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注意,我們就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心不使焉,則黑白在前目不見,雷鼓在側耳不聞。”幼兒的有意注意很不穩定,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幼兒的這一心理特征,培養他們在學習中的有意注意,并設法保持較長的時間,從而使幼兒從小養成全神貫注、專心致志的學習習慣。
一、充分利用幼兒的好奇心,營造新穎激趣的環境
幼兒以無意注意力為主,一切好奇、多變的事物都能引起他們注意,干擾他們正在進行的活動。幼兒教師在組織開展教學活動中,要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和各種新穎、直觀的教具,來喚起孩子們的有意注意,調動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使幼兒養成注意聽講的良好行為習慣。但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例如,在一次內容為“認識小白兔”的公開課上,一位教師在教學時出示一只白兔,告訴孩子們它叫什么,它是什么等等,由于只是教師在演“獨角戲”,雖然使用了直觀的教具,卻沒有喚起孩子們的有意注意,孩子們并不認真地去觀察小白兔。而另一位教師在上同樣內容的課時,抓住幼兒的心理特征,綜合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她先用語言激起幼兒觀察小白兔的興趣,再提出一個個問題引導幼兒從小白兔的頭部、全身一直觀察到尾部,在觀察中讓幼兒多想、多說,教師也興致勃勃地和孩子們一起觀察、討論。小白兔的外形觀察完畢后,孩子們保持注意力的時間也將過去,但為了再度喚起他們的注意力,這位教師又讓孩子們觀察小白兔走路的特點,并提問:“小白兔走路為什么一蹦一跳的?”引導他們開展思維活動,然后讓幼兒觀察小白兔吃食,并要孩子們親自喂它,最后用兒歌總結兔子的特征和生活習性。在這堂課中,后一位教師在每個教學環節上都對幼兒的思維施加了一種精細而微妙的刺激,這種刺激像無形的線,將每個幼兒的注意力緊緊地系在自己身上,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富于兒童化的語言,激起幼兒的有意注意
幼兒教師生動、形象、活潑、有趣和通俗易懂的語言,對喚起和保持幼兒的注意力有著重要的作用。為此,要求教師的語言具有針對性、自控性、直觀性,不講廢話。所謂語言的針對性是指教師講課時的語言要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課堂語言要受教材的制約,音調和感情要隨教材內容而變化。所謂語言的直觀性即指生動、形象、活潑、有趣的兒童語言,使幼兒在這種直觀語言的啟示下有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的感受,這種語言不僅可以有效地控制幼兒的注意力,而且還可以加深孩子們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激發他們的思維,發展他們的想象力。如:教幼兒認識數字1時。甲教師導入明確任務認識數字1,新授時口頭讀1—教學1—書寫1,都讀了5遍,幼兒也隨教師機械式重復著記憶。而乙教師導入時出示教棍激趣;新授過程中將教棍轉化為數字1,認識了1以后,教師伸出大拇指再認識數字1,然后依據形狀書寫數字1;鞏固環節,教師讓幼兒從身邊生活中尋找有沒有如同(類似)教棍、大拇指一樣形如數字1的物體。經過一番思考、感悟,幼兒對數字1的認識也就深入腦海了。我們試想,如不用直觀性教具加以兒童化語言的解說,生硬的說教能引起幼兒的有意注意嗎?所謂語言的自控性,是指教師在講課時,語言要精練、規范、準確和明了。教師在備課時應仔細推敲每一個概念和每一個問題的解說,運用何種形式的語言最為恰當,如何表達才能有效地喚起幼兒的注意力和促進幼兒智力的發展。
三、靈活地交互運用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幼兒教師應特別注意教學的靈活性,善于把幼兒的無意注意轉變為有意注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判斷幼兒是否注意,若出現意外情況,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如果是由于教材內容太深,幼兒無法接受而表現出注意力分散,課堂氣氛呆板,教師則應立即降低教學要求,結合孩子日常生活感興趣的事物,創造性地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喚起他們的有意注意。如果由于所授課的內容太淺,孩子們容易紀律松弛,則應適當增加內容。要做到這一點,教師不僅要有廣博的知識,而且還應具有根據幼兒心理特點靈活進行教學的技藝。
四、激發幼兒對游戲活動的興趣與需要,培養幼兒注意事物的廣度
眾人都知道毛澤東小時候就去過喧鬧的街道靜心讀書的故事。如果有條件,幼兒教師可以經常性地把孩子們帶到大自然中去,引導他們去觀察周圍世界,有益于培養孩子們在干擾環境中的有意注意。但在生機勃勃、五光十色的大自然中,孩子們會感到眼花繚亂,不知看什么好。如果教師無計劃、無目的地指指點點,幼兒就無法形成強烈的有意注意,以致一無所獲。所以為了喚起孩子們對周圍世界的有意注意,教師在每次外出活動前,要把活動的目的和要求對孩子們講清楚。到了野外,要用生動的語言、有趣的對話激發幼兒觀察事物的注意力。也可以在自然界中開展有意注意不受干擾的游戲活動。如幼兒教師將一個班的幼兒分成兩組,一組開展游戲活動,歡呼聲、笑聲接連不斷,則另一組要求靜心識記“卡片標示”(卡片上有圖、有文、有字母)。游戲結束后,檢測幼兒在游戲干擾活動下識記的標示的多少。兩組輪流交替性開展此項游戲活動,不受外界干擾培養幼兒的注意廣度,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耐心和毅力。
五、有意讓孩子玩一些需要集中注意的游戲,培養幼兒注意事物的專注度
阿飛剛上幼兒園那會兒,老師也向我們反映說他注意力不集中,總愛惹小朋友,一會摸摸這個的頭發,一會兒又拽那個的衣服。后來,我查看了一些育兒書,書上說,玩一些需要集中注意的游戲,可以培養孩子的專注度。我試了試,效果不錯,阿飛不但喜歡玩,而且開始坐得住了。
1.玩拼圖
選孩子熟悉、喜歡的形象,比如小動物、卡通形象等,從最初的幾塊開始,對照著完整圖形進行拼搭,我們提醒孩子注意圖塊拼接處的特點,然后逐漸增加拼圖的塊數。阿飛每完成一副拼圖,我們都表揚他,我發現,阿飛漸漸迷上了拼圖,可以很長時間持續研究、拼搭。
2.找不同
給一幅彩色動物圖片,上面有長耳朵動物,如兔子;短耳朵動物,如熊貓……讓寶寶找出不同類型的動物。這個游戲也可以改成找有煙囪的屋子和沒有煙囪的屋子……阿飛在尋找的過程中注意到了事物不同的特性,注意力很容易就集中到需要觀察的地方。
3.美術創作
我用深色粗筆畫一些有趣的臉蛋圖。某些簡單的線條,比如眉毛、頭發等,改用淺色粗筆畫,讓阿飛用深色的粗筆在上面描摹。當阿飛能順利完成后,就改為臨摹,圖畫則改為橫線條、豎線條等簡單的線條圖。有時我們還進行比賽,看誰畫得好,不過,獲勝者經常是阿飛哦!
六、數字訓練,提高幼兒有意注意的專注度
小櫻上幼兒園以來,老師都反映她學習認真,反應靈敏。我想,這跟我對她的訓練有一定關系。我是一名數學老師,我認為專心是一種可以訓練、學習和培養的行為習慣,小櫻從小就在我的引導下進行數字訓練。
1.數字變位
按順序貼出1~20等數字,讓孩子觀察并認識這些數字,然后讓她轉過身去,把個別數字交換位置或者取走,再讓她轉回身來,迅速說出哪個數字變了位或者已被取走。
2.找數字
在空白紙上不規則地寫0~20或0~100數字。先任意指定一個數字要求孩子迅速、正確地找到并用筆畫掉。如畫去5、10、15;再指定畫去某數前一個或后一個數。
3.計數法
要求孩子跳著畫,如2、4、6…到100或到1000;要求孩子倒著畫,如100、99、98…0或1000、998、997…;要求孩子按手腕的脈搏計數。
當然,培養幼兒有意注意的方法還很多,有待于我們在以后工作實踐中再加以積累、總結。
(作者單位 陜西省白河縣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