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癌癥,對有些人而言就像步入了生命的寒冬,每天惶惶不可終日。這種負面情緒反過來又會使病情惡化。因此,走出這種負面情緒對癌癥的康復至關重要。
對此,反復地說教都會顯得無力,不如看看一位患者的真實經歷,或許會對其他癌癥患者有所啟迪。
患者叫張志勤,65歲,得的是賁門癌。以下是她的親口表述——
我是一個胃賁門癌患者,2000年4月24日手術至今,在漫漫的康復路上,遇到過各種各樣的問題,經受過各種各樣的磨難,也嘗試過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使我從中得到了啟迪,悟出了很多人生的道理,我愿寫出來與大家分享。
得了腫瘤,首先要保持平和的心態。記得當時術后躺在病床上,忍受著肉體上極大的痛苦,我反思著自己短暫的人生旅程。我不和別人橫向比,我和自己縱向比就行了。從精神到生活上,我不是比以前好多了嗎?知足吧,知足者常樂。對于死亡,我并不怕,人生到老,都是要死的,區別只是死的遲與早而已。所以說,活著,就要珍惜生命,活好每一天。活一天,就賺一天。
一個好的心態可以預防癌癥。因為好的心態,可以使人精力充沛、心情愉快,那么生活質量就高,日常生活中就會吃得香、睡得好,保證人體營養的正常吸收人的體力精力有了保證,身體的免疫力自然就會提高。
如果精神壓力大、恐懼、憂慮、焦躁、整天心神不寧、打不起精神,甚至悲痛欲絕,那么,肯定會吃不好、睡不著,這樣,身體的免疫力肯定下降。健康人尚且如此,更何況患病的人。再說,精神壓力大、恐懼、憂慮、焦躁,并不能起到治病的作用,反而會影響正常生活與人體健康,致使免疫力下降,身體更加虛弱,進而促使轉移復發,或引起并發癥。
所以說,好的心態,是康復的關鍵。心態好了,你就會先勝一籌。心態的調整,主要靠自己。如要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多交朋友,多接觸大自然等。別人的幫助,只是助你一臂之力,或是在你前進的路上從背后推你一把。外因是條件,內因則起主要作用。
我們既然活著,就要活得愉快。因為快樂可以度過一天,不快樂也要度過一天,我們無法阻止日出日落,那么,何不天天快樂呢?快樂,幸福,我覺得是一種感覺。對社會、對生活要有一顆感恩的心,那么,你就會覺得什么都是美好的,這種感覺要自己去尋找、去發現、去享受。
我原來是一個性格內向的人,所有的壓力、打擊和委屈都是自己一個人承受,。術后,我有幸加入了康復樂園,在這個溫暖的大家庭里我慢慢地調整好了心態,變成了一個性格外向的人。有什么事宣泄出來,心里就感到舒服多了。對人、對事有了一個寬容的胸懷。遇事往往進行反向思維,多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這樣就會處理好家庭和社會的各種人際關系,在社會生活中就會如魚得水。
我現在可以做到笑著面對罵我的人。如果你有寬闊的胸懷、良好的心態,就會看透一切,并會做到得意時不猖狂、失意時不氣餒、順境不飄然、逆境也坦然。生命是寶貴的,每個人只有一次,他不分人種也不分貴賤,健康和生命緊緊相連,有了健康生命就有了保證,失去健康生命就會受到威脅。
功名、金錢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當你擁有健康時,生命屬于你,功名等也屬于你;失去了健康,生命沒有了,一切也會灰飛煙滅。只有健康了,才能活得有質量、愉快、舒服,失去健康就是活著也遭罪,與其這樣遭罪還不如不活著,所以我們活一天就要快樂一天,快樂一天就多活著一天。
經過漫漫康復之路,我把心態調整的一點體會寫出來,希望能對朋友們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讓我們每一個人都以一個好的心情去迎接新的一天,生活在美景如畫的生活中。
編輯/張宇 jtyy672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