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以下幾個因素分析對學生體質的影響:(1)學生在體育課上的活動情況;(2)學生對體育的興趣;(3)學生是否關心自己的體質、健康狀況。并根據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的特點,課外活動、體育課及體育課程的延伸這幾方面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旨在通過這幾方面的努力,切實提高小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學生;體質下降;原因;對策
近幾年看到學校學生體質持續直線下降,讓人甚是擔憂。從全國學生身體素質總的來看,近20年都成下降趨勢,也引起了教育部等有關專家的重視,相繼制訂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來提高全民族的身體素質,但目前小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仍然不容樂觀。那么,如何提高小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呢?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實施《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新課程)已有五個年頭,隨著新課程的全面實施,人們的教育GFJHJlG/RwXc7V6peO5g442HgtzzkFmWKxkgiyWDk2M=觀念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對學校體育本質的認識正在逐步提高,以人為本、發展個性、激發興趣、健康向上已植根于學校體育之中,我們作為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工作中,已從過去單一的身體鍛煉發展為健康第一、終身體育、氛圍寬松、情感和諧等方面融為一體的綜合性、整體性系統的教育過程。學生也從過去喜歡體育,但又怕上體育課的陰影中走了出來。在這種蓬勃向上的學校體育氛圍中,學生的體質理應是逐步上升,至少要穩定在相應的層面上。遺憾的是2005年教育部在全國學生體質普查的統計中和學生體質抽查的數據都表明:在校學生的耐力素質連續20年下降,速度素質連續10年下降,肥胖率迅速增加。雖說身高、體重、胸圍等發育指標有所改善,但面對這樣的結果,國家領導人十分焦急,我們作為體育教師十分的困惑,如何抑制學生體質連續下降的趨勢,這已成為我們體育教師的當務之急,因此我們通過思考,把它作為課題的切入口找準對策。
二、體質下降的原因
1.鍛煉時間不足,強度不夠。學校每周除課間操和體育課外,沒有其他時間鍛煉。記憶中我們的學生時代曾經跳過“山羊”、跳箱,玩過單、雙杠,攀過軟繩、高竿,體育課上組織過排球賽、足球賽,可是現在你再去問學生這些項目的開展情況時,有些學生甚至不知“山羊”“跳箱”為何物。跳高、單雙杠等項目也根本不敢開展,生怕出現安全問題。體育教師普遍認為:“現在的體育課越來越不好上了,學生體質普遍較差,運動中容易受傷。所以,為安全起見,那些有危險的、活動強度稍大些的項目,校長不許上,教師一般也不敢給學生安排。
2.課業負擔重,學校不夠重視。就現在的小學生,放學回家寫完作業睡覺時已快11點了。學生說:“我也想鍛煉,可是沒有時間,星期六、星期天的時間家長要求我們去參加各種培訓班、補習班等,時間早被安排得滿滿當當了。孩子們幾乎沒有自己安排自己的活動時間。孩子們說:我累啊,我玩的時間都沒有了啊,更不要說鍛煉的時間了,所以我特別珍惜每周的體育課。可是體育課有時還被語文、數學老師給擠占。可見體育鍛煉簡直成了學生們的奢望。教育局三令五申要求各學校“要保證學生每天有一小時鍛煉時間”,但是,誰來監督呢?況且,“保證學生鍛煉時間”與學校教學質量的評價之間并沒有明顯的直接掛鉤,體育成績也沒有決定性意義。
3.獨生子女怕苦怕累,家長的認識有誤區。現在的孩子體質太差了,而且都是獨生子女,鍛煉時怕苦、怕累,你安排的那些項目,他根本做不到位,鍛煉哪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三、抑制體質下降的對策
1.在體育教學中理直氣壯抓身體素質訓練,從本學期開始我們規定每節課,無論是什么內容,每個學生必須完成3~5分鐘的身體素質練習,俗稱“課課練”。
2.從本學期開始,將上午和下午的課間操時間增加到25分鐘,并增加了上下午做廣播體操和校園集體舞(小白船)及其他校園自編操活動時間。
3.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好的要繼承發揚并在此基礎上提倡創新。我們不能一提創新就把傳統的、教學效果顯著的方法、手段全部廢止,這樣不是實事求是的態度。
學生體質的強弱已關系到民族的興衰,如果我們對此問題不管不問,仍糾纏于升學率上,那么學生的體質就不可能從根本上轉變,因此我們體育教師要從埋怨社會、埋怨領導、埋怨家長中走出來,按照我校的對策與措施,從自我做起,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為把我校學生的體質恢復至歷史的最高水平作出我們應有的努力。
(作者單位 四川省瀘州市敘永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