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電影《歲月神偷》后,人們不禁浮想聯翩。歲月,這個“神偷”偷走了人們的親情、愛情、友情等許多美好的東西,更無情地偷竊走了我們寶貴的肌肉。事實上,這種肌肉日益匱乏的現象在老年人中極為常見,醫學上稱為老年性肌肉衰減征(簡稱肌衰征),其危害不容小覷。
肌肉丟失禍患無窮
影響生活質量和健康步入老年后,隨著骨骼肌量的逐漸減少,肌肉功能降低,行走時步速緩慢,登高時雙腿酸困乏力,坐立、舉物時力不從心,重者步履蹣跚、平衡障礙,極易摔倒而造成骨折等,從而增加老年人殘疾和喪失自理生活能力的風險。
引發多種疾病不少老年人在四肢骨骼肌丟失的同時,常伴隨過多的脂肪蓄積于內臟,即所謂“肌肉衰減性肥胖”。有這種“肌肉衰減性肥胖”者,患代謝綜合征的危險性高于單純肥胖及單純肌衰征,會進一步發展為胰島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心腦血管病等慢性病。肌衰征的老人體重下降、身體虛弱、抵抗力差,易患感染性疾病;肌衰征還可促使骨質疏松、骨關節炎等疾病發展,造成老年人殘疾和行動障礙,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健康壽命。
增加死亡風險國際權威雜志《新英格蘭醫學雜志》最近發表報告稱,據對110萬亞洲人群長達9.2年的研究表明,體重過低或過高都可增加死亡率,亞洲人體質指數(BMI)在22.6~27.5死亡率風險最低,體重過低(BMI≤15)者的死亡率將較正常體重者增加2.8倍。因此,對老年人四肢肌肉過快地出現嚴重減少和體重低下的問題,應引起高度的重視。
巧食多動防治肌衰征
首先,應注重膳食平衡,保證蛋白質的攝入量。
研究表明,老年人蛋白質攝入量要達到每日每千克體重1.2克。如體重60千克的老年人,每日應攝入蛋白質75克左右,有助于維持體內氮平衡,最大限度地刺激肌肉蛋白質的合成,增加并保持肌肉質量,防止和延緩老齡化引起的肌肉衰減。
因此,老年人在保證足夠的主食、蔬菜水果,葷素合理搭配的同時,應適當增加奶、蛋、瘦肉、禽類、魚蝦和大豆制品等攝入,以達到平衡膳食的要求。對有消化吸收功能減退的老年人,飯菜宜多樣化,色香味可口,少量多餐,以滿足蛋白質和營養素的需求。在必要的情況下,可服用蛋白質粉,補充乳清蛋白和亮氨酸,有益于防治肌衰征。
老年人戶外活動少,或因病長期臥床的老年人,需要補充維生素D;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腫瘤等病的老人,應常吃些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E、類胡蘿卜素、硒、鋅、歐米茄-3脂肪酸等抗氧化物的蔬菜、水果、豆類、堅果,有利于提高免疫功能,增強機體的抗氧化防御系統能力,清除過多的氧自由基,防治肌肉衰減。對于患有糖尿病、各種慢性疾病、心肺功能不全、腫瘤等病導致的營養不良,可通過口服或管飼高蛋白高能量的腸內營養乳,改善和提高老年人肌肉質量和體力,防治肌衰征。
其次,要堅持有氧運動,積極進行抗阻力和耐力訓練。研究表明,堅持有氧運動,積極進行抗阻力和耐力訓練,是增加肌肉力量和重量,提高身體活動能力和功能,防治肌衰征的有效方法。如使用啞鈴、杠鈴、拉彈力帶,騎自行車、游泳、健身器械運動等,對維持肌肉量,增加有氧能力,促進脂肪酸代謝,改善骨骼與關節健康,大有裨益。
老年人每周可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訓練,體質較好的老年人,每周還可進行75分鐘的大強度訓練,可分多次進行,每次段以10分鐘左右為宜。老年人在訓練時,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恒,量力而行,運動中要注意平衡和柔韌性,且忌求急求快,以免運動不當引起損傷,發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