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做好職業學校學生就業工作有一定的方法,比如面向市場設置專業,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綜合能力,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教育,為學生就業提供各種服務,搭建學生就業立交橋等。
關鍵詞:職業學校;學生就業;立交橋
國內許多職業教育專家都認為:成功的職業學校必須建立“入口”和“出口”2個通道,“入口”就是新生的招生工作,“出口”就是畢業生的就業工作。在當前就業形勢不容樂觀的情況下,中職生畢業后如果能夠在社會上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家長就愿意送孩子上職業學校,在校生就會思想穩定,減少流失,所以,學生就業工作對職業學校來說至關重要。我們學校最近幾年生源充足,紅紅火火,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以就業帶動招生,我們主要有以下做法:
一、面向市場設置專業
職業學校學生就業工作實際上從招生時就開始了,涉及學校的教學、課程安排等方方面面,其中專業設置尤為關鍵。就像企業生產產品一樣,學校培養人才也必須適銷對路,才會有市場。林州市是建筑之鄉,在修建紅旗渠的過程中培養了一批能工巧匠,20世紀80年代,隨著十萬大軍出太行,建筑工隊遍布全國各地,設立了工業與民用建筑專業。20世紀90年代初,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又及時設立了機電專業。20世紀90年代中期,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設立了計算機專業。2001年為服務林州市旅游產業的發展,設立了旅游專業。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已經進入我們日常的生活,于是2004年設立了汽車駕駛與維修專業。
二、注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
我們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十分重視學生的技能培養,改變過去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舊模式。能在實驗室和實訓場地上的課程,絕對不在教室上,杜絕了在黑板上操作機床、維修汽車等空洞的教學方式。近幾年學校投入巨資,先后新建了計算機房、電工實驗室、汽車零部件室等專業實驗室,購買了數控機床、實習汽車、經緯儀等大型教學儀器,這樣就保證了實訓課的教學需求。
三、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我校始終將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播音室、黑板報、宣傳欄為載體,抓好校園文化建設,每學期都要開展演講、書法、繪畫、寫作比賽,還舉行大合唱、文藝聯歡會、拔河、乒乓球、籃球比賽、運動會等文體活動。這些活動不僅陶冶了學生的情操,而且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在應聘時有特長,工作后有潛力,為學生的就業、成才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四、成立專門的學生就業指導機構
學校領導高度重視職業學生的就業,專門設立了就業指導處,負責學生的就業工作。就業指導處的主要工作有:對學生開展就業指導教育,提高學生的就業意識和創業意識;協助教務處做好學生的實訓和技能培養,滿足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開展“訂單式”培養;千方百計提供就業信息,幫助學生聯系工作;對就業后的學生進行跟蹤服務,組織教師到企業走訪,了解畢業生的思想狀況、工作情況。
五、對學生進行就業、創業教育
一年級學生從初中進入職校,是人生一次重大選擇,大多數學生不知道如何走好三年職校之路,我們學校專門開設了《就業指導》課,對學生進行就業、創業教育,使學生端正學習態度,鞏固專業思想,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就業指導》課的主要內容有:1.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號召學生到基層去,到生產第一線去就業、創業。2.教給他們擇業方法與技巧,指導學生正確定位,確定就業目標,將個人的興趣、能力、性格與企業的用工需求結合起來。3.對學生進行禮貌禮儀、吃苦耐勞教育,與同事友善相處,對客戶熱情服務,對領導不卑不亢。4.對學生進行遵紀守法教育,模范地遵守國家法律和單位的規章制度。5.學習國家的勞動用工制度,讓學生學會用法律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6.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激勵教育,讓學生用自己優異的工作成績回報家庭,回報學校。
六、多種渠道為畢業生提供就業服務
為使畢業生能夠順利就業,學校采取多種途徑為學生提供就業服務:一是與用人單位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及時了解企業用工情況。二是從政府人力資源部門和人才市場上獲取用工信息。三是發動全校教職工、往屆畢業生提供就業信息。四是為學生辦理畢業證和各種資質證書。五是通過網絡、電視、報刊等平臺,向用人單位發布畢業生信息。
七、建立中職生就業“立交橋”
職業學校學生就業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我們建立了中職生就業“立交橋”模式,一是學校推薦工作崗位。二是鼓勵學生自主擇業。三是學生參加對口升學考試,升入高校繼續深造。
由于我們重視學生就業工作,近幾年學校招生人數持續上升,學校發展步入了良性循環的快車道,職業教育的美好春天正在向我們走來!
(作者單位 河南省林州市職業<成人>中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