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1.了解耐久跑的知識,通過體驗、嘗試,使學生感知耐久跑帶來的身心變化,掌握耐久跑的方法。
2.利用各種跑的練習手段發展學生的體能,懂得耐久跑對發展心肺功能的作用,提高耐力素質及心肺功能。
3.培養學生對耐久跑的興趣,通過與同伴合作探究,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培養學生協作創新和頑強拼搏、不怕苦、不怕累的意志品質。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正確掌握耐久跑合理的跑步節奏。
難點:“2-3步一呼”與“2-3步一吸”的呼吸方法。
三、本課特色
1.練習場地:籃球場線條代替枯燥的跑道,很好地解決小場地練習耐久跑的難題。
2.練習情景:“跑圖案”的創新設計,由于跑動路線不斷變化,有效地轉移了學生對耐久跑的害怕心理,使學生始終保持著很高的興奮度。
3.可操作性和趣味性強:通過對跑動路線或跑動方式的變換,可對運動量進行隨時調控。
四、教學流程
(一)開始部分(略)
(二)基本部分(30')
1.教師激趣提問:籃球場地是由很多條線構成,那么我們如何組合這些線條在籃球場跑出各種圖案呢? (2’)
①讓學生觀察籃球場地,進行分組討論,組長組織交流、體驗、探究圖案變化的方法。(觀察籃球場地,通過小組討論交流,加深對圖案變化的理解。)
②教師利用小黑板介紹各種圖案的跑動路線。
2.教師提出第二個問題:你們能跑出多少種圖案?引導學生大膽進行嘗試、啟發式學練。 (6')
①學生分小組進行跑圖案練習,自由研討、創設各種圖案。
組織形式:分組成一路縱隊進行。
要求:跑出的圖案要橫跨兩個半場,必須是封閉的圖形(起點和終點相接)。
②教師集合學生,講解耐久跑的方法,巡視指導,語言提示,適時參與。
要求:在跑動過程中進行2-3步一吸,2-3步一呼的呼吸方法。
③各組組織交流、創編4-6個圖案,并體驗、嘗試進行跑動。
④以小組為單位,全組同學用勻速跑進的方法展示各小組研討的圖案。
3.教師出示跑動的圖案,分組鼓勵學生在場地中進行圖案跑動。 (5')
組織形式:跑動時成一路縱隊,各個學生之間的間距要保持好。
要求:每組排頭手持一面標示自己組稱的小紅旗,帶領全組同學跑動,在跑出一個圖案后將小紅旗交給第二名同學,由第二名同學帶領跑下一個圖案,排頭同學在小黑板上畫出剛才跑出的圖案,然后排在隊尾進行跑動。
4.游戲:“跑圖案”比賽。 (12')
①方法:從排頭開始,第一名同學帶領全組同學跑出一種圖案后,然后換下一名同學帶領,第一名同學將圖案畫在小黑板上,在3分鐘時間內看哪組跑出的圖案多。
要求:在跑動過程中要有節奏感,進行2-3步一吸,2-3步一呼的呼吸方法。
②分組比賽。
③教師語言激勵學生輕松、自然、協調地進行耐力跑練習,鼓勵學生不怕苦、不怕累,堅持到底。
④教師評價學生的學習,指出不足的地方,提出改進的方法。
5.拓展游戲:“跑圖形猜數字”。 (5')
①方法:成一路縱隊,在教師或排頭同學的帶領下,在籃球場地的線上跑出各種數字圖形,后面的同學邊跑邊猜數字。
要求:教師或排頭同學在圖形開始和圖形結束時都應該舉手示意,可以以長方形作為兩個數字間的過渡,學生在教師或排頭同學示意,本個數字跑完時應迅速猜出所跑數字。
②教師創設情境,語言激勵,帶領學生進行嘗試練習。
③教師觀察評比,及時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