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午,一位老大爺暈倒在人流攢動的街邊,眾人怎么叫也叫不醒,趕緊撥打120。不久,醫生來到現場,大家你一言我一句地向其說明:“我們看到老頭子倒下去的,他肯定是得了中風。”
然而,醫生緊急檢查血糖之后發現,老大爺的血糖值超過20毫摩爾/升。經過緊急治療,老大爺漸漸醒轉過來,詢問后得知,老大爺有多年糖尿病史,這天中午吃得有點多,就出來溜達溜達,沒想到就出事了。
顯然,老大爺當時出現了昏迷。昏迷是意識障礙(編者注:包括嗜睡、昏睡和昏迷,其中前兩者可以叫醒,后者不能叫醒)的最嚴重階段,也就是平時所說的“人事不省”或者“意識喪失”,往往是疾病嚴重的外在表現,一旦出現昏迷,往往也表明患者病情cc64e772c426ad6c53a988f3e9ac9642較重。昏迷大部分由腦部病變(如中風等)引起,但病因也可能是全身性疾病,包括感染性疾病、內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中毒、電擊、中暑及高原病等。
僅以內分泌疾病而論,可以引起昏迷的原因也非常多,大家比較熟悉的一些病因往往與血糖有關:血糖過低,可引起低血糖昏迷;血糖過高,可引起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昏迷、高滲性昏迷等。也有一些內分泌疾病相對讓人陌生,如乳酸性酸中毒、垂體性昏迷、黏液性水腫昏迷、腎上腺危象、甲亢危象、腎上腺危象等。內分泌疾病患者(如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現昏迷,常提示病情非常危險,需要立即搶救。
那么,應怎樣識別內分泌疾病引起的昏迷呢?一般來說,此類昏迷患者有內分泌疾病的基礎和(或)表現,如有糖尿病病史等,身體一般不出現癱瘓及感覺障礙。下面就把其中常見的疾病,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高滲性昏迷、低血糖的一些典型表現作簡單介紹,以便區別及正確診治。
酮癥酸中毒
糖尿病患者嚴重缺乏胰島素時,糖、脂肪代謝嚴重紊亂,酮體生成增多,其成分均為酸性物質,堆積過多以致超過機體的應付能力,就會引起酸中毒,即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昏迷如為此病引起,之前數天就有多尿、煩渴、多飲、乏力,隨后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呼吸深快,呼氣中有爛蘋果味(這是本病的一大特征)。隨病情進一步發展,患者還會出現嚴重失水,尿量減少,昏迷。
本病可以查血糖、尿酮、尿糖、血酮、酸中毒指標(如二氧化碳結合力等)及血清中的各種電解質(如鈉、鉀離子等)以確診。患者如有前述表現,即使尚未出現昏迷,也應盡快去醫院檢查。
高滲性昏迷
臨床表現與酮癥酸中毒相似,只是血糖更高、失水更重,患者尿中沒有酮體,很少出現酸中毒。本病患者除血糖外,血漿滲透壓很也高,很容易發生昏迷,一旦發病,死亡率也遠比酮癥酸中毒患者高。
本病可以通過檢查血糖、血漿滲透壓等指標確診。
低血糖
前面的兩種疾病是血糖過高引起,而如果血糖過低,也會引起昏迷。患者在發病初期會感覺頭暈、頭痛、心慌、饑餓、出冷汗、軟弱無力,繼而意識朦朧、定向力障礙、抽搐,甚至出現昏迷,也可以表現為精神錯亂及偏癱。
本病可通過檢查血糖確診。
內分泌性昏迷危險大,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讓它們發生,這完全能夠做到。相關疾病患者要定期復查,按醫囑規范用藥,同時在生活中加以重視,如不要過饑過飽,不要激動等,內分泌疾病是不容易導致昏迷的。
編輯/李宇杰liyujie@jty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