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刊2011第一期下半月《經典案例》版刊登了熊紅文《也談利用城管監察之職查扣車輛收取停車返還款的行為如何處理》一文,筆者不認同熊紅文的觀點,支持文中提到的孫春雨主任認為構成強迫交易罪的觀點。即洪某與王某構成強迫交易罪的共犯。其理由如下:
一、王某、洪某二人行為侵害的法益即客體不僅僅是國家工作人員職務廉潔性和國家機關的正?;顒?。筆者同意熊紅文“要對洪某行為定性,首先要對王某、洪某二人行為侵害的法益做出準確界定,即進行客體定位”的觀點,但不認同其將王某、洪某的行為緊緊限定在“侵害了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職務廉潔性和破壞了國家機關的正?;顒舆@一法益”范圍內。簡單地問一下,向司機強行收取高達200甚至300元的停車費,有無社會危害性?有無刑法保護的其他法益遭到了侵害?結論是顯然的,有,而且是肯定的。否則,《刑法》第226條的規定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那么。如果以熊紅文的觀點僅僅以構成行、受賄犯罪予以刑罰,顯然在進行客體定位上是不夠準確的。
二、構成濫用職權罪的前提是有濫用職權的行為?!缎谭ā返?97條具體而明確的規定,要構成濫用職權罪首先必須要有濫用職權的行為。濫用職權的行為一是違背法律規定的權限行使職權,二是違背法律規定的程序行使職權。從本案來看,洪某所在的城管監察大隊直屬隊具有對過往貨運車輛有無準運證及流體貨物是否有遺撒等問題的處置權,且處置權包含扣車處理權。由此可見,洪某在查扣過往貨運車輛過程中,有權決定將違章車輛扣押于指定的停車場內,接受處罰。洪某將違章貨運車輛指定到王某的停車場,是否符合城管監察大隊要求“就近、有資質”的規定,是一個執行大隊規定的問題,并不存在違背法律規定的權限行使職權。因此,洪某的行為不構成濫用職權罪。
三、洪某與王某構成強迫交易罪共犯?!缎谭ā返?26條所指的強迫,既包括他人本無買賣商品、提供(接受)服務的意愿,行為人強迫他人接受,也包括他人雖有買賣商品、提供(接受)服務的意愿,但由于買賣商品、提供(接受)服務的價格不公平、方式不合理等原因而拒絕的情形。綜觀整個案情,被查扣的貨運車輛停放在王某的停車場內。并向司機強行收取高額停車費的行為,完全符合強迫交易罪的犯罪特征。
首先,洪某與王某有共同犯罪的故意。洪某明知王某等人違反國家規定,向司機收取高達200元甚至300元的停車費,仍繼續將查扣的車輛停放在該停車場內。從這一事實不難看出洪某與王某有共同收取被查扣貨運司機高額停車費的共同故意。
其次,洪某與王某在共同犯罪中國有明確的行為分工。從基本案情介紹來看,洪某負責查扣違章違規車輛,并指定貨運車輛接受處理時的停放場所,這樣就使貨運車輛司機基于履行、接受行政處理的義務,從而形成在王某停車場接受服務的意思。王某利用貨運車輛司機接受停車服務的需求,用收取不合理的高價行為,完成了強迫交易的最后過程。
再次,洪某從王某處收取的是強迫交易犯罪所得的分贓款。從基本案情的介紹中可以明知:洪某收取的是王某停車場約50%的停車費。即洪某與王某共同犯強迫交易罪所得贓款的后續分贓行為,是事先的約定行為。
另外。洪某與王某也不構成敲詐勒索罪,因為有無交易是該罪與強迫交易罪的區別所在,而事實中存有王某停車場實施停車服務的事實。洪某與王某也不構成行、受賄罪。洪某將被扣車輛指定停放在王某的停車場,不僅僅是為王某謀利的行為,也有借助王某停車場收取50%停車費返還款的利益驅動。
總之,洪某與王某的行為應構成強迫交易罪的共犯。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