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討論是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等新的學習方式下孕育的產物。它是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的重要手段。課堂討論讓師生都參與其中,不僅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激發學生想象力、邏輯思維能力與創造力。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這幾種能力開發的最佳時期,因此,課堂討論在語文教學中至關重要。
一、“課堂討論”的重要性
1.“課堂討論”并不是語文教學中的新名詞,但是盡管每一位語文教育工作者都熟知這個名詞,卻沒有很好地去運用這一教學手段。也有些語文教育工作者把它程式化,使之失去了原有的意義。
學生到了小學五、六年級時,心理發生了很大變化。體現在學習方面,就是從原來的全盤接受傾向,到懷疑探索傾向的萌生。在這一階段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比以前任何一階段更容易提出合理化的疑問甚至是懷疑。語文本身就是一個充滿想象力的學科,在小學語文的教學當中,更容易發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鍛煉學生的分析思維能力。所以在語文教學中,如果還是不改以前的教育模式進行教師講“授”多于“引導”的話,那么勢必造成教學的失敗。
2.“課堂討論”根據不同分類可以分為多種形式。教師發起的討論,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想讓學生就某一問題進行深刻的思考而提出研究課題的討論;學生在學習當中,肯定也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學生向教師提出此問題,由教師依其普遍性與重要性,可以組織學生再進行討論。討論的形式可以是多樣的,可能是全員參與討論,全班舉手發言,也可以分組進行討論,每組綜合大家的意見后發言。也可以以辯論的形式進行討論,全班分為正反兩方,就一個問題進行辯論。諸如此類的討論形式多種多樣,但是中心只有一個,就是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與邏輯思維能力。理解課文只是最基本的要求,我們通過討論帶給學生的,更應該是獨立的學習能力與思考能力。講到這里,課堂討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二、“課堂討論”的作用
1.課堂討論能鍛煉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課堂討論的問題,往往是一個果,學生們需要根據這個果,去追根溯源,去探索發現那個引起果的因是什么。
2.課堂討論能鍛煉學生的分析整合能力。因為在尋找原因時,學生們需要引經據典,舉例例證,旁征博引等,用各種方式來證明自己找的這個因是正確的。
3.課堂討論能鍛煉學生當眾發言的能力與演講說服的口才。討論時所有人的發言權是平等的,每個人都要發言,或者在小組里,或者在班級里,這種當眾發言的機會很能鍛煉學生。
總而言之,課堂討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位置,是真正以學生為中心而展開的教學形式之一。
(作者單位 安徽省明光市橫山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