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皖西日報社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和管理制度的改革上取得了實質性突破,為皖西日報社在向集團化邁進的過程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皖西日報》 三項制度改革 報業發展近年來,皖西日報社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不斷推進文化體制改革,使報社綜合實力有了明顯提高,廣告、發行等收入已躋身全省地市級黨報社前列,報業發展各方面都取得了明顯進步。特別是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和管理制度的改革上取得實質性突破,為皖西日報社在向集團化邁進的過程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打破身份界限,改革人事制度
2009年初,皖西日報社在充分醞釀、反復討論的基礎上,制訂了《皖西日報社內設機構調整及第二輪公開競聘上崗實施方案》。依據這個方案報社進行了內設機構調整及第二輪公開競聘上崗工作,徹底打破編制內和編制外的身份界限,競聘上崗雙向選擇涉及報社所有部室和全體工作人員。一是嚴格聘任條件,無論是競聘中層干部還是選擇普通崗位,都必須要體現工作能力和業務實績;二是打破論資排輩和平衡照顧觀念,該上的上,該下的下,實行優勝劣汰;三是建立待崗制度,兩輪未聘用即視為落聘人員。經過動員部署、自主報名、資格審查、競聘演講、民主測評、擬任考察、黨組決定等程序后,34名年富力強的員工競崗成功,其中11位聘用制員工意氣風發地走上了中層領導崗位,一個才能得到充分尊重、價值得到充分承認、創新得到有力支持、成就得到合理回報的人才成長環境正在形成。同時競聘上崗雙向選擇工作使每個干部職工都感到了一種危機感和緊迫感,從而激發了干部職工敬業愛崗激情。
二、改革分配制度和經營體制
隨著報業發展步伐加快,原來舊的分配制度和經營體制已經遠不能夠適應。為此,2009年7月份,報社進行了工資制度改革,引入競爭、淘汰、獎懲和績效考核機制,對員工實行動態管理,實行績效工資制,工資與業績掛鉤,與報社整體經營收入掛鉤,并向采編一線、經營崗位和重要崗位傾斜,讓水平高、業績優、貢獻大的部門和人員得實惠。并通過績效考核通報的形式對每月績效考核得分、A稿前3名給予通報表揚,對連續3個月完不成任務的人員,實行待崗,年度績效考核結果作為評先評優重要參考依據。逐步創造出員工能者上、庸者讓、劣者汰,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用人環境和管理體制。
同時,報社進一步深化改革,以轉變報社廣告增長方式和提高廣告經營效益為目標,對現行廣告經營體制進行改革并重新設置,成立經營管理辦公室和廣告經營中心,進一步理順廣告經營體制機制,使報社廣告經營形成合力,逐步實現廣告的集約化經營,為推動報社廣告經營做大做強,實現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機制保障。
三、改革機關管理體制和機制,提高工作效能
皖西日報社在“三定”基礎上,根據形勢需要,對內部機構設置進行了較大調整,專門成立了人力資源部,組建了新媒體事業部。調整了采編體制,實行全媒體互動,進一步建立健全編輯、采訪、財務管理、行政后勤、考核、車輛、接待等報社各項規章制度,規范了工作流程,提倡高效辦事、勤儉辦事,建立靠責任保證、靠制度規范、靠程序約束的系統完善的管理、監督、服務和考核運轉機制,成立了督查組,對工作進行實時督查。組織審計部門對印務公司資產和經營狀況進行了全面審計,在報社對內部小金庫情況進行了全面清查,加強了對廣告實物串換的審核管理,引導報社上下走集約化經營之路,鋪張浪費的現象得到有效遏制,機關開支大大壓縮,管理更加嚴格規范。報社為推進全員聘用制,按《勞動法》規定,進一步規范健全聘用制員工管理辦法,為聘用制員工購買勞動、醫療等社會保險的同時,為在報社工作達到規定年限的聘用制員工購買了住房公積金,解除了聘用制員工的后顧之憂。
(作者單位:皖西日報社人力資源部)
責編:劉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