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老太60多歲,患支氣管擴張多年,現在一激動就氣促、咳嗽,咳得厲害還會咽喉腫痛、痰中帶血。緊張之余,家人找到當地一位老中醫。醫生把脈后說,陳老太這是肝火犯肺,痰熱內擾導致的咯血,可以試試十灰散,即大薊、小薊、荷葉、側柏葉、白茅根、茜草根、梔子、大黃、牡丹皮、棕櫚皮各9克,共7劑,每日1劑。炒成炭后,研成細末,用藕汁調服或水煎服。按此方法,陳老太的咯血情況果然緩解許多。
十灰散出自元朝葛可久的《十藥神書》,是治療出血癥的名方,十味藥燒“灰”存性,研細為散,故名十灰散。該方適用于吐血、鼻衄、血崩等出血不止的病癥,療效卓著。十灰散中所用十種藥物均有止血作用,大薊、小薊、荷葉、側柏葉、白茅根、茜草根能涼血止血;棕櫚皮收斂止血;梔子清肝瀉火;大黃導熱下行利于止血,牡丹皮搭配大黃則可涼血祛淤。藕味甘性寒,有清熱、涼血散淤作用,用藕汁調服,可促進十灰散的止血功效。
葛氏在《十藥神書》提出“血見黑則止”的理論,意在血色紅屬火,炭藥色黑屬水,水可克火。現代研究證明,十灰散能止血,除藥物本身功效外,炒成炭也是加強其止血作用的重要原因。十灰散方藥制成炭后其鞣質、鈣離子、黃酮、碳素含量明顯升高,這也是發揮止血功效的主要活性物質。其中,鞣質具有收斂止血作用;黃酮能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和血管脆性,縮短出血時間;可溶性鈣離子是促進凝血的主要因子;碳素的吸附收斂作用可增強凝血、縮短出血時間。
相關研究發現,十灰散止血成分含量與炮制時藥性保留程度相關。程度掌握得越恰當,其水浸出物、鞣質等成分含量越高,止血作用也越強。
需要提醒的是,十灰散止血功效顯著,但治標不治本,不宜長期服用,患者出血癥狀緩解或消失時就應停用,否則有導致體內淤血的可能。
編輯/楊麗偉yangliwei@jty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