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實習是高校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觀察、分析和解決教育教學問題的實際工作能力,以便把學生培養成為能夠主動適應學校教育教學的合格教師。本學期我校接受了一批體育實習教師的實習工作,如何“帶好”他們?我用“微博”記錄下了六周的實習指導工作,實習結束了,我對日志進行了梳理,不揣鄙陋,和盤托出,目的僅有一個——拋磚引玉。
日志一:堅定信念做一個愛崗敬業的體育教師
體育教師的社會地位、體育課程在整個學校教育中的位置、體育教學的環境條件、體育教師的報酬、工作量等,都成為實習教師畢業后是否選擇從事體育教師行業的考慮因素。因此,如何讓實習教師堅定信念,做一個愛崗敬業的體育教師,我認為應成為實習指導的第一堂課。
“咬定青山不放松”—一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職業是一條路,就業是一個點,為解決實習教師對從事體育教師這個職業所存在的疑惑,我利用課余時間,多渠道地了解了大學生就業的相關信息,圍繞以下內容,與他們進行了深入的交談。第一,幫助實習教師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第二,幫助實習教師了解職業信息的選擇性。第三,幫助實習教師確立面對自我的方向性。第四,幫助實習教師認識從事體育教育工作需要的幾個能力,以此來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明確實習的目標。
“千磨萬擊還堅勁”——堅定投身教育的信念。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事業需要不屈不撓,需要堅定不移,如何讓實習教師堅定投身體育教育的信念,我是這樣做的:第一,讓實習教師找到從事體育教育事業的職業榮譽感和自豪感。課堂教學是學校體育工作的主陣地,我與實習教師一起分析教材、一起設計教法、一起進行反思,引領他們去營造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教會他們如何享受課堂。第二,讓實習教師感受教師職業的陽光性。歷史上和現實生活中都存在著對體育教師的輕視和偏見,我帶領實習教師們走出學校,走進社區,利用周末,參與社會體育的組織與裁判工作,讓他們感受到,隨著體育的發展和人們對體育認識的提高,“快樂體育”和“終身體育”已成為現代人追求的目標,而能給他們帶來快樂與健康的體育教師,一定是一種陽光職業。
堅定一種信念,是帶好體育實習教師的核心!
日志二:勤學苦練做一個基礎扎實的體育教師
我發現實習教師將哨子放在口袋里不知如何使用,而在調動隊伍或指揮學生練習時卻喊得聲音嘶啞,口令五花八門,教學渙散,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練習松弛,教學任務完成不力。
我告訴體育實習教師,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體育教師,教學基本功是必備的,對此,我嚴格要求實習教師,把提高實習教師的基本功作為重要的指導內容來抓。例如,在口哨的使用上,吹口哨時如何讓嘴、舌頭和氣體交換協調配合,要求實習教師多吹,多練,多模仿。同時向他們提出四點要求:第一,要養成將哨子掛在脖子上的習慣,不要將哨子放在口袋里或拿在手中。第二,教師在表達的方法上要恰當、規范。不同的狀況或情境用節奏、時長不同的哨音來表示,如,“嘀”表示練習開始,“嘀、嘀”表示停止練習,“嘀、嘀、嘀”表示結束等等,要求他們不斷地去體會,琢磨,充分挖掘和利用哨子的功能,使其能更好地為教學服務。第三,哨聲要洪亮、聲質脆,要根據不同的目的要求控制好響度,使大家聽得清楚,聽得準確。“連續不間斷、有節奏地吹下一套操”,為了完成我給他們布置的任務,他們的嘴都吹腫了,哨子咬出了深深的痕,但進步是迅速的。
合理有效的口令,將能達到高效組織指揮的目的,因此要強化口令的練習,特別是常用口令的練習,我要求實習教師:一、口令要注意情感表達。如:發提示令時,要富有強烈的感召力。如“集合!”“注意!”等口令;發預令時,要吐字清晰,音量寬厚;發動令時,要氣勢果斷,聲音宏亮。二、口令要注意抑揚頓挫。如:發預動令時,要氣足量大,音聲短促。發節拍令時,要呼氣順達,音質純正,節奏鮮明,和諧動聽,以使學生動作連貫而美觀。三、口令要注意技巧。呼吸需要吸得稍深,用胸腹聯合呼吸,并要求有高度控制力,以適應口令發聲中的強弱快慢的變化。課堂的組織效率,在實習教師們一遍遍不厭其煩的練習中得到了提高。
教好基本功,是帶好體育實習教師的基礎!
日志三:把握理念做一個敢立潮頭的體育教師
高校的課程體系偏向于理論的形成和教師自身技能的提高,對如何上好一堂課,則需要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磨煉。把握課改理念,做一個敢立潮頭的體育教師,我注重了從如何備教材、備學情兩個方面進行指導。
備教材。教材是教師與學生之間聯系的紐帶、橋梁,臺格的教師教教材,優秀的教師用教材教。我告訴實習教師,任何一個教材都不是拿出來就能用的,靈活地處理教材是課程改革的一個核心,如:一節課上,實習教師以壘球投擲為教材進行教學設計,如果單純地用傳統的方法教,學生會覺得很枯燥,但如果運用“從生活體育走向競技體育”的教學思路,將生活中的投擲與競技運動的投擲有機結合起來,將“紙飛機比高”“羽毛球飛鏢”“飛毛腿導彈比遠”等教學內容作為壘球教學的輔助教材,與壘球的技能教學相結合,這樣既可以很好地完成教學目標,也會深受學生的喜歡。
備學情。世上沒有最好的教學方法,只有最合適的教學方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方法的選擇一定要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在修改實習教師的教學設計時,我發現部分實習教師在做同不同年級的教學設計時,出現了雷同,顯然這是認識的一個誤區。我告訴他們,同一種教學方法對不同學段的學生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在備課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學情,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例如:對于相對“穩重”的班級而言,教學中應多采用能充分調動學生興趣性、積極性的游戲,提高學生的情緒;對于相對“活潑”的班級而言,教學中就可以選擇比賽的教學形式,調適學生的情緒。只有達到以身體發展為支點,充分考慮學段、班情等因素,找到教學方法與學生參與積極性之間的平衡,才能打造高效課堂,這就是備課中很重要的一點——備學情。
感受課改脈搏,是帶好體育實習教師的重點!
日志四:善于反思做一個良好習慣的體育教師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體育教師是否善于進行教學反思,既關系到體育教師自身的專業成長,更關系到體育課程改革的實際效果,因此我要求實習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梳理、再思考和再認識,并幫助實習教師一起來審視他們的教學行為,寫出反思。
在寫反思時,我提出三點要求:一、反思要真實。課后反思要真實地記錄課堂教學的得與失。只有真實,才能反映出問題,而教師個體,只有踩在真實問題點上,才能反思出有益的建議。二、反思要及時。及時反思,對各種動態因素的變化,對各種預設活動效果的達成,對生成問題的解決,需要在活動后立即在大腦中引起反應,進行瞬時總結、反饋,課后及時地記上幾筆。如果不是這樣,有時很難回憶起完整的課上曾經發生過的事情,造成對有價值問題的遺漏。三、反思要有效。一份反思如何做到有效,我要求反思要分“整體感受”“成功點”“失敗點”“創意點”四個部分進行。具體地說,就是自我感覺課上得成功與否,成功在哪兒?失敗在哪兒?什么原因?采取什么方法和手段可以解決?有哪些東西可以借鑒?一份設計,一堂課,一份反思,反思中他們知道了如何成長。
培養反思習慣,是帶好體育實習教師的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