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可能是腎臟的直接病變,也可能是被其他疾病殃及,如糖尿病、系統性紅斑狼瘡、過敏性紫癜等,均可能引發腎病。其中,過敏性紫癜性腎炎是最常見的繼發性腎小球腎炎之一,在繼發性腎病中,其發病率也僅次于狼瘡性腎炎。
過敏性紫癜性腎炎癥狀多種多樣,先有上呼吸道感染、全身不適、食欲不振、不規則發熱等前趨癥狀,然后出現皮膚紫癜、多發性關節炎、腹痛、便血、水腫、高血壓,尿檢有蛋白、紅細胞、管型等,少數可發展成為腎病綜合征,伴腎功能不全、少尿。部分病例最終可發展為尿毒癥,增加治療難度。因此,及時正確用藥治療十分重要。
本病的用藥分一般治療和對癥治療,一般治療包括抗過敏治療,選用氯苯那敏(撲爾敏)、鈣劑、阿司咪唑(息斯敏)、特非那定(敏迪)等,10%葡萄糖酸鈣10毫升稀釋后靜脈緩注,維生素C、卡巴克絡及蘆丁可作為輔助劑應用,劑量一般要大,維生素以靜脈注射為好;慎用腎毒性藥物,尤其腎功能不全患者,選抗生素時應使用毒性相對較小的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等。
對癥治療上,本病主要治療藥物是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這兩類藥均有嚴格適應證及較多毒副作用,必須在專科醫生指導下使用。
腎上腺糖皮質激素目前仍是首選藥物,甲基潑尼松龍沖擊療法或潑尼松口服治療療效比較確切,常與一些免疫抑制劑聯用,但要注意,激素要足量、足療程綜合治療。口服潑尼松劑量以每天每千克體重1~2毫克(小兒劑量較成人更大)為宜,直至紫癜消失,病情好轉后逐漸減量直至停藥。對于新月體性腎炎用甲基強的松龍沖擊和免疫抑制劑治療。
免疫抑制劑對單用激素治療效果不顯著或有嚴重并發癥者,可選用免疫抑制劑,可選用環磷酰胺、環孢素A、麥考酚嗎乙酯、他克莫司、來氟米特、咪唑立賓、西羅莫司、硫唑嘌呤、苯丁酸氮芥等治療。雷公藤多甙有獨特抗炎及多種免疫抑制效應,對本病也有較好療效。
根據病情還可采用抗凝治療(用雙嘧達莫、肝素等)、中藥辨證治療、降壓治療等療法,其中,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和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還是保護腎臟最有效的藥物。必要時切除扁桃體(扁桃體在此病的發病和進展過程中起重要作用)。重癥患者用藥效果有限,可能需要用血液灌流、血漿置換、血液吸附、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腎移植等替代治療。
本病患者在生活上還要注意盡量避免感染、避免接觸過敏食物和藥物,如避免魚、蝦、蟹、花粉、牛乳等可能誘發本病的飲食;尿血患者,應忌食辛辣、香燥刺激物及公雞、海魚、牛肉、羊肉、鵝肉等;尿蛋白多者,應注意不過多食用高蛋白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