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2010年危害公眾的健康事件,幾乎都可以看到人禍的影子。從某種程度上講,威脅我們健康其實并不是自然界形形色色的病菌,而是越來越多的“人造病”。只有吸取這些教訓,才能讓我們在新的一年輕裝前行。
超級細菌全球反攻
2010年8月,著名醫學雜志《柳葉刀》刊登出關于超級細菌跨國傳播的論文,文章稱,目前人類最強的抗生素也對它束手無策,幾乎無藥可醫。截止2010年11月,超級細菌在4大洲、超過20個國家生根發芽,其中也包括中國。
超級細菌并不是生來就如此強大,其根源正是人類對抗生素的濫用。目前,中國人均抗生素年消費量為138克,而美國的這一數據是13克。然而實際上,我國需要用抗生素治療的細菌感染性疾病僅占全部疾病的兩成左右,一半以上的抗生素是被濫用的。
中國式的抗生素濫用不僅僅發生在醫療方面,更可怕的是養殖業的抗生素濫用。動物的細菌耐藥性會通過食物鏈傳遞到人,在人體內埋下一顆定時炸彈,將來一旦發生細菌感染,很可能無藥可治。濫用抗生素甚至催生了“耐藥寶寶”——廣州市婦嬰醫院曾經搶救過一名患有肺炎的早產兒,連頂級的抗生素泰能、馬斯平等都束手無策,細菌藥敏檢測顯示,這名嬰兒對7種抗生素耐藥。
專家指出,我國的細菌耐藥率可能是全球最高,如果一直這樣持續放任抗生素的濫用,將來所有的抗生素都會失效。現在是應該采取行動的時候了。
“最健康的油”變身毒油
茶油,一度被營養學家譽為“最健康的油”。然而2010年8月,一則關于湖南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茶油被查出含有致癌物“苯并芘”超標6倍的傳言在互聯網上蔓延。金浩公司曾公開發表“辟謠”聲明,后在媒體的不斷追問下,金浩公司于9月1日發表“致歉信”,承認金浩茶油“苯并芘”超標。
苯并芘,這是一種早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中心認定為強致癌物的化學物質。當它進入人體腸道并被血液吸收后,就會轉化成致癌物。一旦它損傷到人體細胞中的DNA,導致DNA不能修復,細胞就會上演人類的噩夢——癌變。除此之外,苯并芘還能通過遺傳,使胎兒畸變。
任何有機物在高溫下都可能產生苯并芘,茶油自然也不例外。為了提升出油率,茶油生產通常會有高溫蒸炒的流程。在蒸炒過程中,一旦溫度過高,燒焦的茶籽中的脂類、膽固醇、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就會發生熱解,并形成大量苯并芘。而這就是金浩茶油中苯并芘超標的原因。
和三聚氰胺不同,苯并芘也可以在你家廚房“制造”出來——如果你常用煎、烤、炸等烹調方式,蛋白質、脂肪在不完全燃燒下極易產生以苯并芘為代表的致癌物質。因此,比不合格食用油更危險的,恰恰是很多人喜歡的高溫油炸、燒烤、煙熏等食物。
反式脂肪酸:人類食物史上的災難
反式脂肪酸無疑是剛剛過去的一年食品安全方面一個最熱的關鍵詞。現在,反式脂肪酸在食品加工中已是無孔不入,幾乎所有的奶油蛋糕、面包以及奶茶、咖啡伴侶、冰淇淋、人造奶油、巧克力、餅干、炸薯條、麻花等都含有較多的反式脂肪酸。
然而,攝入過多的反式脂肪酸,會增加罹患冠心病的風險,更容易導致血栓的形成;反式脂肪讓人長胖的“能力”是正常不飽和脂肪酸的7倍;反式脂肪還會降低胰島素敏感性,促進糖尿病的發生;它還會促進老年性癡呆的發生。對于小孩子,它會干擾必需脂肪酸的利用,并造成中樞神經系統發育障礙。
現在各國政府都積極行動起來控制食物中的反式脂肪酸。丹麥政府發布規定,從2007年6月1日起,凡是反式脂肪酸含量超過2%的油脂不能用于食品加工。美國、加拿大和韓國要求食品標簽上必須標注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日本和歐洲大多數國家提醒消費者要減少反式脂肪酸的攝入。最近,衛生部也表示,將對反式脂肪酸進行風險評估,并在風險評估的基礎上制定我國自己的安全標準。
y8Sq6QpnR1+OIs8lYQs6Naa52gJUpmk7u4XhtXlLbEQ= 曲美退市:遲來的警告
2010年10月,因存在嚴重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在國內暢銷10年之久的曲美退市。
據公開報道,曲美10年的銷售額已突破50億元,被締造為減肥藥行業的“營銷神話”。 從曲美藥品說明書上看,該藥主要用于飲食和運動不能控制、減輕體重,特別是體重指數超標并伴有糖尿病、血脂異常等癥狀的肥胖癥患者的治療,屬于處方藥。然而,自曲美誕生之日起廠家就選擇了一條非處方藥(即OTC)產品的營銷之路,被人諷刺“用做保健食品的辦法來做處方藥”,這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隨便什么人都可以服用”的誤解,更為其不良反應的爆發埋下隱患。
現在值得大家重視的是,曲美退市之后,已有人嗅出了新的商機。標有“綠色”、“純天然”的減肥產品紛紛抬頭,這些產品的宣傳中格外強調“無副作用”,但實際上這種配方不明的產品更加令人擔憂。近日,包括脂平喜膠囊、左旋肉堿可可粉膠囊、奧露娜R左旋肉堿銀杏減肥膠囊、仟佳儷牌減肥膠囊等多種減肥產品,因非法添加西布曲明、酚酞等藥品成分遭食藥監部門“通緝”。
王貝之死,整容之罪
生于1986年的王貝,2005年參加《超級女聲》比賽,得到成都賽區20強的成績,在武漢變得小有名氣。2010年11月15日,王貝因為整形手術而死亡。
關于王貝的死因,各方眾說紛紜,有的說是醫生止血不當,導致血液流向呼吸道,引起吸入性窒息;也有人懷疑王貝死于麻醉意外,她可能是在術后因某種因素的刺激,發生喉頭痙攣,從而導致窒息。
而不管死因為何,這都是一起典型的醫療責任事故。這一事件讓人看到的不僅是整形醫院醫療技術、相關資質以及緊急搶救能力的嚴重不足,還暴露了國內醫療美容行業的亂象之所在。
眼下,除了那些不負責任的藥品廣告,當屬美容整形廣告最夸張,似乎無所不能:小的可以整成大的,大的可以變成小的;扁的可以填高,高的可以磨平……整形美容醫院負責給人整容,但從目前情況看,更需要整頓的卻是整個整容行業。與此相應,這還拷問著監管部門的行政“整容”水平和能力。事實上,恰因為監管部門管理乏力,導致整形美容醫院不負責任、亂整容,最終才會發生類似于王貝這樣的悲劇。希望衛生部門這次能夠切實反思,嚴厲整頓醫療美容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