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反貪偵查工作常以對抗激烈、節奏緊張、一觸即發的態勢示人,其剛性的表象為人們所熟識,“張”的特征異常明顯。其實,反貪偵查工作也蘊涵著“弛”的元素,氣氛放松、節奏弛緩、引而不發的柔性一面亦隱含其中,但這一面常常被人們所忽視。反貪偵查工作中可以針對不同案情,結合運用“一張一弛”之道,收發自如地采取策略、調整節奏、掌控局面,從而獲得奇效。
獲取證人證言中的“先張后弛”
S市Q區反貪局在初查Q區渣土管理所所長楊某某受賄一線索中,發現楊某某與一名車隊老板郝某某關系不同尋常,而該車隊是Q區渣土管理所指定的專營運輸車隊且業務量較大,Q區反貪局判斷楊某某與郝某某之間可能存在錢權交易的情況。當O區反貪局承辦人通過工商部門途徑找到郝某某協助調查時,郝某某出于講義氣、不出賣朋友的心理動機。刻意回避與楊某某的頻繁交往,矢口否認兩人有錢權交易,并且態度十分強硬。
面臨這種情況,承辦人先采取了“張”的高壓策略,將郝某某帶至氣氛嚴肅的警務區調查室,對其進行義正言辭的調查談話,施以疾風驟雨般的調查攻勢。不久,承辦人便壓制住了郝某某的囂張氣焰,駁斥了其的胡亂辯解,促使其的抗審心理發生了動搖。掌控局面之后,承辦人隨之采取了由“張”到“弛”的過渡策略,將郝某某變換到環境寬松的測謊室進行測謊,由測謊人員準確測試出郝某某與楊某某發生過錢權交易的情況,促使郝某某產生了只得配合的作證心理。但是,郝某某擔心作證后自身也被牽涉進去,恐怕會受到法律的懲處甚至被羈押,故仍心存顧慮。欲言又止。眼看快有成效不能功虧一簣,承辦人馬上變換采取“弛”的疏緩策略,由測謊人員假以旁觀者的身份好意勸導郝某某。測謊人員在與郝某某一起抽煙、拉家常的同時,向其列舉類似案例、曉明事理出路。在這種放松的氛圍之下,郝某某很快便打消了思想顧慮,提供了其送給楊某某1萬5千元好處費的證人證言。
實施初查方案中的“先弛后張”
S市Q區反貪局在初查Q區渣土管理所所長楊某某受賄一線索中,通過事先的內線秘密調查,不僅探明了渣土管理所指定專營運輸車隊的內幕關節。摸清了渣土運輸管理業務中存在好處費的潛規則,還掌握了楊某某涉嫌收受賄賂的直接證據。對于這一價值非常高的線索,Q區反貪局完全可以實施迅速上手、正面突進的初查方案。但是,Q區反貪局四年前曾經調查過楊某某此人的受賄情況,在缺乏足夠證據的情況下,承辦人貿然地正面接觸了楊某某,最后因未能突破獲取口供,使楊某某不僅全身而退還增強了抗審心理。
考慮到這層因素,Q區反貪局決定實施“先弛后張”的初查方案,即先期采取“弛緩”的策略,波瀾不驚地逐步開展側面外圍調查,待四面楚歌的圍攻之勢形成之后,再隨后采取“鋪張”的策略,激流直下地發動多點攻擊,以求甕中捉鱉、一擊中的。照此初查方案,Q區反貪局先查詢了楊某某的銀行賬戶資料,發現其銀行賬戶有多筆大額錢款轉入的反常情況:又同時找到了三個渣土運輸車隊的老板協助調查,并獲取了三人均送給楊某某好處費的證人證言:再找到楊某某的女友協助調查。獲取了其經手楊某某贓款去向的證人證言;后找到楊某某的妻子協助調查,獲取了其與楊某某商量串供的證人證言;還對楊某某的得力助手衣某先行開刀,以涉嫌受賄罪對衣某立案偵查并刑事拘留。感觸到Q區反貪局這一系列的動作之后,楊某某如坐針氈,抵抗力和意志力也日漸消磨殆盡。時機成熟,Q區反貪局果斷對楊某某進行正面調查,并堅決采取刑事拘留的強制措施。楊某某意識到其漏洞百出之后,只得束手就擒,如實供述了其受賄7萬余元的犯罪事實。
促使嫌犯到案中的“虛張實弛”
S市C區反貪局在偵查中發現某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羅某分別送給C區、M區、P區環衛局負責人好處費共計20萬余元的事實。之前,M區反貪局曾經找到羅某調查取證,但因羅某百般抵賴,致使取證工作費盡周折。隨后,P區反貪局準備也找羅某調查取證時,發現羅某已經不知去向。導致該局的受賄案件無法順利查辦。
鑒于這種情況,為了促使羅某主動到案、如實配合,使C區、M區、P區三名受賄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實得到印證,C區反貪局以涉嫌單位行賄罪對羅某立案偵查、上網追逃,并故意對外放出風聲,從而營造出一種“張”的緊張嚴肅態勢。果然,一直躲在外地關注風吹草動的羅某聞訊后,立即在朋友的陪同之下來到C區反貪局投案。然而。羅某是明為到案卻暗中對峙,其仍然抱有抵觸和僥幸心理,刻意回避行賄問題,致使查案工作陷入僵持局面。此時,C區反貪局若是貿然將羅某刑事拘留,反而會刺激羅某抱守對抗態度,而羅某的行賄金額及情節,恐怕又不符合逮捕的條件,將羅某刑事拘留的結果勢必會增加辦案風險和司法成本。于是,C區反貪局決定采取“捉放曹”的策略,表面上仍然營造出一種“張”的假象,實際上以求達到促使羅某主動配合的“弛”的效果。C區反貪局承辦人果斷結束對羅某的問話。并對其嚴厲聲明:雖然其沒有端正態度,但考慮到其是主動前來投案的,故暫時給其一次回去思考的機會,下次承辦人將會毫不留情地找上門去將其緝拿歸案。當日,羅某離開C區反貪局后深受觸動,在省時度勢、權衡利弊之后,次日,羅某又主動來到C區反貪局投案,并很爽快地如實供述了其行賄C區、M區、P區三名受賄犯罪嫌疑人共計20萬余元的犯罪事實。
打破審訊僵局中的“張弛并舉”
S市P區反貪局在偵查P區環衛公司負責人陳某受賄一案中,發現土方老板王某某為承接土方業務而向陳某行賄40余萬元的犯罪事實。P區反貪局對王某某立案偵查并刑事拘留后,王某某只是試探性地供述了其行賄10余萬元的犯罪事實,而且其供述的細節與事實并不相符。之后,P區反貪局雖然又對王某某采取了逮捕、換押、提辦等強硬措施,然而審訊工作始終沒有取得進展,陷入了僵持局面。原來王某某曾經患有憂郁癥,一度還有自殺傾向,對其采取措施不當可能會導致其破罐子破摔、死扛到底。
了解到這一情況后。P區反貪局決定采取“張弛并舉”內審外偵相結合的策略,“張”即繼續施壓,保持強勢,破其幻想;“弛”即疏導緩解,指明出路,促其供述。照此策略,P區反貪局大張旗鼓地實行“張”的舉措:先對王某某延長偵查羈押期限一個月。打破了王某某希望草草結案、規避刑事處罰的幻想:又由P區工商檢查支隊調取了王某某非法掛靠經營、偽造運輸許可證的違法證據,使王某某感受到將要面對行政處罰的風險:還協調P區環衛公司凍結了王某某的土方工程款,使王某某產生了可能承擔經濟損失的顧慮。另一方面,P區反貪局“弛”的動作亦隨之跟進:先利用審訊的時機,將王某某家人送來的憂郁癥藥物轉交給王某某,以緩解王某某的對抗情緒:又對另一名同樣涉嫌行賄但態度較好的土方老板許某某取保候審,使許某某與王某某的處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以打破王某某的心理平衡;還借看守所管教警之口向王某某宣傳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以催促王某某認清形勢、認罪伏法。最終,王某某的心理防線被擊潰,主動書寫了親筆供詞請管教警轉交給承辦人,并主動申請接受承辦人的審訊,表示會如實供述。持續了三個月之久的審訊僵局也終于成功打破。
反貪偵查工作某種程度上也是一場心理的較量和博弈,《孫子兵法》曰:“攻城為下,攻心為上”,“一張一弛”之道亦是如此。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