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業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這是耳熟能詳的道理;從世界五百強到中小企業,無不為人才的獲取、整合、保持、激勵、開發,而動足了腦筋。“待遇、事業、感情”是留人的三大法寶,已被大家熟識和接收。作為一個工作了二十年的施工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者,筆者就人才招聘后的前期管理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關鍵詞】人才 接待 成長 企業文化 管理
作為一個施工企業,由于施工項目的多樣性,培養一個成熟的、能獨當一面的人才,往往需要3-5年的時間。在這個時期,如果人才流失了對企業是一個很大的損失,我們也作了別人的培訓基地。
特別是第一年是他們思想的不穩定期,也是離職高峰期。這一年顯得非常重要,我們要讓他們盡快度過這個“危險期”。
如何讓他們盡快度過這個“危險期”,留住我們需要的人才,這是擺在我們面前亟需解決而且不能回避的問題。
一、周到細致的接待工作
管理學有很重要的一個“第一印象”原理,“第一印象”往往非常重要,產生長期的效應。接待工作也就相當于“第一印象”,往往對一個新進人員有著重要的影響。
剛進入一個單位的人才,對新單位都是陌生的,企業性質、企業的文化、同事,對他們來說,都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如何盡快溶入到這個大集體當中去,是人力資源管理者必須面對的問題。如果解決得不好,這個人才可能很快離去。就象一個人一只腳剛踏入門檻,另外一只腳還是門外;解決得不好,剛邁進去的腳很快就縮回去了。
每一個部門都應該熱情接待、周到服務,讓他們感覺到有一種“家”溫暖。人事部門是第一站,其它部門也應熱情接待,耐心解釋,從生活、工作多方面關心他們,讓他們盡快溶入到單位當中來,把企業當成自己的家。
二、利用“傳、幫、帶”的形式讓人才盡快成長起來
由于施工企業工作項目和內容的多樣性。根據多年的經驗判斷,一個應屆畢業生成為一個獨當一面的人才,需要3-5年的時間。如何讓他們盡快成長起來,縮短成長周期,是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我們確定了讓一個具有專長和豐富工作經驗人員帶2-3個剛進入單位的“新人”,并簽訂“師徒協議”。許多應聘的大中專畢業生,對我們這一項做法表示了贊賞,也非常有興趣。這對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人員,具有很大的幫助作用,也對我們留住人才發揮了作用。
三、全程關注、持續關心
現在經常出現這樣的問題,許多人才招聘進來以后,接待工作做得很好,入廠教育也做得轟轟烈烈。但分散到各個項目部后,很少有人真正去關心、幫助他們。甚至有的人對新來的大中專畢業生持“排斥”的態度,認為他們什么都不懂,還吃不了苦!對項目進程不僅沒有什么幫助,甚至還降低了項目的經濟效益。這種“短視”的思想觀念必須改變,因為他們是企業的未來,也是企業發展必須付出的培訓成本。
人力資源部和其它相關部門,要經常利用電話、網絡等與項目負責人和新進人員進行聯系,及時了解他們的工作表現、思想動態,關心他們的工作、生活和學習,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讓他們覺得企業在真正關心他們,幫助他們成長,讓他們體會到企業的溫暖。使他們能夠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之中去,盡快成為企業發展的骨干力量。
四、用優秀的企業文化感染人、激勵人
每一個企業都有自己的企業文化,它是每個企業的靈魂,優秀的企業文化往往能夠對人產生非常強大的作用,有的甚至超過了高額的薪酬。
海爾集團之所以發展如此之快,獨特的企業文化是其發展不可缺少的基石。只有認同這個企業文化,才能溶入到這個企業當中去,才能找準自己的位置,并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事業中去。很難想象:一個人對自己的單位不認同,能夠做出很大的貢獻,取得很好的成績。
經過幾十年的沉淀,我們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企業文化,如我們單位“四大優良作風”等等,也是非常具有感召力的。我們要經常宣揚我們優秀的企業文化,讓人才接收、認同這種企業文化,與企業“同心協力,使企業和員工共同進步和發展。
結語
施工企業幾十年的工程業績是企業的財富,對新進的人員來說,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和激勵作用。讓他們參與進來,共同來發展這項事業,讓他們產生強烈的自豪感,成就感,也相當于管理學的“事業留人”
我們施工企業經過50多年的風風雨雨,已經發展成為一支具有良好信譽、專業技術力量強的企業,也做出許多標志性的工程,這對人才也有一個非常好的激勵作用,也對他們產生了很好的吸引力。讓他們覺得前途是美好的。
留住一個人才比招聘一個人才更為重要。留住一個人才,特別是經過幾年培養的關鍵崗位人才,對企業更為重要。因為人才的建設是需要梯隊建設,否則容易出現“斷層”現象。這對企業的發展十分不利!
留住人才,不能紙上談兵,我們一定要把工作落到實處,從一點一滴做起,從小事做起。真正關心、愛護他們,讓他們參與到我們的事業當中來。把單位作為他們施展才華的“用武之地”。把自己的命運與單位的命運緊密結合起來,續寫施工企業的輝煌,樹立一座座豐碑!
(作者單位:中國機械工業第五建設工程公司)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