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者,是過程
案例1:在一節小學體育《跳躍》課中,教師在教完立定跳遠后,為了鞏固雙腳同時落地這一技術教學,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針對性的設計了鐘面跳,從0度跳轉到90度,等學生基本能熟練后,再練習從0度跳轉到180度,最后是跳轉360度,有能力的學生甚至能跳轉到540度。
這樣的過程教學是新穎的,學生自始至終都在挑戰自己,不斷的突破自己,嘗試到達成目標后的成功感覺,所以這節精彩的課堂贏得了一致的好評。
二、道者,是本原
案例2:在江蘇省第MHG9bvBCHo1bkulVQkRRPA==四屆教學能手比賽中,筆者觀摩了一位選手用雞毛毽上的一節體育課,學生除了用幾分鐘時間學習了用毽子進行的投擲活動外,其他就沒有什么技能學習了。除了熱鬧的游戲還是游戲,筆者數了一下,一堂課下來共做了6個游戲。
這樣的課表面看起來無疑是熱鬧的,喧囂的,可是靜下心來想一想,學生學到了扎實的體育技能了嗎?身體的潛能得到充分調動了嗎?幸運的是這種現狀已經大為改觀,從這次的江蘇省第五屆教師基本功比賽中即可看出:體育教學已經開始向扎實的“本原”路途上邁進。
三、道者,是規律
案例3:以近期舉行的江蘇省首屆體育特級教師論壇中一節周燕老師的《跑:站立式起跑》課為例:課的一開始是“變一變小豬臉”、“跑一跑木頭人”、“仿一仿動物”模仿操,看似隨意簡單的小游戲,卻提高了學生的注意力,活躍了課堂氣氛,更重要的是為下面的站立式起跑的難點“快速反應”打下了很好的伏筆。然后整節課都以可愛的小豬為情境,展開了一系列站立式起跑的學練活動。
此課贏得了與會特級老師們很高的評價,大家對此展開了廣泛的討論,認為此課貼近了學生的實際,符合小學生的學習規律,使學生高效地掌握了站立式起跑這一動作技能。
四、道者,是法則
案例4:2010年的體育國培已經結束了,從培訓中可以充分看出,專家領導和一線老師們已經認識到研究學生的體質和體能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加強學生的健康意識與鍛煉能力的緊迫性。
這就是我們體育教學的最終法則: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的健康體質著想。離開了這個宗旨,體育教學只能成為空中樓閣,水中浮萍。
(江蘇省鹽城市第一小學224005)
[點評]體育教學本來就是鮮活的、內容豐富的、方法科學的,由于課程改革之前注重強化了體育教學的某些功能,使得體育教學有一定的局限性,改革以來突然的放開,更由于改革思想傳遞缺乏統一認識,實驗基礎廣泛性不夠,使得體育教學倒是無所適從了,多年來很多教學展示更是“百像叢生”。新的課程標準即將頒布,在此銜接之時,還是需要我們不斷思考,不斷理解,不斷實踐,更要有質疑的科學態度,因地制宜的做好教學工作,使得學生在態度上發生轉變,體質得到改善,能力得到提高,能掌握一兩項終身受益的體育運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