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哲學—美學—哲學

2011-12-29 00:00:00李澤厚劉緒源
上海文學 2011年2期


  新版《批判哲學的批判》增補了“德國思想史的嚴重教訓”
  
  劉緒源:下面我們結合你歷年的著作,一本一本地作些回顧、比較和分析,這樣,對你的美學、思想史與“情本體”哲學研究這三者的關系,就能看得更清楚了。你的第一本書,是《康有為譚嗣同思想研究》嗎?
  李澤厚:不,第一本是《門外集》,收的是美學文章,1957年出版的,長江文藝出版社,但那本書封面印得太壞,獻詞字體大得可笑可惡,我一本也沒有送人,自己也從不再看不再提,所以大家都不知道。《門外集》,自謙尚在門外也。
  劉緒源:那里的文章后來都編到《美學論集》里去了?
  李澤厚:大體收進去了。然后才是1958年的《康有為譚嗣同思想研究》。你們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的。
  劉緒源:這本書的內容后來又收進了《中國近代思想史論》。你的《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和《批判哲學的批判》(以下簡稱《批判》)哪個更早呢?
  李澤厚:出版在同一年,1979年,《批判》早幾個月。《批判》1976年完稿,“文革”中寫的,“四人幫”垮臺時,我在地震棚里改完最后一章,這是我非常得意的事。我說,如果“四人幫”晚垮臺一些,我的書會寫得更大一些,因為有更多時間琢磨。拿出來很多人大吃一驚,因為人家從來沒想到我會寫這樣的書,大家只知道我是搞美學和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而且我不懂德文。
  當時我把我的這本《批判》,送給一些精通德文又研究康德的專家,包括梁志學、王玖興、苗力田他們,我都送了他們兩本,一本給他們,另一本請他們指錯,也不用改,就在下面畫一道線就可以了,以后還給我,我再版時好改正??墒呛髞砦艺疫^他們,都沒給我,說是沒找出什么來。我想這大概是客氣話,但當時我卻是認真的。像牟宗三研究康德,其中就有錯,盡管牟譯了三大批判,但基本精神把握錯了。像“內在超越”,康德沒有那個思想。像“智性直觀”,他從認識論搬到了倫理學,和神秘經驗接通,而康德是反對神秘主義的。牟也是從英文讀的,但那和讀英文沒有關系。
  這書每版都有修改,大小不一,有時只改動了幾個字,但很關鍵。現在出到第六版。這版改動較大。還加了一段話,在第六版的三百八十一頁上。我說要注意德國思想的教訓,有一點現實針對性:
  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是,與康德、歌德不同,自費希特、謝林、黑格爾,到尼采、韋伯,到海德格爾、施米特,也包括顯赫一時的各種浪漫派,盡管德國思想碩果累累,但如本書第一章所敘說,德國從分散、落后、軟弱變而為統一、強大、富足的過程,由于對英、法所代表的資本體制和平庸世俗的不滿和憤懣,它以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來對抗和“超越”現實生活的普遍性,卻終于最后走上一條反理性的發瘋之路。希特勒的出現和獲得“全民擁戴”(包括海德格爾、海森堡、施米特等大量知識精英)并非偶然。我以為這是不容忽視的德國思想史的嚴重教訓。
  劉緒源:這段話確實重要,這里看得出你對現實的憂慮。
  李澤厚:我覺得宣講民族主義,在一個國家貧弱的時候,有好處,它可以讓人振奮起來。但在一個國家強大起來的時候,大肆宣揚民族主義,那就很危險。德國的歷史是教訓?,F在有些知識精英,我看有這個傾向。德國思想界當年也是否定平庸的現實。因為資本主義的確是非常平庸的,商業化的,自私自利的,世俗化的,你看不起它,想用民族精神來“超越”它,反對它,排斥它,結果卻非??膳潞臀kU。
  民族主義、國家主義最容易煽動人的情感,容易造成可怕的盲從,希特勒殺猶太人,即便很多人知情,當時德國民眾普遍還是支持希特勒。
  劉緒源:你這段話里最深刻的地方,我以為是這幾句:“由于對英、法所代表的資本體制和平庸世俗的不滿和憤懣,它以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來對抗和‘超越’現實生活的普遍性,卻終于最后走上一條反理性的發瘋之路?!边@里強調了對常識、庸常的認同,你可以不滿意它,可以試圖改變它,但不能藐視它,不承認它的存在的合理性。這種思想,其實周作人是談得很多的,這里有非常深刻的東西,我以為是有普遍價值的。因為盲目自大地反抗常識,最后總是帶來災難,有時會有短暫的反抗成功,這就使人更自大,更盲目,而最后的災難也就深重。我覺得,這種從根本上尊重常識常理的思維,是帶有濃重的中國思想特征的,這對于全世界,對于現代人,都應是十分寶貴的。
  李澤厚:所以我多年提倡要重視英美那種看來淺薄平庸卻非常合乎理性(reasonable)的經驗論和常識哲學,而不是高玄深邃頗具吸引力的理性或反理性的哲學。
  
  那時的文藝批評的靈魂式人物
  
  劉緒源:談到你的書,我不得不說,以前,主要是上世紀80年代,你這些書真是大受歡迎。那時有個說法,每個研究生的宿舍里都有你的書,這恐怕是事實,不是亂說的。
  李澤厚:這個情況我其實并不很清楚,是后來批判我的時候才知道的,當初沒感覺。我從來就懷疑一切,也懷疑我當時影響有多大。但現在碰到好些像你這歲數的人,都對我如此說,而且的確對我很好,使我感動,從而也相信了。但是,當時不只是我一個人吧?還有好幾位作家、理論家名氣也很大,只是他們影響時間短一些,影響對象狹窄一些而已。
  劉緒源:那時你真的很風光??纯茨潜尽蹲呶易约旱穆贰肪湍芑貞浧饋恚阂粫何璧讣覅f會有活動,請你寫個序;一會兒書法家協會開會,請你寫個賀詞;一會兒要你討論電視劇,一會兒要你討論工藝美術;一會兒與劉綱紀合作的《中國美學史》又出來了,發表了你的序。到處都是你的聲音,你的觀點。這和當時文學的社會地位高也有關系。你的美學思想影響了文藝理論界,搞文藝理論和文學批評的,很多真正有生氣的人,都是把你的觀點作為武器的,每個人取一點。那時也是美學熱,學文科的人都關注美學。
  李澤厚:那時的美學熱,包含有社會和政治的含義。美學牽涉到很多根本性的問題。我說美學是“第一哲學”,也是這個意思。在當時,美學可說是社會蘇醒的一種符號。
  劉緒源:那時的文學也是引領思想解放的。很多重大問題的提出,都是從文學開始的,是在小說、詩歌或者話劇里提出來,把人們震醒的。那時的文藝批評也很活躍,而你其實是那時的靈魂式的人物。
  李澤厚:哦,劉再復倒是說過,他說他的主體性思想是從我那里來的。但我自己像樣的文藝批評文章沒寫過。有一篇,連題目都想好了,《美麗的女性走廊》,感到那時作品中的一些女性形象寫得有特色,因為“文革”中女知青常常心靈最純潔,在身心上卻最受迫害,當時沒有寫成,現在已經忘了。
  劉緒源:你那時還有一點,就是極端敏感。記得上世紀80年代中期,你到上海龍柏飯店開會,我們到你住的房間去拜訪,正好有電話進來,什么重要人物要找你,可你不去,你說:我這里一房間的年輕人,走不開??!我們問你問題,你說,我也可以問你們啊,你們的看法怎么樣呢?那時你真是充滿生氣!我記得,當時劉索拉剛發表《你別無選擇》,你馬上撰文說,這是中國第一篇現代派小說。那天,你還說起,現在有一個憂慮,就是大家都希望文學擺脫社會的束縛,但是如果真的遠離了現實,文學就要衰落,你說你研究過這個問題,六朝文學就是教訓。我們當時很崇拜你,但聽了這話,又覺得你是不是老了,跟不上文學的新發展了。但是現在再想想那時的話,你說的都對,后來的文學發展證明了這一點。
  
  “哲學研究”與“哲學創作”
  
  李澤厚:我可能對一些事情比較敏感,我自己比較得意的是多年對政治經濟的大小局勢,判斷得還比較準。
  劉緒源:比較敏感,看得比較遠,思想也比較深刻的人,中國有一大批。像王元化、顧準他們,我也知道你的評價,這個我們下面還可以討論。我想說的是,他們的巨大貢獻,是不可小視的。他們發現了中國的問題,引進了西方的思想,進行了自己獨特的思考,他們的理論闡述對解決中國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大家對他們的尊重也是與此有關的。但他們還不是那么原創,提出一套自己的哲學、美學理論出來。你提出了西方所沒有的理論,這當然又有不同。
  
  李澤厚:我很尊重他們,我不否認他們的貢獻。不過,也沒有多少人認為我原創。
  劉緒源:《南方人物周刊》今年第二十期上的編輯部文章,介紹你時就說:“但他實在是中國屈指可數的原創型的思想家,既熟知西學,又與本土資源、精神有內在聯系……”我這次出來之前,浙江一個出版社的副社長也對我說:一定要好好談,李澤厚是原創型的理論家,中國理論界很少這樣的人。
  李澤厚:你們《文匯報》發的關于《諾頓選集》的文章,說的倒也是這一點,西方選了《美學四講》里的篇章,還是因為原創吧。
  劉緒源:我前面曾說到,我把你和你的同事們作過比較。你的那些同事都是中國學界的佼佼者,學術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他們可以說是真正在從事“哲學研究”,或闡釋,或批評,或翻譯,而你和他們不一樣,我覺得你是在從事“哲學創作”,即使寫康德,其實也是在表達自己的東西。所以,在思想史論和美學文章中,才會有那么多原創的內容,更不用說后來提出的“情本體”了。
  李澤厚:這倒是個很新鮮的說法。
  劉緒源:你當時影響大,后來出國了,影響就一點點小下來了。現在看,要是不出國,可能還不是這樣。
  李澤厚:一樣。因為形勢不同了,理論、學術都邊緣化了,商業大潮起來了。
  劉緒源:那可能還是不同的。當然,即使有影響,主要也是在學術界,在文化圈子里了,社會上的影響肯定不能和當年比了。
  
  救亡壓倒啟蒙:最早出現于
  《中國近代思想史論》
  
  李澤厚:1979年我出了兩本書,一本是《批判哲學的批判》,另一本就是《中國近代思想史論》。這本《批判》第一版印三萬冊,我想完了,以后沒有重印機會,不能改了。誰知一下子就賣光了。哦,關于《批判》還有一個小故事沒說過,我這本書本來是給商務的,1976年就給他們了,但商務印書館拖了很長時間沒有動靜,店大欺客嘛,我一氣之下,就抽回來,給了人民出版社。當時商務很驚訝,因為從來沒人這樣做。結果人民出版社很快出來了。商務這方面的負責人后來到我家里,他們很后悔沒出,約我另外寫一本,寫本黑格爾,我沒有寫,但心里動了一下。我想真要寫出來,也不會太差。不過我更想寫的是海德格爾。不過我德文不行,搞海德格爾不懂德文是根本不行的,不像康德,據說德國學生看康德寧可看英文本,比較好懂,也不知這傳說確否??档掠⑽挠泻脦讉€譯本,可以參照著看。
  劉緒源:談談你的三本思想史論吧。
  李澤厚:我這三本思想史論,各方評論不一,有的說這本好,有的說那本好。學術界很多人,像王元化先生喜歡《中國近代思想史論》(以下簡稱《近代》);此書影響也最大。也有不少人認為《中國現代思想史論》(以下簡稱《現代》)影響最大,例如“救亡壓倒啟蒙”,但受批判也最多。我自己喜歡《中國古代思想史論》。
  《現代》和《近代》里的觀點現在看來好像都是常識,但在當時卻是相當新鮮和尖銳的?!熬韧鰤旱箚⒚伞?,大家都以為是《現代》里提出來的,后來又受到最多的批判,其實是《近代》里提出來的,在講辛亥革命思想的“一束歷史教訓”,講鄒容和陳天華的地方。鄒容的《革命軍》宣傳啟蒙;陳天華《猛回頭》強調救亡。陳天華自己跳海,為的是喚起民眾救亡。從當時到后來,特別是日本侵略日緊,救亡成了“主旋律”,鄒容被淹沒了。在那篇文章里,我已經提出了反帝救國即救亡壓倒啟蒙,并說救亡壓倒一切。“壓倒”這兩個字也有。
  所以我很奇怪,《中國現代思想史論》中《啟蒙與救亡的雙重變奏》(以下簡稱《雙重變奏》)那篇文章出來,為什么影響會那么大,其實我早就明確說了這個思想。我自己重視的,倒是那本書里的其他一些文章,如《試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略談現代新儒家》等,根本沒料到《雙重變奏》會有那么大的影響,而且相當持久??赡苓€是現實需要的原因吧。
  劉緒源:你最初提出“救亡壓倒啟蒙”,是針對當下說的嗎?
  李澤厚:那還是為了整理歷史。為什么要整理歷史,是為了現在。
  
  陳寅恪治史,所用的材料也是不多的
  
  李澤厚:《中國近代思想史論》有兩大部分,一部分是1950年代寫的,一部分是1970年代末寫的,后者在材料上,沒有1950年代時用得那么多。所以有的人認為,我后來的文章沒有像早年的文章那么“扎實”,王元化先生可能也是這么認為的,我沒和他討論過。
  但搞現代思想史的金沖及,當時卻跟我說:你最近的幾篇文章,比過去的好。他是指后來寫的,就是我那些材料不多的文章。真可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1970年代寫的那些,今天看來是常識,例如對梁啟超王國維的評價等等,當時卻是石破天驚的顛覆。
  其實陳寅恪先生治史,所用的材料也是不多的。他材料看得極多極熟,但用的時候,只把關鍵的幾條一擺,就定案。他主要是有insight,洞見。有見識、史識。王國維、陳寅恪、錢鍾書,是今天人們羨稱的三大家,我以為,論讀書多,資料多,恐王不如陳,陳不如錢;但論學術業績,恐恰好相反。王國維一篇《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抵得上多少本書啊,太了不起了,有洞見!
  劉緒源:你的比較,很獨特,很犀利,事實也是如此;但好像還應考慮到他們生存的時代。這三個人是在三個不同的歷史階段,他們能安靜做學問的時間和空間,其實是不一樣的。我還有一點疑問,就是陳寅恪的材料功夫非常扎實,有時運用考證材料,簡直是不厭其煩、車輪大戰,像《柳如是別傳》……
  李澤厚:我不是指《柳如是別傳》,我對這本書評價不高。真正能代表陳寅恪治學水平和治學方法的,還是他的《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和《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那些書。你看一看那里的材料和觀點,就清楚了。他的書常常并不厚。此外,他似乎隨意講的幾句話,也極有見識,抵得上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例如他說到秦代的那一套是從孔夫子那里來的,我經常引他這句話,其實他這句話只是提到一下而已,也并未論證,但極有分量,與傳統說法根本不同。又如陳講儒家長處在倫常制度,而不在學說思想方面等等,也沒去論證,但這片言只語的洞見我以為抵得上好些書。他史識極高,有如王國維,比郭沫若、侯外廬硬套公式,更接近唯物史觀。這我說過許多遍了。當然,郭對歷史學還是大有貢獻的,如對甲骨文的研究,如《青銅時代》中的一些文章。
  不扯遠了,還是回到七八十年代吧?!稓v史研究》是黎澍主編的。那時《歷史研究》思想是非常解放的,應該算一面旗幟,可惜現在大家都不提,許多人不知道黎澍,太不公平了。
  劉緒源:你說你的哲學文章在中國社科院的重點刊物上發得很少。你的史學文章應該在院內刊物上發得比較多吧?
  李澤厚:不是社科院的重點刊物,而是《哲學研究》發得少,盡管我可算是該刊物創辦者之一。我七八十年代文章發得多,各刊物報紙都有,但主要是《歷史研究》。黎澍思想解放得比較早,比李慎之早。黎澍對我的文章特別喜歡。我寫辛亥革命的文章他就是作為刊物頭條登出來的。我的文章極少作頭條,所以這篇(就是提出“救亡壓倒一切”的這一篇)記得特清楚,當時有哲學所的同事提起,我也挺高興。黎澍后來編《中國社會科學》,號稱中國No.1,最高的學術刊物,也發了我好些文章,第一篇是《孔子再評價》,本來要和顧準的文章一起發在創刊號上的,后來有人反對,是一些老先生,他們說唯物唯心,此文一字未提,階級斗爭也未提,大有問題,創刊號就沒發成,發在第二期上。顧準的遺文后來就一直沒在那刊物上發出來。
  
  《美的歷程》每章每節都有新東西
  
  李澤厚:按出版順序,之后就是《美學論集》,那是1980年出的,把1950年代有關美學的文章都收進去了。
  
  劉緒源:2005年你來上海時,有人問你哪幾本書是你最重要的著作,我開玩笑地說,我來代你回答。我說的是《近代思想史論》《美學論集》和《歷史本體論》,雖然這三本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我以為,它們開創了你的三個學術領域,即思想史、美學和哲學本體論。
  李澤厚:編《美學論集》時,我正在編輯大《美學》雜志。接著就是《美的歷程》了,1981年出來的。它居然能一直賣到現在,整三十年,這也是我意料之外的。
  劉緒源:《美的歷程》可能是你影響最大的書。
  李澤厚:那一本影響確實大。包括在臺灣,出了三種盜版。我的書臺灣都有盜版,因為當年禁止出版大陸書籍,作者名字也改成“李厚”,“解放”改成“淪陷”,“階級斗爭”改成“階級爭斗”,如此等等。
  《美的歷程》出來也挨罵,各種罵法都有。有人說水平極差,有人說根本不應該出版這種書,有人說有幾百處錯,我問他,他說包括標點符號、手民錯漏等等,可也沒有幾百處呀。但就是惹惱了不少人。我干脆不改(當然少數兩三處錯漏和“奴隸制”“封建”等字樣改掉了),就這樣,隨你去說吧,不料一晃竟三十年過去了。當年馮友蘭、胡繩、劉綱紀、包遵信都說了好話,大多數學者保持沉默。
  劉緒源:不過你這個說法一出來就比較清楚了:你這是“審美趣味史”。這就沒有什么好罵了嘛。他們有的是搞藝術史的,藝術史有自己的一套規范的搞法,就感到你這個不規范,踩了他們的線了。
  李澤厚:我早就講過這不是藝術史。因為藝術史要講形式,不講藝術形式的具體演變,那不是藝術史。你講山水畫,就要講畫法、風格、線條、筆墨等等是怎么演變的。我這是趣味史,所以我從歷史、社會、思潮等講起。
  也的確沒有人這樣把文學、美術、音樂,統統放到一鍋煮。有文學史、藝術史等各個門類的史,以及美學史,就沒有《美的歷程》這樣的審美趣味史。
  劉緒源:現在可以回顧一下,這樣的構思是怎么形成的呢?怎么會有這個想法的?
  李澤厚:因為我熟悉的還是歷史。中國歷代的皇帝除元代外,當年我都能背下來。對中國歷史上發生的大事和好些人物很清楚,對社會文化情況也較有了解,加上對文學藝術的興趣,我就這么寫下來了。當時我也看過好些文學史美術史,不滿意。所以這本書,每章每節,我都有些新東西?,F在已經變成常識了,但那時并不是常識啊。如“龍飛鳳舞”,本是現成詞語,用來講遠古,卻是我想出來的。每章每節都是我想出來的。寫起來很快,但積累好久了。
  劉緒源:你這么一說我也想起來了,書中許多觀點,都是充滿“通感”,充滿創造性的,光是靠理論研究是研究不出來的。像你講唐代文學,講到盛唐之音,用了兩個字:青春。這就很讓人驚訝,但又很準確。這是一種審美的判斷,是充滿跳躍的,光靠推理推不出的。書中這種地方比比皆是,每一章都有創意,都讓人有意外之喜??催@本書時的激動心情,到現在還沒忘記。
  我在好幾篇文章中說過:大散文什么時候開始的?不是從余秋雨開始的,是從《美的歷程》開始的,這個真的是大散文,它有觀點,有創意,但又是文學性的文本,可以作為散文來讀。所以,有的人把它當文學看,有的人當藝術史來看,也有的人當資料來看。這本書影響特別大,一直受歡迎,這和它內容上的新奇、扎實,形式上的好讀好看,既是理論,又是文學,同時它又不是思想史論那樣的專業性的書,一般讀者也能夠讀,都有關系。所以它的長盛不衰不是沒有道理的。
  
  搞文藝批評,主要應靠感覺
  
  劉緒源:其實搞美學,搞文藝批評,是需要有一點創作經驗的。一點沒有創作的體驗,只靠學校里教,是搞不好的。
  李澤厚:文藝批評主要就是靠感覺。我在1956年第一篇美學文章里,就強調過這個問題:評論首先要有感覺。沒有感覺,拉上一些概念和理論套將下去,那是不行的。別林斯基比別人厲害,就因為有感覺,他能敏銳而準確地感受到作品的風格、性狀,作家的才能特征,加以說明論證,使作家和讀者雙雙獲益。批評就是要靠這個東西。研究文學史藝術史,也以有感受感覺為好。有人毫無感覺,老是從概念到概念,說來似乎頭頭是道,卻點不出作品打動人的要害何在。
  藝術家有感覺,但講不出來,他通過作品說話;批評家就要用理性的文字把這種感覺表達出來。藝術家如果能用理性的語言表達出來的話,那就成不了好藝術家。所以我說,太清醒太清楚的人成不了大藝術家,他們就是要模模糊糊、糊里糊涂,反而好。
  感覺、感受,不光是在文學藝術里,在自然科學里也需要,但不像文藝這么強烈和必須。愛因斯坦說過科學發現要靠自由的想像,要靠直覺,不是邏輯推理也不是經驗總結。
  劉緒源:現在大學里教文藝理論,不培養這種感覺。
  李澤厚:現在是摧殘人才,很多有天分的人,被磨得沒了。
  劉緒源:還記得《美的歷程》具體寫作時間嗎?
  李澤厚:寫是粉碎“四人幫”以后了,1978年,寫得很快,但觀點很早就成熟了。像關于《春江花月夜》的看法,那是60年代,“四清”的時候,在勞動時,忽然認識到的。書中有些題目,是在“文革”干校的時候想出來的。所以人家看了很奇怪,一下子出了那么多書,又都是不相干的,康德、思想史、《美的歷程》。其實想法很早就有了,包括我現在寫的東西,有許多還是過去想好,一直積累下來的。
  劉緒源:你這是長期醞釀,這有文學創作的特點。
  李澤厚:這本書里的材料,都是基本材料,我以為要害材料只要幾條就夠了,大路貨也可點石成金。我故意要用大家熟知的材料,使人如逢故人,而又有新鮮感。我前面說過,陳寅恪讀那么多書,你看,他就是那幾條材料,一下子就抓住了要害??档碌娜笈泻蜌v史政治論文也在于一下抓住要害,言語不多便足夠了。他們主要是靠自己的見解。比如講魏徵,陳說代表了山東豪族集團的利益。盡管不一定對,但這方法好。大不同于以往史學僅從人品道德贊美魏徵。陳寅恪當時也受了很多批評,但是他一概不理。
  
  做學問,不論是誰,都是要下死功夫的
  
  劉緒源:《美的歷程》的材料你是很早就積累的嗎?也利用了原來的卡片?
  李澤厚:我原來做卡片,在北大的時候,做了大量的積累。我寫思想史的時候,都用了當時的資料,后來又利用社科院的圖書館。
  例如辛亥革命,當年我在北大圖書館看了好多雜志,都是原件,《民報》《浙江潮》《江蘇》《漢聲》等等,辛亥革命前的重要刊物。
  劉緒源:錢鍾書先生大家都說他記性好,其實他也是做了大量的筆記。做學問,不論是誰,都是要下死功夫的。
  李澤厚:是,錢鍾書的筆記本后來出版了。
  我在北大那時候,任繼愈對我比較好。我的第一篇學術文章,是任繼愈看后寄給《文史哲》發表的。那是1955年2月,寫康有為。那時我二十五歲不到。同年6月,又在《光明日報》的“文學遺產”上發表了《論古代抒情詩的人民性問題》,連登兩期,這是我當年最有影響的一篇文章,其實極其幼稚,現在沒法看了。我一再提起,因為它是我的“成名之作”,同時也可看出那時老教授們在“思想改造”后的學術困境。好多教授看后都問,這個人是哪里的?似乎解決了他們一個老大難問題。因為那時大講階級性,強調階級分析法,對文學作品的好壞都應以作者的階級成分劃分,古代詩人大都是地主階級的,地主階級是反動階級,他們的詩怎么會有價值呢?蘇聯有解釋舊俄文學的“人民性”概念,我就用它來分析。當時游國恩等在屈原《離騷》中大找有多少“民”字來證明“人民性”等等,我那分析便破天荒了。這就是《門外集》收的文章,后來也收進《美學論集》了,不過作了刪削。
  劉緒源:《美的歷程》和《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在觀點和材料上,也是互補的吧?
  李澤厚:《美的歷程》交掉了,就寫《中國古代思想史論》中的《孔子再評價》。這兩本書是緊接著的,構思上也是交錯的?!犊鬃釉僭u價》發表在《美的歷程》出版之前。
  劉緒源:你的思想史和美學研究上的推進,都是環繞著你的哲學構想的吧?我記得你在論述孔子的時候,就說過:“我的興趣主要是想探索一下兩千多年來已融化在中國人的思想、意識、風俗、習慣、行為里的孔子??纯此o中國人留下什么樣的痕跡,給我們民族的文化心理結構帶來些什么長處和弱點。”又說,“盡管不一定自覺意識到,但建立在血緣基礎上,以人情味(社會性)的親子之愛為輻射核心,擴展為對外的人道主義和對內的理想人格,它確乎構成了一個具有實踐性格而不待外求的心理模式……它終于成為漢民族的一種無意識的集體原型現象,構成了一種民族性的文化—心理結構。”這里似乎就可以看出,你的思想史研究和后來以中國傳統為重要基礎而構建的“情本體”的關系。
  李澤厚:是這樣。
  劉緒源:葉秀山在他的《古中國的歌》的后記里說過:“康德的《判斷力批判》在其整個‘批判哲學’系統中,并非僅僅有‘過渡環節’的作用,還可以理解為一個基礎、一個基地,其意義就后世影響來看,當不在其他兩個批判之下。從這個角度來考察《判斷力批判》,它或許是最為基本、最為原始的?!边@個看法和你很接近吧?
  李澤厚:這是我的一貫看法。在《批判哲學的批判》中,談到康德的美學,也就是第三個批判時,我就說過:這個“批判”對于康德整個哲學體系來說,正是關鍵所在。處于盧梭和黑格爾之間,整個康德哲學的真正核心、出發點和基礎,就是社會性的“人”。他強調人是感性個體的自然存在,強調人有感性情欲而不是純理性的“天使”。所以這第三個“批判”,也就把以“人”為中心的這一特點展現得最為明朗和深刻。他晚年提出的“人是什么”,其實答案也就在這第三個“批判“之中。
  劉緒源:你在康德的三大批判,也就是認識論、倫理學和美學中,一反過去的研究傳統,突出了他的美學,并把美學提升為“第一哲學”。這就打開了你的康德研究、美學研究和你后來提出的“情本體”之間的通道,是嗎?
  李澤厚: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鸭综合久久国产|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小说| 久久久精品国产SM调教网站|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va另类| 都市激情亚洲综合久久| 亚洲免费毛片| 亚洲妓女综合网995久久| 国产91精品最新在线播放| 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18禁|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 www.亚洲一区| 亚洲丝袜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日本高清免费一本在线观看 | 久草性视频| 国产丰满成熟女性性满足视频| 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董美香|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中文| 日韩在线观看网站| 88av在线| 中文字幕资源站|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视频一| 青青青视频蜜桃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干| 91视频区| 99免费视频观看| 国产色爱av资源综合区|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3| 农村乱人伦一区二区| 高清乱码精品福利在线视频| 成人在线亚洲|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欧美| 欧美一级99在线观看国产| 91无码网站|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产欧美精品| 色综合a怡红院怡红院首页|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手机观看| 欧美亚洲香蕉| 狠狠亚洲五月天| 欧美a在线看|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 国产迷奸在线看| 亚洲成人www| 亚洲免费人成影院| 久草网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尤物铁牛tv| 久久综合伊人 六十路| 国产丝袜啪啪|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91|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狠狠色综合网| 国内自拍久第一页| 九九香蕉视频| 青青草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2020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人妖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va| 久久成人18免费|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72种姿势欧美久久久大黄蕉| 久久女人网| a级毛片网| www.亚洲色图.com|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色快速| 美女国产在线| 国产最新无码专区在线| 4虎影视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AV| 毛片a级毛片免费观看免下载| 免费va国产在线观看| 蜜臀AV在线播放| 久久人体视频| 久久青草视频| 中文字幕免费播放| 91香蕉国产亚洲一二三区 | 五月天久久综合|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