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南陽堅持把信訪穩定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強化責任,創新機制,務求實效,全力解決群眾反映的合理問題,全市信訪總量由最高時的年3萬件下降到去年的9000多件,今年上半年,信訪總量同比又下降了4.8%,敏感時期首都沒有發生來自南陽的干擾,為全省信訪穩定工作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立足市情,負重拼搏
南陽是全省人口大市、地域大市、兵員大市、民族宗教大市,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速推進階段,歷史積淀的問題和現實發展中的矛盾碰頭疊加,信訪工作任務十分繁重。企業改制、土地征用、城鎮拆遷等共性信訪問題俱全,特殊利益群體多達10余萬人,因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移民及干渠沿線征遷、籌辦第七屆全國農運會引發的個性信訪問題突出。南水北調共移民16.2萬人,在南陽安置10.3萬人,涉及7個縣市區、65個鄉鎮;干渠南陽段全長185.5公里,途經9個縣市區。全國農運會場館建設等需拆遷面積220多萬平方米,涉及5500多戶。針對這一特殊的市情,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著力科學發展、著力社會穩定、著力改善民生、著力工作落實的指導思想。在工作推進中,在戰略上堅持改革發展穩定,用改革發展來化解社會矛盾、破解信訪難題,為社會穩定提供堅實的物質保障;在戰術上堅持穩定發展改革,把穩定作為發展的前提和基礎,積極處理歷史遺留問題,堅決防止發生新的不穩定因素,確保在穩定中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靠發展保持社會長治久安。在組織實施上,明確各地各部門主要領導是信訪工作第一責任人,對本地區、本單位信訪穩定工作負總責;其他黨政領導切實履行“一崗雙責”,既要抓好業務工作,又要抓好信訪穩定工作,看好自己的門,管好自己的人,辦好自己的事,形成了合力同心抓信訪、共謀發展促穩定的整體工作局面。
創新機制,夯實基礎
堅持標本兼治,著力在建立完善長效機制上下功夫,夯實基層基礎工作這個根本。一是抓制度。制定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期群眾工作的意見》,從領導機制、工作機制、獎懲機制、保障機制等方面,進一步細化責任,完善工作制度,推動信訪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建設。實行黨政領導定期接訪、公檢法司“四長”和相關職能部門聯合接訪、網上受理和市長熱線“四位一體”的接訪模式等,零距離傾聽群眾呼聲,面對面聽取群眾意見。特別是我們對信訪案件辦理實行公開告知、公開辦理、公開答復、案件評查的“三公開一評查”工作機制,受到了國家信訪局的肯定。二是抓隊伍。市委高度重視信訪隊伍建設,配齊配強市委群工部領導班子,在信訪部門配備信訪督查專員,對縣(市、區)群工部長和鄉(鎮)群眾工作站站長適當高配,同時在信訪工作任務較重的市直單位設立信訪科室,在全省率先實行大學生村官擔任“群情信息員”制度,堅持對新任職干部進行集中培訓和全市信訪干部輪訓,建立了一支善于做群眾工作的高素質信訪工作隊伍。三是抓基層基礎。牢固樹立固本強基思想,做到重心下移、關口前移,及時化解矛盾,就地解決問題。注重加強鄉(鎮)群眾工作站建設,出臺了《南陽市基層群眾工作站建設標準》,每個鄉(鎮)信訪接待用房不少于三間,做到有牌子、有制度、有電話傳真,為開展信訪工作創造良好條件。
補長短板,突破難點
針對赴京非正常上訪高發這一突出問題,今年6月份以來,我們在全市組織開展專項整治行動,準備用100天的時間,打一場非訪整治攻堅戰。一是樹立正確導向。堅持樹立中央提出的“非正常上訪不但無助于問題的解決,而且要受到依法追究”的正確導向,對非正常上訪人員進行耐心的說服教育,引導他們采取合法理性的方式到正常渠道反映訴求。對少數堅持無理要求、纏訪鬧訪、非正常上訪的,依法矯正其非正常上訪行為。二是加強督查督辦。由維穩、公安、信訪部門的處級干部帶隊,抽選骨干力量,組成7個督查工作組,深入縣市區駐點督辦,逐案聽取匯報,逐案甄別定性,逐案回訪上訪人,督促問題解決到位、依法處置到位、教育穩控到位。三是嚴格責任追究。加大查究問責力度,對工作不落實、依法處置不到位、引發赴京非正常上訪的責任單位與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對新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按照《關于加強“兩新”組織社會管理責任的意見》,啟動聯懲機制,引導“兩新”組織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今年以來,已對16個單位負責人進行了約見警示談話,對12個單位進行黃牌警告,對27個單位進行通報批評,對2個單位進行重點管理。
任重道遠,砥礪奮進
今年以來,南陽信訪形勢雖然有了很大好轉,但信訪穩定的基礎仍不牢固,壓力仍然很大。下一步我們的工作重點是“五個強化”:一是強化群眾工作統攬信訪工作。深入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切實把群眾觀點內化于心、外踐于行,著力解決好“統什么、攬什么、干什么”的問題,以做好群眾工作為主線,堅持源頭治理、暢通渠道、事要解決三管齊下,推進信訪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二是強化源頭防范。認真落實重大項目建設信訪風險評估制度,傾聽百姓呼聲,吸納群眾智慧,科學民主決策,從源頭上減少信訪問題的發生。在全市推行領導干部“群眾工作日”制度,扎實開展干部下訪、領導干部接訪工作,強化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努力把不穩定因素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三是強化事要解決。從完善機制入手,綜合運用行政、經濟、法律等各種手段,著力解決好群眾的合理訴求,全力以赴化解各種信訪積案,降低信訪存量,切實做到有理訴求解決到位,無理訴求教育引導到位,困難幫扶救助到位。四是強化民生改善。始終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認真解決好就業、就醫、就學、社會保障、住房保障等民生問題,讓廣大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五是強化工作落實。進一步增強做好信訪穩定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堅持“三具兩基一抓手”工作法,在求實求效上下功夫,抓住重點、突破難點,腳踏實地、負重拼搏,不斷開創信訪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