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許多人都喜歡喝點飲料,這樣既能消暑解渴,又能補充體力。有的患者為圖方便,吃藥時也用果汁送服。然而,飲料一般是在水中加入多種成分后加工而成,與水相比,在化學組成及性質上有較大區別。因此,一些常見飲料可能會改變某些藥物的療效,如果隨便拿來送服藥物,會影響藥效,甚至導致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危及人體健康。
目前市場上的飲料種類繁多,不同飲料對藥物的影響也大相徑庭。因此,了解飲料和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將有助于避免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
乳制品牛奶飲料含有較豐富的金屬離子,如鈣、鐵、鋁、鎂、鉍以及乳糖等成分,如果用牛奶送服藥物,牛奶中的這些多價金屬離子可以和一些藥物形成難溶解吸收的結合物,影響胃腸道對藥物的吸收。止瀉藥物如果與牛奶合用不僅會降低藥效,其含有的乳糖成分還容易加重腹瀉癥狀。
果汁果汁富含果酸,其主要成分為維生素C和檸檬酸等,可抑制許多藥物的吸收,致使藥物療效下降。如消炎痛(吲哚美辛)、阿司匹林和氯滅酸等本身對胃黏膜有較強刺激作用,而果酸可以加劇刺激,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胃黏膜出血,甚至穿孔。紅霉素、磺胺類抗菌藥遇到酸性液體,容易分解而降低藥效。此外,葡萄柚汁等果汁還能使許多藥物代謝受阻,藥物濃度明顯增加而導致中毒。這些藥物包括克林霉素、紅霉素、胺碘酮、三環類抗抑郁藥、地爾硫卓、硝苯地平、卡馬西平、苯巴比妥、苯妥因、地西泮、環孢素、氫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特非那定、華法林、辛伐他汀等。
酒類酒精飲料可以使多種藥物代謝加快,藥效降低,也能抑制部分藥物的代謝,增加毒副作用。例如,酒精飲料可以使服用降糖靈的糖尿病患者出現低血糖和不可逆的神經系統病變;可以增強中樞抑制藥、鎮痛藥、部分抗組織胺藥的鎮靜作用,加深中樞抑制作用;使服用血管擴張藥、降壓藥的患者會發生體位性低血壓;也可以增強服用水楊酸類藥物患者的消化道刺激性。此外,葡萄酒和啤酒中還含有大量酪胺,與降壓藥優降寧(適用于重度高血壓)同時服用時,可使體內酪胺濃度升高,在體內大量貯積,引起高血壓危象。
茶類茶葉中主要含咖啡堿、兒茶素、多酚、鞣酸類等。其中鞣酸可以使許多抗生素失去抗菌活性,不良反應增加;大量鞣酸可以使藥物有效成分產生沉淀。此外,鞣酸還可以與地高辛、硫酸鋅、葡萄糖酸鋅、硫酸亞鐵、富馬酸鐵、洋地黃甙類、維生素B1、氨基匹林、麻黃堿、奎寧等生成沉淀,或使之變性、失活,療效下降。
咖啡咖啡和可樂中都含有咖啡因,有興奮中樞神經和刺激胃酸分泌作用,故咖啡飲料不宜與抗組胺藥、鎮靜藥及對胃腸道有刺激作用的藥物同服,否則會降低藥效或加劇藥物對胃黏膜的刺激性,誘發胃出血,甚至胃穿孔。
功能飲料指含各種營養要素的飲料,含特定成分以滿足人體特殊需求。所以當它與藥物合用時,產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碳酸類飲料包括酸性和堿性飲料。酸性飲料,如雪碧、桔子水等,可與氨茶堿發生反應降低藥效,也可使紅霉素、羅紅霉素、磷霉素療效降低,如果與磺胺類藥物同服,還會使后者在尿中析出結晶或導致血尿;堿性飲料,如汽水,可以減少喹諾酮類、伊曲康唑、酮康唑、異煙肼、地高辛、糖皮質激素等藥物在胃腸道吸收,降低其療效。
可見,飲料雖然好喝,卻不是藥物的好“伴侶”,患病服藥時最好慎飲。服藥,最好選擇溫白開水,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證藥效。
編輯/李宇杰liyujie@jty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