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更年期,想必大家早已耳熟能詳。它是指絕經前后的一段時期(多發生于45~55歲,醫學上稱為圍絕經期),在此期間,約2/3婦女會出現多種癥狀及改變,過去將這種情況稱為更年期綜合征(現已更名為圍絕經期綜合征),其中除典型的情緒改變外,有時還可能出現類似心臟病的癥狀。那么,這是否是心臟的警報,又是否需要按心臟病治療呢?
其實,心血管癥狀也是更年期綜合征的重要表現之一,發生率占更年期綜合征半數以上,癥狀包括胸前區疼痛、胸悶、心悸、面紅潮熱、多汗、頭暈、血壓波動等,癥狀明顯突出且需要治療者,稱為更年期綜合征性心臟病,簡稱“更年心”。
當然,并不是更年期婦女出現心臟病癥狀就可以斷定為“更年心”,還需要同時滿足以下3個條件:(1)更年期有心血管和神經系統癥狀,易變、多樣,并受精神因素影響;(2)心界不大,心功能良好,確能排除各種器質性心臟病以及甲亢、β受體功能亢進癥等;(3)心電圖、動態心電圖及心臟超聲等檢查均無特異性異常指標。
胸痛,也需“去偽存真”
“更年心”披著心臟病的外衣,但卻并不是心臟病家族的一員,自然也不能按心臟病治療。事實上,它還有另一個名字——假性心絞痛,因為它容易被誤診為器質性心臟病,必須與冠心病心絞痛相鑒別。雖然兩者癥狀相似,但區別起來也不是毫無依據。以下6點不同可以充分利用——
(1) 更年期綜合征患者胸痛部位較局限及淺表,疼痛部位不固定;冠心病患者胸痛部位為胸骨中上段,較廣泛及深入,且向前臂放射。
(2) 更年期綜合征患者胸痛是尖銳針刺樣疼痛或持續隱痛;冠心病患者胸痛為壓榨感、憋悶感、窒息感,多伴出汗。
(3) 更年期綜合征患者胸痛癥狀多持續1~2秒或幾小時、幾天,有時連續數周,冠心病患者胸痛癥狀可持續30秒~30分鐘,一般3~5分鐘,很少超過15分鐘。
(4) 服硝酸甘油后,更年期綜合征患者胸痛不能緩解,而冠心病患者含服后胸痛可緩解或消失。
(5) 胸痛發作時,更年期綜合征患者心電圖結果無變化;冠心病患者心電圖有T-T異常,多呈對應導聯改變。
(6) 更年期綜合征患者胸痛與體力活動無關,僅與精神及情緒有關;冠心病患者胸痛與體力活動和情緒激動有關。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更年心”的診斷是排除性診斷。因此,一旦出現心血管病癥狀,還是應該首先想到心血管病,只有確認沒有心血管疾病后,才能以“更年心”對待。另外,雖然更年心與冠心病是截然不同的疾病,但婦女在更年期存在特殊生理改變,容易引起膽固醇升高,各種脂蛋白增加,而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比率降低,故易誘發動脈粥樣硬化、心肌缺血、心肌梗死、高血壓和腦出血。這段時期她們發生冠心病幾率增高,較絕經前可增加2倍以上。因此,即使確定患上更年心,也要警惕心血管病可能。
調養為主,安度更年期
更年心雖然癥狀很多,有時甚至表現得很重很急,但大多沒有嚴重后果,這一點有別于高血壓心臟病、冠心病、心肌病等典型心血管病。社會和家庭尤其要關心和愛護更年心患者,對于患者出現的性格、行為等改變,家人應該給予充分的理解和配合,為其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使其順利渡過更年期。
更年期是女性必經的階段,這個時期的婦女自己也要解除顧慮、樹立信心,以樂觀態度積極面對;性情宜開朗、舒暢,避免暴躁或孤僻,適當參加文娛體育及社交活動,陶冶心情、鍛煉身體,部分婦女通過平靜生活、心理調節即可,一般不需要服藥。但也可輔助選用谷維素、維生素B6、維生素E等,若癥狀嚴重者,可以用激素替代治療,不過需要在正規醫院進行治療。“更年心”患者一般不建議服用抗心臟病藥物。不過,在沒有辦法排除冠心病情況下,為了保險起見,用小劑量抗心臟病藥嘗試治療也不無不可,但需要盡快明確診斷。一旦確診“更年心”而無心臟病跡象,則要盡快停用抗心臟病藥物。
中醫認為,婦女絕經前后生理衰退、腎氣漸衰,雖是正常變化,但由于個體差異,在此過程中可因陰陽失去平衡,臟腑氣血不相協調而出現了一系列與腎氣漸衰相關的證候,可辨證適當選用補腎養肝、行氣活血中藥調理。
更年期婦女還應做好預防保健,以遠離“更年心”,安度更年期——
◇了解絕經期前后生理改變和保健知識,保持心情舒暢,泰然處之。
◇定期進行體格檢查、婦科檢查、防癌檢查,有選擇地做內分泌檢查。
◇進行盆腔手術時,應盡量保留或不損傷無病變卵巢組織。
◇維持適度性生活,這樣有利于心理與生理健康,以防早衰。
◇適當參加散步、氣功、太極拳等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注意勞逸結合,生活規律,睡眠充足,避免過度疲勞和緊張。
◇飲食有節,忌生冷及辛辣刺激食品,適當限制高脂、高糖類物質攝入,加強營養,多食新鮮水果蔬菜。 編輯/李宇杰liyujie@jtyy.com
>> 相關鏈接
更年期綜合征癥狀
更年期是女性一段特殊時期,它有著多種多樣的癥狀,除文中提到的心臟病癥狀外,還有以下表現——
精神神經癥狀患者易激動、易怒、焦慮、多疑、情緒低落、自信心降低、不能自我控制,記憶力減退及注意力不集中比較常見。
月經改變大致可分為3種類型:(1)月經周期延長,經量減少,最后絕經;(2)月經周期不規則,經期延長,經量增多,甚至大出血或出血淋漓不斷,然后逐漸減少而停止;(3)月經突然停止,較少見。對于異常出血者,應行診斷性刮宮,排除惡變。
血管舒縮癥狀患者主要表現為潮熱、出汗,是最突出的特征性癥狀,潮熱起自前胸涌向頭頸部,然后波及全身,少數婦女僅在頭、頸和乳房。持續數秒至數分鐘不等,發作頻率每天數次至幾十次。
泌尿生殖道癥狀患者主要表現為泌尿生殖道萎縮癥狀,外陰瘙癢、陰道干燥,性交疼痛,子宮脫垂,膀胱、直腸膨出,排尿困難,尿急,壓力性尿失禁,反復發作的尿路感染。
骨質疏松大約出現在絕經后9~13年,表現為腰背、四肢疼痛,出現駝背,嚴重者可致骨折,最常發生在椎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