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人心中,孔武有力的軍人每天的任務就是訓練,與武器為伴。但在空軍第四飛行學院,縈繞在鋼鐵雄鷹周圍的,卻常有濃濃的書香。
“我們這里的8萬冊紙質圖書,通過流動配送車,分別送往不同地區的部隊,并進行交流,同時,所有官兵還可以通過上網閱讀近15萬冊的電子書:此外,部隊的網絡還可以方便大家了解最新的軍事知識、軍事機械。閱讀是官兵們每天的必修科目。”空軍第四飛行學院(以下及標題中簡稱“四飛院”)圖書館負責人介紹說。而學院里整齊的電腦閱讀室,也讓記者見證了全新閱讀方式在部隊的廣泛推廣。
受歡迎的“流動書車”
數字圖書15萬冊,書籍8萬冊,可以從網上看相關內容,《空軍報》、《解放軍報》,也可以隨時翻閱,這就是空軍第四飛行學院的閱讀資源。
特別值得介紹的是“數字圖書館”,這里為官兵辦讀書卡、閱讀卡,讓大家足不出戶就可以閱讀各種書籍。為了鼓勵年輕官兵閱讀,學院還開展了讀者論壇、朗誦比賽、有獎征文以及評選讀書之星等活動。
針對部隊點多面廣的現狀,學院專門為圖書館配備了兩輛流動書車,為一線官兵提供書刊閱覽。由司令部協調車輛,流動車來往各地,為部隊圖書館提供大量書籍,時間是每半個月或一個月進行配發。
閱讀活動如軍事活動一樣嚴肅規范,主題讀書活動由副院長牽頭,各基層支部配合。閱讀有獎征文不局限在專業書籍上,大家可以圍繞自己的本職崗位、結合專業談體會。“我們的院刊《長空》100多頁,每期投稿量很大,大家投稿非常踴躍,同時,學院官兵每年發表300多篇專業論文,同時和兄弟單位進行交流,在飛行院校中是最好的,多次受到空軍領導的肯定。”四飛院一位學術帶頭人這樣介紹。
我的圖書我做主
四飛院里有學員、教員和官兵,為此大家對書籍的要求也是多種多樣的。為了滿足大家對圖書種類的要求,學院領導派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到軍隊出版社、地方新華書店、圖書發行公司等地,挑選了一批優秀讀物到學院文體活動中心現場進行新書展覽、展銷。展銷會現場,在學院教員、學員和官兵的參與下,圖書館選購了不少好書籍。
除了這種現場圖書展銷會外,在四飛院里,大家還可以利用圖書館網站上的“讀者薦書”進行新書推薦。圖書館工作人員可以根據讀者推薦情況進行采購,滿足讀者信息需求。此外,為了及時加強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溝通與聯系,學院還在圖書館的網站上開辟了讀者論壇,廣泛征求大家的意見,教員、學員和官兵們也可利用論壇交流參加讀書活動體會。
院內的教員、學員和官兵們精神食糧充實了,各團的官兵們也同樣對書籍渴望。因此,四飛院采購了1000種有關政治、軍事、文學和其他社科類暢銷書籍,選取各類專業期刊,為一線訓練的官兵提供書刊閱覽服務。
閱讀明星華麗轉身
空軍最大的夢想就是翱翔長空,而停飛對于一名飛行員而言,幾乎是宣判了軍隊生涯的結束。而四飛院就有這樣一名不服輸的干將,在停飛后通過學習成為博士研究生,并以驕人的成績躋身空軍教官之中,他就是段章山。他說:“當年因為身體原因停飛,停飛后心理很失落,2001年進空軍院校,后來保送到部隊地面院校學習,從本科開始,一直到現在的博士,可以說,每一步進步都和部隊的學習環境有直接的關系。閱讀不見得有什么功利性,也不是立竿見影的事情,比如停飛時學英語,考研究生就用上了。”
仇魯源,最初學歷是大專,但能力素質高,有能力做飛行教員。然而,飛行教員要求必須是研究生學歷,他經過自學,考取了研究生學歷,并成為教學上的骨干。“現在的成績主要得益于閱讀,幾年下來,我的讀書筆記積累10萬字以上。家里書柜也由稀稀落落幾本書,發展到現在的幾千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