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科學。課堂實驗是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是建立物理概念和規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不可缺少的環節,還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探索精神以及良好的學習方法,也是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提高人才科學素質的重要手段。所謂實驗教學指的是運用實驗法進行教學。如何加大實驗教學力度,改進實驗教學,提高教學效果,以推進物理素質教育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利用投影技術,增強演示實驗效果
演示實驗,就是教師利用實驗器材、儀表向學生做表演示范實驗,是物理教學中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重要方法。學生通過觀察演示實驗,思考總結,從而找出規律性的東西,得出正確結論。但是,有的演示實驗觀察目標和現象細微,且由于條件的限制,教師只能在講桌上進行演示,后排學生看不清楚實驗現象,這就增加了學生理解過程中的難度,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利用投影器將演示現象放大,使其在銀幕上清晰地顯示出來,這樣既有利于學生觀察思考,又縮短了觀察時間,從而增強了演示實驗的效果。
二、加強學生分組實驗,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實驗操作技能
分組實驗多以測量性、驗證性和實用性實驗為主。要提高學生分組實驗的教學效果,就必須使學生真正進入角色,手、眼、腦并用進行有目的的探索活動。如果學生通過主動參與教學,在教師的積極指導下獲得物理知識,印象會更加深刻,并增強他們的學習動機。
三、利用實驗錄像,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
學生在做實驗之前,先觀看一段所做實驗的操作錄像,在看實驗操作錄像的同時,教師利用慢放、暫停、回看等方法,向學生講清楚實驗需要注意的問題和實驗成功的關鍵是什么。經過形象直觀的開導,能夠為學生做這個實驗指出一條正確的操作方法。這樣必然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實驗積極性,從而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中進行正確的操作、觀察、思考和探索。
四、不定期地開放實驗室,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動手機會
由于人的個性差異,一些學生往往不滿足于課堂上所看到的或書本上所接觸到的實驗,他們往往表現出較強的動手欲,很多想法都想付諸實施;而另有一些學生動手能力不強,在實驗中往往處于旁觀者的地位。因此不定期地開放實驗室,既可以讓學生施展身手,為其創造動手的機會,又可以為動手能力較差的同學提供鍛煉自己、提高實驗能力的場所。實行的辦法可以采取自愿參加、全方位開放的形式,或根據興趣愛好組織專題研究和探討,學生在這種環境中或復習已學實驗的操作,或做些自己設計的小實驗,將能極大地增進學習物理的興趣,有利于他們動手能力的增強,有利于創造能力的培養。
五、利用實驗錄像,提高實驗復習的效率
利用實驗教學錄像,可以讓學生在3至5小時內完整地觀看一些物理實驗的操作過程。這種既直觀形象又系統概括的電教手段,能潛移默化地激發學生回憶老師講過的概念和自己的實驗操作過程。
(作者單位 河北省張家口市尚義縣八道溝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