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通過組織活動來引導、促進教師專業成長,這是我參加這次活動最大的感受,聽說這也是江蘇的常規做法,請問孟老師,這次能手比賽與以往幾屆相比,有哪些特點呢?
孟文硯:
一、背景特殊,意義深遠
這次能手比賽是在全國教育界掀起學習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熱潮的大背景下舉行的。應邀參加開幕式的教育部體衛藝司體育處盧遜處長說,“《教育規劃綱要》以中國教育當前所處的歷史方位為新起點,描繪了中國未來十年由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由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邁進的藍圖,鼓舞著我們開始了又一輪推進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新征途。”
為此,我們要認清我們目前所處的歷史方位,明確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從以人為本的高度,明晰學校體育改革和發展的價值取向,要瞄準戰略目標,明確培養人才的責任,勇挑培育人才的重擔。
二、教育大計,教師為本
作為培育人才的教師是教育改革的關鍵。省教研室正是抓住這一關鍵,通過一系列體育教學、教科研活動來提升全省體育教師的素質,從而建設一支朝氣蓬勃的、有戰斗力的體育教師隊伍。教師的工作是崇高而又神圣的,事業上的追求更是無止境的,《教育規劃綱要》一方面為教師提供了一個創造性發揮教育智慧的空間,另一方面也對教師的專業素養、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提出了挑戰,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學習和實踐、不斷反思和探索,不斷研究和創新,努力去攀登新的高峰。
三、專家引領,研培結合
組織教學能手比賽評定名次并不是最終目的,而是要通過這種形式,讓所有參與者都能有所收獲,從而加快體育教師專業化的培養,推動我省體育課程改革的進程。為此,所有來自全省的參賽教師、觀摩教師都必須參加培訓活動,認真填寫培訓反饋表,才能取得省教研室頒發的“培訓證書”。本屆能手比賽期間,既有來自一線的體育教師的課堂教學展示,又有專家學者的學術講座和對課堂教學的精彩點評,體育教師們場內認真聽講、筆記、觀摩,場外相互交流、切磋,這種培訓形式使觀摩教師親眼目睹了優秀教師的風采,看到了全省較高水平的體育實踐課教學,還聆聽了著名專家對一些熱點、難點問題的詮釋,接受到了高層次的體育專業培訓,對深化體育課程改革定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四、網絡同行,放大效益
與此同時,“江蘇學校體育網”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每天都有來自評選活動現場的大量報道、圖片和視頻,使廣大未能親臨現場的一線教師也能感受到賽場濃濃的學習氛圍、看到優秀體育課的展示、聽到專家學者的精彩點評,使此次評比活動的社會效益達到最大化。一些網友紛紛發帖,贊揚江蘇學校體育網為他們繼續學習和專業化成長搭建了一個非常好的學習平臺。
亮點
記者:縱觀本屆教學能手比賽活動,在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方面有哪些突出的亮點和特色值得我們回味?
孟文硯:
一、向課堂要效益,著眼增強教師課程執行能力
我們十分欣喜地看到,在本屆教學能手評比中,體育課堂教學發生了積極而鮮明的變化,從課堂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的選擇,教與學的方法、手段運用,都能緊緊圍繞提高課堂教學效益這個核心展開,課堂教學充滿活力,取得了許多有價值的成果。具體體現在:
1.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通過體育手段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是學校教育的指導思想,體育課程更應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健康第一”不止是生理層面意義的身體健康,也包含著心理健康、社會適應,包含著學生通過體育學習獲得的愉悅感受和逐步形成的良好習慣。在課堂教學實施層面上,絕大多數教師都能通過體育手段,把認知目標、技能目標、身體目標、心理目標、情感目標有機地結合起來,促進學生身心同步發展。徐州市少華街小學高雷老師上的一節籃球課,重視激發學生的行為投入和情感投入,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課堂上練習形式多樣,有效練習時間充分,教師的教學語言豐富,“激”情、“煽”情恰到好處,具有強烈的感染力,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得到了較好的發揮,學練積極性較高,不僅較好地掌握了運球的動作技能,同時運動興趣也得到有效的培養,教學效果明顯。一節體育課如果沒有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如果課堂上學習氛圍死氣沉沉,學生提不起興趣和練習的勁頭,那一定也不會是一節成功的課。
2.以運動技能為重要載體,體育課程的核心價值得到彰顯
體育課程性質決定了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和方法是達成體育教學眾多目標的重要載體。在體育教學目標多元的情況下,其核心目標就是運動技能目標,在運動技能學習過程中實現其它目標。鎮江市三位選手選擇了少兒趣味田徑作為教學內容,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由于傳統田徑內容的成人化、形式的競技化、器材的專業化阻礙了田徑運動在學校的開展,越來越多的學生喪失了學習田徑運動的興趣,田徑類教材漸行漸遠。鎮江市三位選手分別以跨欄跑、擲標槍、撐桿跳遠等現代競技體育項目為素材,經過加工、改造,不僅具有較高的健身價值、文化價值與技術含量,而且還具有較強的教學、教育因素,讓學生在積極參與中享受田徑游戲帶來的快樂,同時,提高身體素質、培養團隊精神,樹立拼搏進取的決心和信心,受到學生普遍的歡迎,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3.遵循教學規律,學練方法與手段清晰、合理
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學方法手段的運用,而方法手段的運用是建立在科學的教學規律基礎上。運動技能形成的規律決定了運動技能必須通過有效而充分的練習才能逐步掌握、提高和運用;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律決定了教學重難點的把握和教學步驟的安排。科學合理的教法手段能夠引導學生事半功倍地學習和掌握運動技能。宿遷市沭陽縣第二實驗小學方海靜老師上的年級“助跑幾步,單腳起跳,雙腳落地”體育課受到了一致好評。方老師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從復習跳單雙圈開始,引導學生逐步跳過平放的兩個圈、三個圈,繼而把幾個圈摞起來,引導學生跳過具有一定高度的圈。從有一定遠度,到有一定高度;從原地跳圈,再到助跑幾步跳圈,練習步驟清晰,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學生經過不同形式的練習,“水到渠成”,掌握了助跑幾步,單腳起跳,雙腳落地的動作技能。充分體現了體育教學的層次性、遞進性,教學方法豐富、有效,較好地繼承和發揚了我國體育教學的優良傳統,注意將運動技能的學習與運動興趣的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學生的臉蛋紅了,歡笑多了,小氣喘了,初寒料峭的冬日里額頭上還冒出了微汗,學習效果十分明顯。
4.關注差異,因材施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各有所得
體育教學中,學生的運動能力、個性特征、體質狀況等都會存在明顯差異,選手們通過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不同的練習形式來實施教學,使得每一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各有所得。南京市中央路小學王婧老師上的一年級投擲課中,教師設置了三條不同距離的投擲線,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投擲線,將手中的投擲物投過前方一定高度的橫繩,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都比較順利地掌握了越過一定高度橫繩的投擲方法。在學生的體育學習中,有不少教師能采用同質或異質分組等形式因材施教,分類指導,提高學生的運動認知水平,掌握運動技能,努力實現學會學習的目標。
二、參賽項目全面,著重提升教師綜合素質
教學能手比賽活動是我省為提升廣大體育教師專業水平、教學能力和綜合素質打造的一個特殊平臺,它不僅要求選手展示一節體育實踐課教學,還要對選手制訂教學計劃能力、評課能力及演講才藝等綜合素質進行考量。
1.制定教學計劃的認識得到了提升,能力得到提高
體育教學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學活動,制訂并認真執行體育教學計劃,是教師進行有效教學的重要環節和基本前提,是確保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也是教師必備的業務素質之一。只有從學生的視角進行科學的預設,才能逐步增長教學智慧,促進課堂上的藝術生成。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參加此次教學能手比賽的體育教師,把計劃制定的過程當成不斷加深對新課標的理解和領悟、不斷提升實施新課程的能力、不斷提高自身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的過程。縱觀40位參賽選手制定的教學計劃,絕大多數都能突出以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和方法的教學為主線,在一個單元里設置合理的若干學時,清楚地表達了單元與學時之間的關系。無論是單元教學計劃還是學時教學計劃,都能夠從學校與學生的實際出發,制定適合學生發展需求的教學目標,選擇符合學生發展需求的教材內容,教與學的各種元素都能得到較好的體現。40份教學計劃涉及的教材內容相當廣泛,跑跳投、球類、體操類、民族民間體育類等,無一例外地反映了小學體育課程的特質,充分體現了小學體育課程的價值。
2.不僅會上好課,還要會評課,提高教師的教學研究能力
本屆教學能手比賽中,參賽選手集體觀看了一節小學體育教學錄像,然后在一個小時內寫出500字左右對該課的評述。一個優秀的體育教師,應該是不僅能上課、上好課,還要會看課、會評課。評課過程就是以鮮活的教學案例為樣本進行深入研究和探討的過程。從評課的實際情況來看,絕大多數選手都能運用教育教學思想準確剖析執教者教學內容的選擇、目標的達成以及重難點的把握;實事求是地運用體育教學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來分析教學過程中教法與學法運用的特點;一分為二地從教學效果層面審視課堂教學的成功之處及其不足,并能提出合理的建議。40份評課稿基本上做到了觀點鮮明、條理清楚。毋庸置疑,開展評課活動對于教師通過實踐加深課程改革的理解、提高常態下體育教研活動質量起到了一個良好的促進作用。
3.演講與才藝評比體現了參賽選手對課程改革的感悟和富有個性的魅力和風采
參賽選手們用來源于教學實踐,并具有切身體會的鮮活素材和典型生動事例,詮釋了自己對教育思想和課程改革獨到的理解和感悟,思想性強,主題鮮明,有真情實感,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正如一位觀摩教師所言:“談教學坎坷之路,情到深處潸然淚下;論課改荊棘之途,意到濃時沁人心扉。”當了15年代課教師的南京市高淳縣實驗小學王宏榮老師,講述了在痛失愛子的情況下,對體育教育事業矢志不移,創建學校武術特色的經歷,真摯感人、催人淚下。選手們進行的才藝表演更是內容豐富多彩,形式新穎多樣,反映出江蘇體育教師健康向上、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體現出個人良好的綜合素養和才藝特長,凸顯了我省體育人才資源的豐富儲備,相信在體育課改中有如此眾多的優秀教師的引領,我省體育課程改革定會向縱深發展邁出更加堅實的一步。
三、比賽績效顯著,著力于體育骨干教師隊伍的建設
縱觀全部比賽過程,我們不難看出,通過比賽和培訓,無疑對骨干教師隊伍的建設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我們的選手不僅能備好課、上好課,還能評課;不僅能進行教學設計、教學實踐、教學反思,還能進行教學研究,不僅有精湛的體育教學技能、專業素質,而且還能歌善舞、吹拉彈唱,在演藝場上展露自己精彩亮麗的風采。全面提升綜合素養成了我省廣大體育教師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一種追求。由于省教學能手標桿作用發揮,帶動了全省骨干教師隊伍的滾動發展。從以往幾屆教學能手比賽來看,獲得省級教學能手的教師大都已經成為當地的學科帶頭人,有的擔任了區縣體育學科教研員,有的被評為省特級教師,還有的已經走上了領導工作崗位,對推動體育教育教學改革發揮著更大的作用。
更為可喜的是,這次教學能手比賽打破了以往蘇南地區一統天下的局面,徐州市參賽的三名選手均獲得了一等獎,這充分表明經濟相對落后的蘇北地區在體育教學方面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這種均衡發展、和諧發展必將推動我省基礎教育體育課程改革邁向一個新的臺階。
思考
記者:回眸2010年江蘇省第五屆小學體育教師教學能手比賽,既要看到我們長足的進步,也要正視我們的不足,這樣才能保證體育課程改革沿著正確的軌道不斷前行。那么在本屆教學能手評比中,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做進一步深入思考的呢?
孟文硯:
一、小學體育課堂的活力來自教師的童心和童趣
我們常說要從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小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就需要小學教師從小學生進校門開始進行艱辛的啟蒙教育。而這種看似簡單實質非常不易的啟蒙教育工作并非人人可以做好,特別是小學體育教師,在操場這樣一個廣闊的課堂,面對四五十個生性好動、個性各一、天真無邪的兒童,你如何選擇教學內容、如何組織教學、如何駕馭課堂、如何選擇教法、如何讓學生安全地運動起來,如何讓學生感到有興趣有收獲,非常愉快地在教師指導下體驗運動的樂趣,這都不像教中學生和大學生那么容易。這就需要小學體育教師不僅要有愛心、有責任感,還要有一套方法,而這套方法不僅要符合體育運動技能形成的規律,還要符合你所教水平段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這就需要小學體育教師更多地研究你的教育對象,要有童真的心態和形態,要有童趣的動作和語言,要有富有童心的傾聽、溝通和互動的能力,我們欣喜地看到在這次能手比賽中,涌現出徐州市少華街小學高雷等體育教師,他們用自己的童心和童趣,激發了學生的行為投入和情感投入,師生教學互動、教學相長,激情洋溢地共同達成了教學目標,真正做到了毛振明教授所說的學生小臉微紅、呼吸微喘、頭上微汗、肌肉微痛,這樣的體育課小學生能不喜歡嗎?
但是,可惜的是這樣的課并不多。有些課主教材難度偏低,只重視表面形式的活躍,但學生運動負荷不足;有些課運動技能的教學和學生的年齡特征不相符,教師教得拘謹,學生學得緊張,課堂教學氣氛沉悶;還有一些課教學環節過多過細、簡單動作復雜化,教師講得多,練得少,看似講得很深很透,但卻不受學生歡迎。
我們常常說要符合“學生發展需求”,這就要求我們要研究面對小學生我們應該怎樣確定適宜的目標,選擇適宜的內容,運用適宜的方法;要研究怎么教學生才愛學,怎么教學生才能學得快、學得好,讓體育課充滿活力。感謝“北京國際田聯地區發展中心”為我們引入國外的“少兒趣味田徑項目”,讓我們富有童心和童趣的小學體育教學有了一個載體,這次我省鎮江市三節小學體育課均選擇了少兒趣味田徑作為教學內容,讓我們眼前一亮。感謝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通過兩期SPARK課程培訓班,培訓了一大批江蘇體育教師,讓我們富有童心和童趣的小學體育教學有了一個理論支撐和操作方法,相信富有創造精神的江蘇小學體育教師,通過努力一定能讓小學體育課都永遠充滿活力。
二、小學體育課堂的效益和效率要從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效果考量
福建師大余文森教授在《有效性是課堂教學的“命脈”》一文中指出“什么是教學的有效性呢?速度、收益、安全是有效性教學必須考慮的三個要素”,安全的考量比較直觀,如何考量速度與收益也就是考量效益和效率呢?從構成課堂教學系統的四要素:教師、學生、教學信息和教學媒體來看,我認為應從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效果來考量,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以學論教。
那么一堂體育課我們要從哪些主要方面去“以學論教”呢?我認為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1.關注學生運動參與的狀況
參與的廣度——全體學生是否參與到教學和活動中來?
參與的深度——是被動消極地參與還是主動、積極地參與?
2.關注學生學練的情緒狀態
教學氛圍是否民主、和諧和活躍?
學生的學練心境和學習興趣如何?
3.關注學生課堂上的交往狀態
融入集體參與活動,進行合作學習的態度如何?
師生、生生互動,既有合作又有競爭的局面是否形成?
4.關注學生的身體認知狀態
學生有無充分的學練時間進行身體認知?
學生認知狀態是否被激活?
5.關注學生學習目標的達成狀態
學生是否在原有基礎上得到了盡可能大的進步和發展?
學生學練的情況有沒有進行及時的評價與調整?
現在的問題是我們還缺少一個對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基本要求,這次我們設計的評課標準雖然根據前一屆能手比賽的評價表作了調整,但對三個不同水平段的針對性仍不夠強,這是我們還需要改進的。
三、建設好體育教師隊伍,關鍵是弘揚教師的主人翁精神
通過這次能手比賽和培訓研討使我們更加堅信江蘇體育教研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條寶貴經驗,那就是:只有當廣大體育老師真正成為學校體育改革和發展的主人,我們的改革才能真正取得成功,我們的學校體育才能真正得到可持續發展。
怎樣弘揚教師的主人翁精神,讓廣大體育教師真正成為學校體育改革和發展的主人,從而主動投身到體育課程改革中去呢?
首先,要創設民主和諧的課程改革和教學研究的氛圍。廣大體育教師只有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才能大膽發表不同意見,才能勇于展示創新成果,才能形成百花齊放、彰顯個性的生動局面。正是由于江蘇學校體育行政部門和教研部門為廣大體育教師創設了這樣一個民主、和諧的氛圍,江蘇的學校體育,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在江蘇,只要你有主人翁思想,只要你努力參與學習、實踐、反思和研究,你就不僅是課程改革的參與者、課程建設的實施者,同時也是課程建設的開發者和研究者,你就有創新的能力和創新的成果,十年來江蘇學校體育的研究成果充分地證明了這一點。
其次,要為教師搭建專業發展的平臺,讓廣大體育教師提升能力,增強當好主人翁的自信。十年來我們為廣大體育教師搭建了學習研修的平臺、展示交流的平臺、爭先創優的平臺、對外交流的平臺,涌現出一大批骨干教師。江蘇的體育特級教師從幾人發展為二十幾人,增長了3倍,江蘇的骨干教師數量則翻了兩番,形成了推進江蘇學校體育改革和發展的核心團隊。
再次,要倡導校本教研。廣大一線教師是教學研究的主體,他們的鮮活教學案例是教學研究的最好素材。我們所舉辦的教研活動無論是能手比賽、課堂教學評選、教學設計評選還是論文評選都要求從基層學校開始,進行區、縣(市)和大市的層層評選和推薦,這不僅提高了評選的質量,也廣泛發動了一線體育教師,很多從邊遠農村學校涌現出來的優秀教師讓一線體育教師看到了成功的希望,減少了從眾的盲目,增多了創新的自覺,從而極大地鼓舞了廣大體育教師作為學校體育改革和發展的主人自覺投入課程改革和教學研究的熱情。
編后語:
江蘇省小學體育教師教學能手評比活動已經舉辦了多次,每一次活動既是比賽,也是培訓,既是切磋,又是琢磨,為全省體育教育事業培養和鍛煉了一大批小學體育教學骨干。“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有好的教師,才有好的教育”,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鼓舞下,江蘇省廣大體育教師的專業水平、教學能力和綜合素質會越來越高,定能推動全省小學體育課程改革再上一個新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