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學技術的進步,教育技術手段的多樣化,對如何提高教育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圍繞教學質量的提升,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建立師生互學的討論式的教育方法,融會師生之間的情感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教育技術法;討論式教學;數學教學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學校為本,學校大計、質量為本,質量大計、數學先行。數學可謂無時不存在、無孔不入。因此如何提高數學質量成了迫在眉睫的問題,而初中生是小學生到高中生的過渡學生,這一環節更是值得重視。
一、課堂20分鐘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教育技術手段也呈現出多樣化的形式,不像以前更多地體現在“題海戰術”“教師滿堂灌”“死記硬背”……現在教學追求的是效率。課前有10分鐘的休息時間,在這10分鐘里,學生的思維最活躍,最容易接受知識,這種思維一直延續到上課,因此能否將這種思維貫穿在下節整節課中就尤為重要了,這應該是我們當老師的必須思考的問題。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老師上正課之前要先設計一個與本節課有關的故事,讓學生在故事里就能學到本節課的大體知識,然后進行歸納、點睛,這樣學生便輕松地掌握了知識要點。這個過程大概需要20分鐘,剩下的20分鐘可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鞏固做練習,這樣收到的效果非常好。
二、學生教學生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教育也發生了質的變化。現在的教育強調的是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討論式的教學,是師生相互學習的教學。不管教師怎樣努力,都還是難以適應社會的發展,難以適應學生的需要。筆者經過近十年對初中學生的教學、研究,發現某些問題讓學生教學生,學生更容易接受,效果更好。下面是本人2007年的秋季教學初一年級時記錄下的一段真實課堂,從中便能體會到教學中學生教學生的優越性。
師:同學們,知道什么是平分嗎?
生(全體):知道,不就是平均分成幾份嘛。
師:那么,想一想什么是角平分線?可以討論,想好了舉手回答……
生1:把一個角平均分成幾個角。
生2:把一個角平均分成幾個角的線。
生3:把一個角平均分成幾個角的射線。
生4:把一個角平均分成兩個角的射線。
……
師:很好,同學們理解得不錯,老師給你們說具體一點。角平分線就是從一個角的頂點出發,把這個角分成相等的兩個角的射線。
我隨手在黑板上畫了一個i+4FWzcLWd14mA5Y/cHv7lBqQvdFTN4x53+lveLqpDw=關于角平分線的圖,并解釋哪兩個角相等,而后叫了一個中等生上黑板演示。該生演示錯了一遍又一遍,我糾正了一次又一次,循環了三次學生還是一塌糊涂,并且越來越模糊。此時我也氣得暈頭轉向,不知所措,一氣之下說:“下去了,下去了,找你的同桌學學去。”我自己慢慢走到教室外面透透氣,苦思冥想這到底是為什么,想著想著走進了教室……忽然剛才什么都不知道的那位學生站起來說:“老師,我繼續上去演示好嗎?”一下子把我驚呆了,說:“好吧。”他很自信地走上去,刷刷刷馬上就表示出來了,并且準確無誤,我走上去問他:“怎么下去休息了一下就會了?”他說:“不,老師,是我同桌教會我的。”經過這件事后,我在想:他是中等生,他的同桌也是中等生,我教還不如他的同桌教,我想這應該就是學生教學生的魅力所在吧!
三、建立獎懲機制
“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這樣的現代化教育思想,使教師真正成為既是學生的嚴師,又是學生的益友。這就比傳統的師生關系多了一層關系——朋友關系,在這種關系里,教師就要充當好一個具有良好素質的交往者,更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與他們始終保持情感的交流、心靈的對話,讓教師和學生在一定程度上產生共鳴。與此同時,教師還應當具備一顆真誠純潔的童心,思學生所思,想學生所想,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增進溝通,使師生之間能夠做到“親其師而信其道”,建立起良好融洽的師生關系,從而使教學和教育工作更好地開展。這種關系建立起來之后,最調皮的學生也會自然而然地遵守班規班約,心服口服地接受懲罰,并且贊同他人的獎勵。
四、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學能健康發展的前提條件;良好的師生關系能營造出舒暢的心情和融洽的氣氛,使師生目標趨同,形成積極的態度,所以,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我們的共同愿望。在師生關系中,我們常常聽到:“這個老師很好”“某某老師很關心我們班”“謝謝您,老師,我一定會考好的”“我們太想某某老師了”“某某老師太負責了”諸如此類的話,這說明學生接納了教師的關心。只有學生接納了教師的關心,才能接納教師的教育。
(作者單位 云南省羅平縣舊屋基民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