足1%,這為西方國家對我們實行政治、文化的滲透提供了便利條件。這嚴重影響了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部分學生可能因為受相關思想的影響而走上邪路,對大學生的國防意識的樹立與培養有很大的負面影響,對我國的國防教育也會產生嚴重危害。
網絡削弱了大學生的憂患意識。憂患意識是指作為歷史主體的人對國家、社會歷史的命運、前途、生存和發展潛在危機的自覺發現,并由此自警而產生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并通過自身積極的主觀努力趨利避害,消除潛在危機。目前,部分青年大學生在網絡面前,憂患意識日漸淡薄。隨著網絡發展的日益完善,游戲、娛樂、聊天等功能日漸加強,一些大學生沉迷其中。本應該具有的強烈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蕩然無存,危機意識日漸消退。從當前形勢看,兩級對抗雖已結束,但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依舊存在。西方敵對勢力、分裂勢力“西化”、分裂中國的圖謀并未改變,一直力圖用西方意識形態和價值觀來改造中國,對中國進行“軟遏制”,不時地釋放“中國威脅論”來損害中國形象,限制中國的發展。我國南沙群島的一些島礁被強占;中日東海大陸架問題和釣魚島爭端依然存在;“臺獨”勢力時刻可能危及兩岸和平。面對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和我國安全形勢呈現的新情況新特點,一些青年大學生在網絡的麻醉中或麻木不仁、或認識不清,這對我國的國防建設有著嚴重危害。
網絡對大學生國防教育工作者帶來新的挑戰。尊師重教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教師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受到學生的尊重。在教育過程中,教師總比學生掌握著更多的知識,這也使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具有很高的權威性,更容易得到學生的尊重,有利于教育過程的實現。在網絡發達的今天,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拓寬了很多,很多學生通過網絡關注時事,關注各國軍情,在各大軍事論壇上瀏覽最新的軍事帖子,掌握著很多最新的國防動態,也產生很多的疑問。但是,國防教育工作者的知識技能并沒有同步發展,有的還處于停滯階段,很多問題已經難以滿足學生的知識需求,不懂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相關國防教育工作者更難開展國防教育。
同時,網絡具有開放性、交互性的特征,互聯網中有著大量的信息,良莠不分,而我們現階段對這些信息又無法進行良好的篩選和過濾,大學生在網絡中所接觸的各種信息是國防教育工作者所無法預料和掌控的,這也就為國防意識的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隨著3G技術的日益成熟,大學生手機網民的比例呈日漸上升趨勢,手機網絡的普及使信息流動更快、更全面,也為教育工作者對信息進行監控增加了困難。
網絡時代高等學校提高大學生國防意識的對策
成立專門的國防教育機構,加大國防意識教育力度。學校黨委應督促成立專門的高校國防教育專職管理機構,引導學校國防教育事業發展、貫徹國家相關政策、協調國防教育關系、維護國防教育環境、提高大學生國防意識。高校國防教育專門管理機構的建立可以有多種形式,可以根據學校學生的規模、特點等,配備相應的專職國防教育工作者,也可以成立專門的國防教育管理辦公室,具體負責管理國防教育工作。國防教育的專職機構需要在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的黨組織的領導和重視下、在各個部門密切配合下開展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將國防教育納入教學計劃,確保教育效果。高等學校應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將國防教育納入教學計劃,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防教育,不斷提高大學生國防意識。
第一,國防教育與學科教育相結合,深化國防意識。在組織教學過程中,一方面可以在軍事理論課程中結合各專業的理論知識,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另一方面,在高年級的專業課程教學中,更多地融入本專業知識和技術以及科研成果在國防科技中的應用等內容,相關專業可以開設多種選修課程,增強教學過程中國防知識和專業知識的滲透性。同時,各類專業教師應當強調各專業知識在國防中的保密制度,防止大學生在網絡生活中泄露國家機密,給國防建設造成危害。
第二,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防教育活動。高等學校應當注重與軍隊的聯系與溝通,開展軍、校共建活動。同時,可以利用各種紀念館、紀念日進行相關教育,積極開展國防教育的演講、座談會、征文、知識競賽、歌詠比賽、文藝匯演等多種形式的主題教育活動,全面提高大學生國防意識。
加強校園網絡平臺建設,弘揚傳統中國文化。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高校在校園網建設中擁有了良好的硬件條件,這為我們利用高科技建設校園網絡平臺提供了極大的便利?,F在,高校應當不斷加強校園網絡平臺建設,加大校園網絡管理力度,對上網信息實行監控,將不良信息拒于校園之外,有效引導學生上網學習。
同時,在校園網的建設中,我們應當重視建設自己的優秀網站、優秀網站版塊,加強對大學生的宣傳與引導,確保大學生可以隨時在學校的相關網站上獲取豐富的、具有先進思想的教育資料,接受生動形象的社會主義思想文化教育。要使有思想、有教育意義的內容壓倒那些不健康的內容,不斷培養學生的國防意識。
國防教育工作者應加強學習網絡技術,積極了解最新的國防動態。國防教育工作者不應止步于基本的軍事理論知識,而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積極掌握相關的網絡技術知識,通過網絡積極了解最新的國防動態,對網絡信息進行鑒別,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幫助大學生認清信息的真偽,更好地幫助大學生樹立國防意識。
首先,國防教育工作者必須了解和掌握計算機及網絡的基本知識,對網絡的傳播方式有基本的了解,只有對互聯網有了清醒的認識,并加以利用,才能有效地開展國防教育。為此,廣大國防教育工作者應積極參加各種計算機技能培訓,不斷提高自己的網絡操作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深入掌握網絡信息,也才能更好地與學生進行溝通。
其次,國防教育工作者應積極通過網絡來獲取信息,了解網絡中的國防新聞,軍事論壇中的帖子。只有對網絡信息擁有足夠的熟悉度,才可能與學生進行溝通。同時,在教育教學中,可以通過博客、電子郵件、MSN、QQ等方式與學生進行交流,宣傳國防的相關知識,全方位地增強大學生的國防意識。
結 論
網絡時代的到來給人們的生活、學習、工作等各個方面帶來了新的變革。我們在享受網絡帶來的便利的同時,應該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對西方反華勢力、分裂勢力的信息滲透進行強有力的抵制與反擊,為我國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通過政府、高校、國防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在大學生意識形態形成的關鍵階段,多管齊下,創造有利條件,幫助大學生培養國防意識,有力支持我國的國防建設。(作者單位:中國礦業大學信電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