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身邊,同樣是班主任,同樣是按照班主任的工作要求去做,但有的班主任在短期內,可以使剛聚在一起的新生很快形成一個良好的班集體;而有的班主任會使一個好端端的班集體每況愈下。其原因也許是多方面的,但我認為最主要的是這個班主任在學生心目中是否具有良好的形象。那么,班主任如何樹立自己良好的形象呢?
一、要有良好的敬業精神
這是作為教師最起碼的師德。我們常說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而要完成這一工作,就應全身心的投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是對教師的寫照。教師應對這一職業有充分的認識,要有忘我精神,像陶行知所說的:“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教師的身體力行是多么重要,它往往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要有嚴謹的治學態度
這是師德當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品質之一,也是教師職業品質區別于其他職業的一個顯著特點。常言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作為班主任,不僅僅要管理教育學生,還要給學生傳授知識,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教好自己所教的課。課教不好,學生看不起,自然也就不會擁護你,不會支持你的工作。這樣的班主任也就不會在學生中樹立起自己的良好形象。
三、要有健康文明的語言
教師的言行是最好的教材,在抓好學生成績的同時,班主任應時刻注意自己的形象和言談舉止。不說臟話粗話,不挖苦,不諷刺學生,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不給學生純潔的心靈蒙上陰影。當學生未完成作業或犯錯誤時,不要說:“拿上書包回家去”“把你的家長找來”。而要說:“犯了錯誤沒關系,但要吸取教訓,這才是重要的。”
總之,多一份關懷,多一些理解,在與學生的交往中運用健康文明的語言,凈化學生的心靈,就能得到學生的認可。
四、要端正自己的行為
作為班主任,應該做到言行一致,嚴于律己,寬以待人。試想,一個上課經常遲到的班主任,又如何去教育自己的學生去遵守紀律,按時到校?一個不拘小節和行為隨便的班主任,又如何要求他的學生自律,嚴謹?作為一個班主任只有言行一致,以身作則,嚴于律己,時時刻刻為人師表,做學生的表率,才能得到學生的尊敬和愛戴。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幾千年的教育實踐證明,教育者的一言一行無不對可塑性極強的被教育者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要不斷加強師德修養,完善自己。樹立班主任的良好形象,做學生的帶頭人。
(作者單位 甘肅省廣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