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可以養心
問:您認為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下,國學在兒童教育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答:一、人的全面發展的需求,國學可以養心。
目前我國的教育體制可以說是百年向外求索,基本上學習西方的分科制教學,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才培養的個性化要求與客觀需要;但從長遠的人才發展目標來看,太關注科技的發展,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人文的培養。尤其是當下隨著科技的日益發展,個體向外的力量越來越強大,而生命內在的體驗越來越貧乏,內外處于失衡狀態。在這個時代,國學經典作為中華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文化著作,可以滋養兒童的心靈,讓兒童浮躁的內心安靜下來。
二、全球化時代人才培養的需求,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
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是一個民族發展過程中精神的內在動力。如果一個民族忽略了傳統文化的傳承,將意味著失去了這個民族的根;如果一個民族忽略了對下一代進行傳統文化教育,這個民族的發展將失去內在的動力。隨著全球化時代的到來,文化的差異性越來越得到肯定,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作為一個中國人,必須要了解自己的文化經典。
問:在國學熱的背景下,有人呼吁要“讓國學重回中小學課本”。您的觀點呢?
答:我覺得這是一個非??上驳氖虑?,因為在中國現有的教育體制下,學校教育是更高效,最容易出效果的。國學熱從上世紀90年代到今天持續了將近二十年,無論是民間推動、高校參與、媒體支持還是政府決策,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國學教育的深入研究。2010年3月,教育部語用司會同相關司局召開國學經典“進校園、進教材、進課堂”試點工作研討會,同年6月,已經在全國18個省開始實施。這是一個標志,表明國學經典從最早的“該不該學”的爭論階段,升華為“怎么樣學、學什么內容”的建設階段。真正把國學經典作為一門學科來研究建設,這在目前已經成了當務之急。
現在是“孫悟空教育”
問:學習傳統文化,或者在早教中加入國學學習,對兒童的成長而言,意義何在?
答:我們現在的教育,好有一比,叫做“孫悟空教育”。孫悟空的童蒙時代,教育對他缺失了兩樣——一是缺失了祖先,沒有祖先崇拜,沒有生命之根;二是缺失了父母,他是坐不穩坐不住的。我們的教育讓孩子學英語,學奧數,學習各種技能,迷信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月亮圓,而真正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卻在丟失。
一個人不讀經典難以達到品格修養的提升,一個民族如果普遍地不讀經典,甚至是輕視經典、嘲笑經典,則會讓全體國民素質下降。猶太民族之所以能夠取得巨大的成就,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們對傳統經典傳承的重視,每一個猶太孩子都要學會背誦《圣經》的部分章節,這使得猶太民族始終保持較高的文化素養(如馬克思、愛因斯坦、比爾·蓋茨等)。即使是在美國,孩子們的讀物也不盡是卡通動漫,中學的孩子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要閱讀很多大部頭的著作,包括莎士比亞的原著等。美國的大學里的“通識教育”規定每個大學生都要讀完大量的文化原著,否則不能畢業。因為美國的教育學家發現,要造就“具備遠大眼光、通融識見、博雅精神和優美情感的人才”,要實現“高等的文明教育和完備的人性教育”,必須要讓孩子廣泛閱讀經典名著。
反觀國內,現在大多數城市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形成了全家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6個人圍著一個孩子的現狀,孩子養成了大少爺、大小姐脾氣,家庭教育中出現了種種問題:
一、道德教育的缺席。很多家長只重視孩子學習成績的提高,一味重智輕德,忽略對孩子的道德教育。父母對孩子百依百順,把孩子慣成了“小皇帝”、“小公主”,導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父母對長輩不夠尊重,對他人冷漠無情,甚至缺乏基本的社會公德,對民族和社會更缺乏一份感情和責任。
二、生活教育的缺失。現在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長舍不得讓孩子做一點家務,很多孩子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一旦離開父母就不知道怎樣去生存,自立、自理的能力極差。
三、孩子心理脆弱、抗壓能力差。1993年,著名兒童教育專家孫云曉寫下了《夏令營中的較量》,中國孩子和日本孩子在一次夏令營的較量中暴露出了嬌氣、懶惰、缺乏公德、心理脆弱等問題,和日本孩子的堅忍剛毅形成強烈的對比。報道發出后,中國的家長們被震驚了,整個社會也都震驚了。人們反思:中國孩子到底能不能勝任未來的國際競爭?我們到底需要什么樣的家庭教育?然而十余年過去了,文中提到的情形依然沒有得到改善。據報道,由于父母對孩子嬌慣溺愛,缺乏挫折教育,現在的很多孩子心理抗壓能力極差,小學生21%、中學生32%都有心理健康問題,八成以上的孩子不知該怎樣面對挫折、面對失敗。大學生因承受不了壓力自殺的消息屢屢見諸報端。
四、盲目跟風潮流,基本素質滑坡。為了讓孩子有一個好的成績,很多家長把報班當成唯一的解決方案,奧數班、劍橋英語班、新概念英語班、作文班、計算機班……反正社會上流行什么就學什么,有什么班就報什么班,班報得越來越多,可是教育的成果卻越來越叫人失望。剛畢業的大學生寫一封求職信錯別字連篇,理科的研究生寫不出一篇通順的實驗報告,如今都已不是什么新聞了。人們在驚呼:中國孩子的基本素質在大幅度滑坡!
五、底蘊薄弱、后勁不足。很多中國孩子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國外名牌大學,然而一旦開展研究卻普遍后勁不足,到了實際工作的時候,更顯得力不從心,胸襟眼界、知識的豐富、多種學科的聯想和激發,都無法和歐美的高級人才比肩。有人說,中國的學生可以做“將才”、“器才”,卻很難成為“帥才”。教育學家分析,其原因不在知識的欠缺,而在于人文底蘊的薄弱,在于人文教育的缺失。
道德、氣質、底蘊、情商該怎樣培養?很多家長都知道:言傳身教,一方面給孩子講道理,另一方面注重用自己的行動做孩子效仿的榜樣,這是最自然、最基本也是最必要的手段??墒侨绻€想讓孩子奠定更高尚的道德、更深厚的底蘊、更博大的人格,家長個人的言傳身教就往往顯得力不從心了。每個人的人生閱歷、思想境界都是有限的,而心靈的教育又是世界上最復雜、最豐富的教育行為,最有效的做法是引導孩子去學習吸收最優質的文明精華,從而讓他打開心智、啟迪智慧。人類有史以來最重要的思想、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心靈的智慧都記錄在所有文明的經典著作之中,只要我們能夠引導孩子閱讀經典、走進經典,無疑將能為他們打開人生的通途,開啟人生智慧的寶庫,培養高尚的道德品質、奠定深厚的人文底蘊,從而為未來更進一步的成長和發展打下最為堅實的教育根基。
全面培養兒童學習國學的興趣
問:其實,大多數人在童年時都能背出《三字經》、《論語》中的一些經典語句,但是長大后又往往忽視了國學。您覺得原因何在?
答:一方面是小時候背的經典名句還停留在文字層面,并沒有轉化為內在的行動,導致了言行脫節的現象。孔子稱之為“巧言令色,鮮矣仁”,這個現象非??杀?,應該引起我們教育工作者的深思。
另一方面是整個社會環境對國學的重視不夠,現代教育的功利色彩太濃,太看重分數,國學不能加分,自然很輕易就放棄了。不但把曾經記得的國學語言放棄了,連國學中的做人要義也一起放棄了。
問:據知,目前開始國學課程的中小學并不在多數,那么兒童學習國學的途徑有哪些?
答:雖然目前開設國學課程的學校(指每周都是固定課時,有教材、有專門國學教師)并不多,但是,接觸國學的學校數量還是很客觀的,不少學校會在“邊角料”時間讓學生來接觸國學,這是一個兒童學習國學比較簡捷的途徑。
另外,全國各地的一些民間機構中開設的國學館、國學班,課程設置比較系統,教學形式比較生動,也是兒童學習國學的一個途徑。
還有,書店中有大量的國學方面的書籍、CD、DVD、軟件,電視中的國學知識普及的欄目如央視百家講壇,北京衛視的中華大講堂,網絡上的國學頻道,每年針對兒童舉辦的國學夏令營等,都可以幫助兒童來學習國學。
問:在家庭教育中,該如何培養兒童的國學興趣?
答:(一)制定讀書計劃,營造一個國學的氛圍
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關于國學學習的計劃,每天拿出10分鐘左右時間來誦讀國學經典,堅持下去,家長和孩子都會有很大收獲;播放相關的國學朗誦CD,每天給孩子聽,潛移默化地熏陶。
(二)父母和孩子一起學
據我們的調查發現,有著良好國學素養的孩子一般都有父母的大力支持,或者是父親,或者是母親,Zw+UtcEXKP9TX8MBSp/UDTZqO61J1iQkTV121pBQ8RU=會和孩子一起學習國學,這樣的親子學習對孩子的成長是一段非常美好的旅程。
(三)給孩子選擇好的國學資料
每個孩子的起點和興趣都不一樣,學習國學時,要根據孩子的興趣。有的孩子喜歡詩歌,就可以引導孩子大量誦讀唐詩宋詞;有的孩子喜歡軍事,就引導孩子誦讀《孫子兵法》;有的孩子喜歡看多媒體,就給孩子選擇好的國學視頻;有的孩子喜歡互動式學習,就給孩子選擇多媒體國學軟件。
(四)假期多帶孩子去文化氛圍濃厚的場所旅游學習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國學的學習不能僅僅停留在書面上,假期的時候,可以帶孩子到文化氛圍濃厚的場所深入體驗傳統文化,比如學習《中庸》的時候,可以帶孩子去岳麓書院的自卑亭,自卑亭得名于《中庸》中的“君子之道,譬如遠行,必自邇;譬如登高,必自卑”;學習《論語》,可以帶孩子去曲阜,體會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問:值得兒童學習的國學經典都包括哪些?
答:國學經典的種類很多,并不是所有的都適合孩子來學習,我們建議孩子學習的國學經典遵循幾個原則:一是要全面,涵括蒙學、經、史、子、集等門類;二是要選擇各個門類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國學著作,比如蒙學階段的《弟、三、百、干、笠翁對韻》等;經部的《論語》、《大學》、《中庸》(選)、《孟子》(選)、《詩經》(選)等;史部的《史記》(選)、《資治通鑒》(選);子部的《老子》、《莊子》(選)、《孫子兵法》;集部的《歷代詩歌選》、《歷代美文選》。
問:“育靈童國學課堂”叢書和現行的語文教材相比,區別何在?側重點又有哪些?
答:育靈童國學課堂是國內推出的第一套多媒體國學經典學習軟件,它的配套叢書都是圍繞國學經典來展開學習;而現行的語文教材中,國學經典只占其中一小部分。這是從內容的選擇上而言。
在表現形式上,育靈童國學課堂配套叢書是一個系統,包括《弟子規》、《三字經》、《百家姓》、《干字文》、《唐詩》、《宋詞》、《論語》等七部國學經典。每部經典都設置了一個新穎獨特的情景,如“弟子規夏令營”、“三字經快車”、“百家姓神秘島”、“千字文寶塔”、“博雅唐詩苑”、“玲瓏宋詞宮”、“論語智慧園”,希望通過這樣的情景設計,把孩子帶入到國學經典的快樂體驗中。
在功能上,這套叢書只是育靈童國學課堂軟件的配套叢書,更豐富的內容,更精彩的設計都在軟件中。我們希望給現代的孩子提供全新的國學學習方式,讓現代的孩子愛上國學。
(本文編輯: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