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信息技術以多種形式走進了校園。實踐證明,將信息技術運用于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有助于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論述了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的積極作用,并重點提出了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方式,以期為同仁們提供一定程度的理論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語文;教育手段
一、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的積極作用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計算機、多媒體手段在教育領域也逐漸得到了推廣與普及,數字化教育方式逐漸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手段,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對于教育機構方面和學生方面都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首先,小學生處于好奇心旺盛的階段,信息技術能夠充分調動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寓教于樂,在歡快和諧的氣氛中讓學生們掌握語文知識。另外,信息技術形式豐富,內容詳實,能夠通過生動、形象或者活潑的音樂吸引學生注意力,將語文知識滲透在多媒體教學工具之中,建立起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從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整體水平。
二、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方式
1.創設情境,營造良好氛圍
科技信息技術與傳統的教學手段相比,最明顯的優勢就是它能夠更加輕松地創設出更加逼真生動的教學場景,從而滿足小學生的精神需要。隨著素質教育的逐步落實,我們必須認識到,小學語文教育不單單是知識的灌輸,更是對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采取符合小學年齡段學生樂于接受的教育方式,以激發學生情感上與認知上的協調活動,利用信息技術則能夠更好地做到這一點。例如在講授課文《永遠的白衣戰士》時可以首先播放一段非典時期醫生工作的視頻,首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讓學生受到感動,接下來播放葉欣的照片,進行課文主題的引入,相比傳統的“讀課文—提問題—找語段”的枯燥教學要好得多,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必然能夠取得更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2.簡化難點,幫助學生理解
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育整合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簡化難點,或者將教學內容轉化為更加直觀、真實的場景,以加深同學們的印象,幫助同學們理解那些單用語言難以表達的重難點知識。
3.利用網絡,攻克寫作閱讀
對于小學語文的教學任務來說,閱讀和寫作一直是學生們完成情況相對薄弱的部分,小學生語法知識、詞匯量等的積累均不到位,造成了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表達能力上的缺陷。這種情況隨著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而達到了十分明顯的改善。在閱讀方面,小學生除了傳統的紙質書籍之外,還有電子出版物可以選擇,例如講解課文《趵突泉》之后,可以帶領同學們上網搜索老舍的其他文章,并選擇出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書目進行合理的推薦,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水平。教育者應從多方面入手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水平,不能忽視網絡閱讀工具的推廣。在寫作方面,信息技術也能夠加速小學生語文能力的發展,例如對辦公軟件的應用,利用電子軟件畫圖、寫字,進行故事創作等等,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大大提高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4.交流平臺,和諧師生關系
搭建交流平臺,促使師生關系更加和諧是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育整合的后續保障,作為輔助管理手段,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實現師生的課后交流,跟學生成為朋友,有助于第一時間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態、學習狀況等,進而采取及時有效的教育措施來取得更好的語文教育效果。教師可以在課后獲得學生的學習信息反饋,做到師生及時交流溝通,較之傳統的家訪方式更加自由便捷,也避免了遭到學生的反感。
將信息技術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實踐過程中具有其自身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是我國小學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通過更加便捷的教育方式進行語文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也能為教師減輕工作量,從而鼓勵其投入到教育理論研究當中,以促進小學語文教育水平的進步,促進我國教育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胡建華.淺談如何激發小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0(7).
[2]許穎.在信息技術課堂上開展“五分鐘熱身”活動,提高小學生的信息素養和技術素養[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0(16).
[3]崔潔.整合教育信息技術,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實踐研究:以呼和浩特市回民區為例[D].2009.
(作者單位 陜西省延安市富縣北道德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