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新教材突出語言的交際性,內容豐富,圖文并茂,為英語教學提供了有利條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能否真正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愛好,老師在課堂引導和教學設計方面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說,如果你的課生動活潑,學生感興趣,自然就容易提升了學習效果。自己從事了近十年的英語教學,感受頗深,主要有以下幾點思考和體會。
一、改革創新,更新教學理念
教學創新是新課程發展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如果沒有教學方法的改革,沒有教學理念的創新,新課程改革也只能是一句空話。教育教學改革給每位教師提供了一次展示自己想象力、創造力的機會和舞臺。在這個舞臺上,每個人按照大綱的要求,靈活創新教學方法,努力學習、研究、探索課改,給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產生了新的動力,也為自己鋪設了一條暢通而又舒心的教改之路。
二、提高效率,激發學生的興趣
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課本是劇本,課堂就是舞臺。英語教學要打破以往那種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建立一套師生互動的新型教學模式,改變以往單向傳授知識為共同72dbadb5bb8181d3e4ed8ea401bc0cf4169ca8f376cab5056e9ce5e96b2b3955參與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生動活潑、和諧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英語。利用課前三分鐘讓學生走上舞臺,用英語自我介紹、唱歌、講故事等等,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同時也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三、張弛有度,用好多媒體技術
多媒體集文本、音頻、視頻、圖像、圖形于一體,以多渠道、多信息的方式為英語課堂提供了真實、直觀的語言材料,營造了濃厚的語言氛圍。但并不是所有的英語課都需要用多媒體,用投影儀可以解決的問題就沒必要動用數碼相機拍下再弄到課件上去。對于教學設備配備不是很好的學校,教師用一般性教材,如錄音機也可以施展教學才能。在英語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應盡量避免一用課件就把黑板擱置在一邊,或者課件過于花哨干擾學生的注意力等問題。
四、因材施教,注重活用教材
在課堂上,教師的任務是把教材所承載的知識轉化為語言行為,以教學活動為依托,把所講授的知識內容巧妙地隱含在具體的教學任務中。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材內容確定適當的方式。(1)實物演示。一些程序性強、趣味性弱的科普類文章,教師可用實際演示或讓學生親自實踐操作。(2)圖示。教師可借助圖片或簡筆畫來創設情景,有條件的可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融視圖、講解和問答為一體,以景助學則更加引人入勝。(3)角色扮演。在處理一些情景生動的對話課、閱讀課時,角色扮演更是形象生動,它是活化教材最有效的方法。(4)辯論。將辯論引入課堂,就是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一些假想情境,設計出不同的主題,讓學生身臨其境,展示才華,既激發興趣,又提高能力。
(作者單位 陜西省西安市長安區五樓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