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返家,從邢臺下高速,沿邢峰線南行約半小時,見廟往右拐,我家冊井便在望了。猛然,路邊一溜小車,多有幾十輛,個個上插小紅旗,擋風玻璃上還有編號。結婚車隊?不像,停車打問,答曰:上王硇去玩。啊?王硇,值得一看嗎?
冊井往西約15公里,太行深山,幾道峽谷溝壑直插縱深,而在這溝壑兩邊山頂處,分布著星星點點的小村落,當地叫“硇”,或“硇頭”,大硇、二硇、康硇、杜硇、陳硇、彭硇……十幾個硇,小的只有幾戶,大的則有幾十戶,像王硇這上百戶的當屬最大的“硇”了。小時過年,跟著大人上王硇的奶奶廟燒香,去過兩次,倒沒聽誰說這村有何別的來頭。如今邯鄲人成群結隊到這兒玩,倒引起我很大興趣,于是到家吃了碗面條,便叫上老同學增軍,坐上外甥的車直奔山里,要與邯鄲人湊湊熱鬧,看個究竟。
路很好走,山路盤桓而上,不一刻工夫便開到王硇村。村頭,一塊石碑屹立,上寫“警察所長王氏化南神道”,背面碑文講述:王樹棠,字化南,王硇村人,1881年生,晚清秀才,后到日本留學,專攻警察業務,曾入同盟會,反清志士,民國之后,先后在邯鄲成安等地任警察所長(相當于縣公安局長),治警有方,保一方平安,深得百姓擁戴和地方政權依賴。上世紀20年代,沙河縣尤其是冊井一帶劫匪橫行,百姓恐慌,民不聊生,當時沙河知事久聞王之大名,便經上司同意商請王樹棠回家鄉,出任沙河警察所長。王針對當時地方治安隊伍薄弱狀況,辭退治警不力的庸才貪吏,招募當地當過兵的年輕人入警,嚴格訓練,組建了一支紀律嚴密、有戰斗力的警察隊伍。適逢武安一帶土匪到冊井滋擾,王率隊伍設伏于沙武交界的山上,激戰一日,斃俘土匪二百余人,狠剎了土匪氣焰,大長了警局士氣,從此土匪聞王之名而喪膽,冊井一帶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后王終被仇人嫉妒,誣告陷害,冤死監獄。冊井百姓感念王樹棠的恩德,捐資刻碑,銘記其業績。小小山村,能出此為民除害而舍棄自家性命之人,難得。怪不得冊井村人傳說,王硇村人趕車從冊井槽碾街過,大搖大擺當街甩響鞭,只要報上自己是王硇人,村大氣盛的冊井人便不再吭聲,還高興地送上一程。
在村戲臺前小廣場上,果然停著一片“冀D”打頭的小車,數了數,共87輛。一老者聽說我們從省城來,自告奮勇領我們轉轉。老者姓王,原王硇村老支書,領我們先到王樹棠的舊居。紅石砌就的外墻,古色古香的門樓,對聯還能顯出當年的書香味。典型的北方四合院,西、南屋上房是二層小樓,東屋北屋為廂房。青瓦蓋頂,頗有江南風味。當院一眼石井,花崗巖井柱,石頭井蓋,與石板鋪就的地面渾然一體。老支書領著到北屋,只見清朝民國時期的木牌旗幡,保存完好,現在村里過白事還用。老式的羅圈椅,用手敲擊丁咚作響的石頭方桌,農民耕作用的老式犁、耬、耢、耙,一應俱全。更令人稱道的是王樹棠從日本引進自己又加以改進的新式紡紗機,半機械化操作,競有20多支紗錠。這在當時,可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了。據說,抗日時期此紡機也為八路軍戰士織布紡棉出過大力呢。
老支書見我們看得兩眼發呆,興頭更盛,指著房屋結構,滔滔不絕敘來:這叫耳房,四面有瞭望哨孔,也可以作槍眼:那是穿過后院通往村后的通道,七八家院落通過后門院院相連,一旦敵匪攻來,上房可守,村院互連,互通信息,讓敵人來得出不得,死無葬身之地。你看這大街門,關起門來,尺把厚的木門結結實實,門后邊上四五道栓,外架頂門杠,可以說數道保險,萬無一失。前人的創意和制作,真是令人稱奇!
老支書介紹,似王家院這樣的老院老屋,王硇村尚存幾十家。為什么這里的建筑有南方特色,原來,王姓家族祖先曾在明朝為官,祖籍四川成都,當年押解財寶往北京進貢途經沙河武安一帶,遭土匪打劫,帶隊的王姓祖人覺得難以復命,擔心治罪,一咬牙,便在王硇這邊山上隱居為民,繁衍后代。所以,王硇村都姓王,無一雜姓,耕讀傳家,民風淳厚,直到今天,讀書獲碩士博士的大有人在,老支書家的女兒女婿都是博士生,現在南京工作。
在另一大院,從北屋的樓梯上到房頂,可俯瞰全村,只見藍瓦石頭房,掩映在樹叢中,陽光照耀下,一片生氣和祥和。下樓時。有意摸了摸樓梯,好厚,敦實,差不多百年了,完好如初。
踏著數百年的石板路(有的路面是就著山石天然鑿就),徜徉在歷史長河中,心中充滿歷史滄桑感。忽見不少老院落門口懸掛著木牌,上寫“抗日縣政府舊址”“抗日交通站舊址”“抗日高小舊址”,原來,王硇村還是這一帶著名的抗日堡壘村,當年,朱德、劉伯承、鄧小平等首長都曾在此留下足跡。幾家門樓上懸掛的“人民功臣”匾,落款就是劉伯承、鄧小平。這些在無聲地告訴人們,來王硇看看,不僅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古老山寨的歷史文化,而且紅色傳統教育這一課也會自然補上。
不僅如此,村南山頂高峰突兀矗立,頂上有古廟,人稱奶奶廟,所以這山峰也叫“奶奶頂”,海拔雖不高,但危崖峭壁,相當險峻,順一小路崎嶇而上,登上頂峰須三四十分鐘。上得頂來,舉目四望,西北方向至高的老爺山也叫北武當山,觸手可及,正北方與邢臺縣毗鄰的北奶奶頂也近在眼前。東邊是隕落抗日名將范子俠將軍的大安山。山腳下是始建于唐宋年代的封巒寺和范將軍墓。向南看,群山環抱中一池碧水,那是北盆水水庫,在陽光反射下,閃著銀光,似有無數魚兒在水面歡舞。群山連綿,碧水吟唱,蒼松翠柏,自然人文,渾然一體,讓人心曠神恰,樂不思歸。
來吧,太行山寨王硇正展開自己的雙臂,用綠色生態游、紅色傳統游、歷史文化游的太行濃郁特色盛宴,歡迎每一位貴賓!
(責編: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