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始皇帝派人從這里入海求仙,從此留下無盡的歷史遐想;而今,滄州市鹽山縣,全民讀書熱蔚然成風。機關干部帶頭,在群眾中形成了“讀書改變命運、素質決定未來”的一場觀念革命。、
干部讀書有“學分”考試不好受處分
“縣里領導干部讀書,最初是要求科級,后來要求全體干部都要參與到讀書活動中,而且還有學分考核,考核結果和爭先創優、職務晉升結合起來。”縣委宣傳部干部這樣介紹鹽山縣的機關閱讀工作。“鹽山是千年古縣。農業條件差,鹽堿地占一半以上,發展工業沒有先天優勢,但是鹽山卻憑借管道工業,成為國內的管道工業龍頭,這和縣里的文化積淀深厚,領導干部對學習身體力行,有直接的關系。”
管道企業有1000多家,正是這千家生力軍,使鹽山經濟發展駛上快車道。而鹽山情況非常特殊管道需要鋼鐵,而鹽山沒有鋼鐵,本地市場也不消化管道,這里管道企業扎堆,歸根結底還是文化的功勞。縣委、政府認識到文化雖然是軟實力,但是對地方發展有持久性和滲透性,抓文化也是抓生產力。今年開始提出“全民閱讀”,挖掘歷史文化,塑造鹽山精神,將優良文化進行提升,真里組織了管道制造業高峰論壇,今年是第二屆了,由院士專家幫助制定培訓計劃。
談到針對科級干部采取的“學分制”,縣委組織部的工作人員介紹,這項工作已經堅持了7年了,后來縣里四大班子全部納入進來,學習書目以政策為主。“上周北大教授來這里講課,包括產業發展、招商引資、廉政建設;學習要求有筆記,有答卷,縣委將考核結果納入年度考核。”
“悅讀”品味故鄉情鼓勵鄉親“鳳還巢”
鹽山是沿海縣市,卻缺乏臨海優勢。縣里在招商引資的同時,充分發揮家鄉人回鄉創業的熱情。近年來,組織了“徐福文化研究會”
“品味鹽山文學社”等半官方或民間組織,通過文化聯誼的方式,吸引家鄉人回鄉創業。據介紹,管道行業的興起就是家鄉人帶頭創業形成的。
當地巨頭企業鹽百集團,是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開放辦社先進單位,談到閱讀對企業發展的影響,董事長田清海說了一句話:“企業發展20年,由原來200人擴編到將近1萬,資產由原來的1000萬到現在的8個億。這就是讀書帶給企業的實在變化。”
這里的鹽百商學院,是企業內部的培訓中心,培訓結果納入員工考核。田清海介紹說:“閱讀有兩種方式,有強制閱讀和自發閱讀。剛進入企業里,學習企業文化:現在每個分公司都有閱覽室、活動室;各分公司推薦書目,組織員工閱讀。學習資料,僅總部就投入數萬元:上班給職工閱讀時間,班組就可以安排,不算休班。明年準備為職工提供上網的環境。讀書,每周六日有推薦文章,學一篇或者一段,一個人閱讀大家共享。”
棉花垛上的“明星通訊員”
如果不是親眼目睹,很難相信眼前這個樸實的中年漢子,靠讀書、寫稿,從一名農民成長為公安交警大隊的干警。“我是靠讀書改變了命運,去年妻子承包的土地掙了4000元,而我的稿費也是4000元,雖說不多,但是,我很有成就感。”
1988年,孟令偉高考落榜,在縣糧棉廠當棉檢員,在別人看來沒出息的崗位上,他如饑似渴地閱讀了大量書籍,同時堅持向各級報紙投稿。“第一篇稿子的事,我記得非常清楚,棉站在一個大洼里,呼嘯的北風、搖曳的樹枝聲Ⅱ向伴了我一夜,寫了一宿稿子,第二天天不亮,就騎上自行車往車站趕,到了報社惴惴不安等編輯的說法……”
多年的辛苦沒有白費,孟令偉每年在各級報紙上發稿近兩百篇,連續14年被滄州市委宣傳部評為優秀通訊員,連續5年被河北省交管局評委優秀宣教民警。
在群眾閱讀活動中,鹽山采取了豐富多彩的形式,包括讀書圓夢行動:優秀圖書“四進”活動;閱讀活動表彰,放在鹽山春節晚會上,五個十佳現場表彰:同時,還有“名人品味鹽山大講堂”,讓群眾零距離接觸專家學者。
“書中自有黃金屋”。鹽山,這個國家級貧困縣,憑借文化軟實力,助推縣域經濟發展模式轉變,做強管道和裝備制造業全國龍頭地位,年財政收入達到6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