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本身是一個綜合概念,文化建設需要多元參與,要充分發揮各種元素的集合力。大學應該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導下充分利用其先天的優勢,發揮高校校報、學生社團、網絡管理、文體活動等主體因素的功能,共建和諧校園文化。
【關鍵詞】核心價值 校園文化 多元參與
文化本身是一個綜合概念,文化建設需要多元參與。大學應該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導下充分利用其先天的優勢,發揮各種主體元素的獨特效能,共建和諧校園文化。
一、高校校報與校園文化建設
高校校報是高校黨委和行政的機關報,是高校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和開展新聞宣傳工作的重要陣地,是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成果的重要載體,擔負著引導輿論、弘揚新風、維護穩定、傳遞信息、交流感情、培育新人、繁榮文化及傳承文明的重要使命。要充分發揮校報的三大功能——輿論導向功能、素質提升功能、監督反饋功能,從而推進大學和諧校園文化建設。
與時俱進,做宣傳和諧的先鋒。高校校報的輿論宣傳要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四個基本方面,以創建和諧社會、和諧校園為目的,牢固樹立為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服務和為培養人才服務的辦報宗旨;輿論引導要以正確的思想理論、行為綱領、價值觀念影響、凝聚師生,用選擇性報道樹立典型、弘揚正氣、創建和諧,積極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鼓勵開拓創新的良好環境和氛圍,引導、激勵、動員師生投身到和諧校園的建設中去,進一步激發活力,提高工作、學習效率,促進學校和師生的良性發展。
提升素質,造助推和諧的平臺。高校校報要從思想政治素質和創新素質兩方面加強工作,通過刊發評論、開設學生信箱、社會之窗、他山之石等,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看待與處理問題的方法,不斷提升學生的理性辨別能力,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潤物無聲的功能;通過編輯發表師生創作出來的高質量、高水平的文學、攝影和評論等作品,鼓勵師生研討教學、科研、學習心得,強化學生的新聞采編寫作能力,提升素質,活躍生活,助推和諧。
監督反饋,引導和諧校園文化。高校校報要針對當前高校校園文化的實際情況進行監督反饋,充分體現新聞監督對整個校園文化的人文關懷。高校校報通過校報要主動走入師生當中搜集資料,挖掘素材,了解情況,找準典型,抓住重點、亮點,反映熱點、難點,反映師生呼聲,體察師生情緒;用理性的見解、深邃的思想、合適的方式創造新聞精品,使校報的和諧校園文化建設功能與教育服務功能得到切實加強,達到和諧校園文化健康發展的目的。
二、學生社團與校園文化建設
學生社團是由有共同志趣愛好的學生自發組織起來,相對獨立地開展活動的非正式群眾性團體,是學生開展學術、科研、文體、社交活動乃至創業的主要陣地,同時也是學生自我塑造、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有效形式。學生社團活動已成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構建開放、民主、和諧的大學校園,全面提升大學的文化品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學生社團在創建和諧校園文化中的作用
適應高教改革,突顯自我管理,促進校園穩定有序。隨著高校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入,彈性學制、學分制、選修制、后勤社會化、大學聯合相互選課等制度的實行,高校傳統的以專業為紐帶的系科、班級等學生組織的功能有所弱化,而以共同的興趣愛好、技能特長或共同需要等為基礎自愿組成的學生社團卻能較好地適應形勢的發展,彌補傳統學生組織功能弱化的問題。與傳統的行政班級相比,學生社團雖然是一種相對比較松散的群體,但它由共同的愛好、共同的利益需求形成的社團共同目標,這是學生產生凝聚力的源泉。在這樣的團體中,其成員更容易參與共同的事業,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增強團隊協調能力,從而促進校園的穩定有序。
推動學生社會化,融洽人與人、人與環境的關系。青年學生即將面臨的首要人生課題就是如何成為社會的合格成員,能與他人、與社會建立融洽的關系。各種學生社團活動在學生和社會之間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一方面學生進入社會后所需要具備的許多能力在學生社團活動中得到了鍛煉和培養,實現了學生與社會的互動;另一方面,當前高校學生社團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借助社會資源和社會力量謀求生存力與影響力,因此,校園內學生社團的蓬勃發展讓學生接觸社會的廣度和深度顯著增強。學生在參與社團活動中學會了如何更好地與人、與校園組織等外部環境的融洽相處,提升了自身的社會化程度,成為建設和諧校園的重要載體。
豐富、創新、激活校園文化,促進校園文化的繁榮。學術研討、文藝演出、科技競賽、公益活動等色彩斑斕、層次豐富的學生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