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開窗換氣要會選擇時間
雖然大多數市民有清晨早起,開窗透氣的生活習慣,但是在現代工業污染和汽車尾氣加劇的情況下,清晨通風可能并不合適。專家表示,冬季開窗換氣也要應時應地,否則可能對健康有害。在一些車流量較大的街道,夜間城市底層大氣比白天穩定,不利于污染物的擴散,因此早晨6時左右,污染物濃度依然很高。一般來說,上午9~11時、下午2~4時是開窗換氣的最佳時間,這是其一。
其二,不要一天到晚門戶大開。每天開窗3~4次,每次30分鐘就已經足夠。以100立方米的空間為例,在無風、室內外溫度差為20℃情況下,約11分鐘就可使空氣交換一遍。
其三,陰天不宜多開窗。在不同的氣候條件下,通風的選擇也有不同。雨雪天污染物得到清洗,刮風時污染物易散發,這種天氣下的空氣質量較高,市民可以適當多開窗。但在氣壓很低的陰天里,由地面返上來的逆溫長時間不消,污染物也就難于消散,甚至發生光化學煙霧,這時就不宜再開窗和到室外活動。
(摘自《大眾衛生報》文/劉源隆)
中醫專家支招對付尿頻
中醫認為,腎司二便,腎與膀胱相表里,腎氣虛時,膀胱儲尿和排尿功能失調,易導致尿頻。
治療尿頻,應從補腎的角度來進行調理,不妨試試灸神闕穴(肚臍)。具體方法是:將鹽放在肚臍上,把1片厚約0.7~0.8厘米的姜片(用針在姜片上扎些小洞)放在鹽上,然后在姜片上放艾絨做的艾炷,點燃艾炷即可。
神闕穴是補腎的一個重要穴位,灸神闕穴能使熱力透過經脈到達腎臟,可改善腎和膀胱的功能;姜性味辛,有發散的作用,可溫通經脈、補腎;鹽可入腎,鹽散熱慢,不僅可保證艾灸的熱力殺菌消炎,把藥力引入腎,還可防止鹽因艾灸的熱量而爆裂傷人。三者結合,能夠很好地起到補腎、固腎氣的作用。
另外,有很多尿頻患者是因精神因素(精神過于緊張、焦慮、注意力過于集中)導致的,這時并不需要藥物治療,最重要的是放松心情,轉移注意力。平時可多吃些具有固腎氣作用的藥粥(核桃仁大米粥或山藥大棗粥)或藥茶(枸杞子、太子參各適量,泡水喝)。
(摘自《浙江老年報》文/李尤佳)
感冒后5種情況才用抗生素
什么時候使用抗生素,這是醫患雙方都感到頭痛的問題。美國兒科感染病專家弗蘭克·埃斯帕博士表示,感冒患者在下面5種情況下才能使用抗生素。
1.發熱、寒戰。既發燒又怕冷、打寒戰是細菌感染的標志性表現,但流感病毒也可能引起這些癥狀。如果你發燒時,周圍正處于流感流行期間,那么可能并不需接受抗生素治療,但要記住,來年務必打一針流感疫苗。
2.黃綠色鼻涕。一般來說,病毒性感冒患者通常會流清鼻涕,如果鼻腔分泌物呈綠色或黃色,則可能是細菌感染癥狀。但要注意,病毒感染患者有時也可能流綠色的鼻涕。因此,單純靠分泌物顏色決定是否使用抗生素的做法,仍然不靠譜。
3.嗓子疼、有白點。很多人感冒時首發癥狀就是嗓子疼,如果咽喉紅腫,而且咽部黏膜上有白點,這是細菌感染的又一特征。
4.10天還不好。病毒感染揮之不去,遷延時間太長會演變成鼻竇炎等更嚴重的問題,同時可能并發細菌感染。如果感冒癥狀持續超過10天以上,使用抗生素的幾率就會增大。
5.化驗結果。實驗室檢查是決定是否真的需要抗生素治療的唯一“鐵證”。醫生通過提取鼻腔或口腔、咽喉黏液,經過實驗室培養之后得出化驗結果,但這需要1~2天時間。因此,醫生往往會根據實際情況,綜合上述癥狀更早地作出診斷,為患者爭取治療時間。
(摘自《健康時報》文/徐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