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靠購賣預期,三年之內,在福布斯排行上從第142位沖至第8位,坐擁300億美元資產。
局外人說他是“制造概念”、“空手套白狼”的投機者。但理智的人自然會明白,資本的投入絕不可能如此盲目。
20世紀80年代初的某一個夏天,埃克?巴蒂斯塔站在智利境內海拔4000米的沙漠上,心潮澎湃。
他的手里攥著一摞厚厚的報表,那上面寫滿了關于這片沙漠的考察數據——在這看似一片荒蕪的沙漠之下,躺著價值50億美元的金礦和銀礦!
可預知的巨額財富排山倒海地向埃克涌來。但這并沒有讓他一時沖動,他在思考一個現實問題。
“在這里開采礦藏,我需要從150公里以外拉來飲用水,200公里以外運來能源。這值得嗎?”
吸金手的商業邏輯
的確如此,現實是殘酷的,在埃克的前面,成千上萬的人倒在了距離寶藏最后一米的地方。
這時候,更需要冷靜的調查與縝密的分析。
一個月后,又一份報表放在了他的辦公桌上。其結論是:即使需要的水和能源全部從外部運來,也有80%的毛利可賺。
這筆買賣包賺不賠!
但這依然不能讓埃克全力投入。在能源開發上,埃克早已不是愣頭青。數年的金礦開采經驗告訴他,礦藏開發的背后存在著巨大變數,無論是政策的變化,還是競爭對手的爭奪,都可能讓他血本無歸。
“我需要一個備胎,以保證即便失去開采權,依然獲利。”
他隨手翻閱起那份運送水和能源到沙漠深處的投資報表。
無論是誰要開采這個金銀礦,都必須建立后勤、運輸、補給渠道。如果有一天,自己真的失去了它的開采權,接替者依然需要這些渠道。這一發現讓他欣喜不已。“將鐵鍬賣給淘金者!我完全可以利用它們來持續獲利。”
商業邏輯一經形成,埃克隨即給自己確立了一套獨特的運作模式——在開采某一資源的同時,建立廣泛的關聯業務網絡,互為支持。
這個運作模式很快就讓埃克嘗到了甜頭。
在俄羅斯最東部的堪察加半島,埃克收購了兩家礦業公司。但是在投資了3000萬美元之后,俄羅斯官方卻將兩家礦廠收回了。同樣地,在希臘,投資高達3.3億美元的項目最終卻沒有得到政府的環保證書,埃克不得不放棄。
盡管如此,埃克為開礦建立的后勤、運輸、補給等多個方面的項目,在工程被逼終止之后,依然為他創造著源源不斷的財富。
“資源”玩家
埃克?巴蒂斯塔的發跡,幾乎重新定義了“富二代”這一概念。
在他之前,富二代這個族群,最出色的也不過是在父輩的提拔下大發橫財,這些天之驕子們從來不敢想象,可以將自己的商業才能與父輩的非資金資源融為一體,獨自跨入世界巨富之列。
1957年出生的埃克,有一個位高權重的父親——埃利澤?巴蒂斯塔?達席爾瓦,曾任巴西礦業巨頭淡水河谷公司私有化之前的總裁。
擁有如此顯赫的出身,埃克卻不能在父親的公司里工作。事實上,埃利澤從不讓埃克接近淡水河谷公司,“因為他怕我們之間有利益上的沖突。”
或許是從小的耳濡目染,埃克的崛起仍然沒有離開礦藏能源。
1979年,埃克在亞馬遜叢林白手起家,通過從淘金者手中收購黃金,轉賣出去,賺到了第一桶金(600萬美元)。1983年,他又將自己在加拿大的一座金礦開采權轉買給TVX公司,兩年后,成為其最大的股東和執行董事。直至2001年退出TVX,埃克獲得了自己的第一個10億美元。
在此之前,埃克一直只是能源利用方面的高手,而隨后,他開始充分利用起更為廣泛的“資源”。
在礦藏的開發上,無論在哪個國家,都不是隨便誰都可以拿到的項目,這需要過硬的政府關系。而埃克的父親埃利澤,在巴西政壇上可謂建樹頗豐,1962年之后,埃利澤曾多次出任巴西的礦業和能源部部長,1992年又被科洛爾總統任命為戰略事務部部長。
埃克的商業運作,從未搭上過父親作為淡水河谷總裁的快速通道,再次回到巴西的他,依然表示不會利用父親的影響力。但他不能否認的是,此時的他,與埃利澤已經沒有了“利益上的沖突”,反而隱隱呈現出政府與企業家的良性互利。
事實上,回國之后,埃克與巴西政府的良好關系很快就建立了起來,而他的公司也因此得到了不少的便利。
2008年,巴西警方發起了名為“點石成金”行動,指控埃克曾走私黃金,并在獲得采礦特許權時施加過不公平的影響。可整個行動突然中止,對埃克的指控也未被記錄在案。風波停息后,埃克對外宣稱,巴西總統盧拉曾表示警方處事不當。對他的這一說法,總統辦公室并未發表官方評論予以否認。2009年,巴西國家開發銀行為約39萬家企業提供了總額780億美元貸款,埃克的企業獲得了其中的41億美元,占到總額的5%以上。
有輿論認為,這些與他良好的政府關系不無聯系,或許,他的父親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作為佐證的是,隨著埃克的商業版圖不斷擴張,埃利澤開始引退江湖,為兒子做起了整體業務顧問。
組合拳
獨特的商業模式,再加上強大的“資源”背景,這套組合拳讓埃克的商業帝國快速成型。
從2001年退出最早投資的金礦公司TVX的董事會,回到巴西發展。埃克拿出3億美元,加上從銀行貸款2億美元,成立了鐵礦石公司(未來的MMX礦業公司)。
此時的巴西,正處于調整發展階段,作為資源密集型國家,其能源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相當的大。當然,與之相應的,政局的每一個變化,也都足以左右任何一單買賣的盈虧。但這對與政府關系密切、對政治格局把握精準的埃克而言,絕對是利大于弊。
由于巴西上市的審批條件中并不包括經營時間的長短,如果有很多的合約和潛力,就算是新成立的公司也可以上市。再加上有“一個連的銀行顧問”為埃克做上市輔導,2006年,未產一克鐵礦石的MMX礦業公司,成功上市。隨后的2007年,仍未開發燃煤和天然氣的MPX電力公司,再次上市成功。
將所有資源運用到登峰造極的,是埃克的第三家公司——OGX油氣公司。
2007年6月,OGX油氣公司成立,同年11月,巴西國家石油公司宣布在巴西東南海岸桑托斯盆地的圖皮油田發現了含油地層,其潛在儲量大約為80億桶原油(巴西石油儲備上最大的發現)。
隨后,巴西國家石油局公開拍賣勘探執照。OGX公司很快成了第一批也是最后一批拿到執照的大公司之一。
而就在租賃權拍賣開始前兩周,巴西政府決定從拍賣名單中撤下41塊毗鄰圖皮、蘊藏最豐富的油田。這使得那些奮力爭奪這些石油儲備的跨國公司因此失去了競爭機會,而OGX公司則不出意外地以8億美元的現金,競得了21塊連續油田上的勘探權。
由于該公司的大多數油田都位于淺水區,開采相對容易,石油的生產成本能低至8美元一桶,而在巴西近海厚鹽層下的一些油田的生產成本可達35美元一桶。
OGX公司一舉成為巴西最大的油氣私營企業。
短短4個多月的時間就遇到這樣的好事,OGX公司的成立時機曾一度引起各方猜測。不過,這并不能阻擋埃克前進的腳步。
為了更全方位地開采這些油田,埃克再次啟動他獨特的運作模式:他簽約租賃了五座半潛式鉆井平臺,租用了一艘甘油船專門收集地震數據,在位于自己辦公室下方五層的地方,還設立了三維油田可視化監測中心。
在開采油田的同時,廣泛的關聯業務網絡建立了起來。
擁有最低生產成本的石油,以及眾多支撐平臺,OGX公司在成立一年之后、還沒有開采出一滴原油之時,便成功上市,募得資金67億雷亞爾。OGX公司也因此成為了巴西歷史上新上市募集資金最多的公司。
OGX公司的快速發展,為埃克打開了成為巨富的大門,也給那些質疑他的財富并非憑借自己的英明部署所得的人以迎頭痛擊。當然了,一個市值數十億美元的公司,是不可能光靠投機就能生存的。
“要做到這一切(指OGX公司),需要對巴西經濟形勢的把控、時機的掌握、嚴密的部署以及艱苦的工作,缺一不可。埃克?巴蒂斯塔是典型的既有遠見又有執行力的人。”曾負責巴西中央銀行,如今經營著里約熱內盧加維亞投資公司、管理58億美元的弗拉革,也對埃克佩服得五體投地。
X帝國
經此一役,埃克在巴西聲名鵲起。但這顯然不足以喂飽埃克,他將原本只是為主業做支撐的業務網絡,分離成不同的公司,建立起了他的EBX帝國。
從MMX公司分離出來物流企業LLX公司,于2008年上市,目前這家新公司正在巴西開發兩個港口,市值超過11億美元。另一個項目OSX造船廠,因為其計劃為OGX石油公司今后開采海上石油建造48個海上平臺,(總金額預計為300億美元),靠這個預期概念,OSX公司成功上市,來自巴西和外國的諸多投資者們踴躍認購,比如韓國現代重工集團就宣布要收購其10%的股份。
如今,埃克旗下已有4家上市公司,坐擁300億美元資產,連續兩年榮登福布斯排行榜第八位。
埃克的下一個項目,是建立連接中國與拉美的“高速公路”——阿蘇港,一座美洲最大、全球第三大的港口。到2012年,載重量最多可以達到40萬噸的超大運輸船,將通過這里,把鐵礦石源源不斷地運往中國。
按照埃克的商業邏輯,當然不會只是一個港口那么“簡單”。與港口相連的,還將有一個占地面積90萬平方公里的港口工業區。屆時,這片滄海桑田幾億年形成的土地,將布滿一座座鋼鐵廠、水泥廠和造船廠。
這個未來的港口工業區,被極富想象力巴西人比喻為“埃克的迪斯尼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