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越來越多的區域規劃遍及大江南北,特區經濟以及整個中國經濟的發力點又在哪里?答案很可能就在新近被納入“國家視野”的平潭、橫琴及前海……
中國區域經濟的發展史上,有一個絕對繞不開的話題——特區。深圳、珠海、汕頭、廈門……一個又一個的特區,無疑是之前三十年中國經濟最重要的發力點。所謂特區,讓人艷羨的無非幾點:要地給地、要錢給錢、要人給人、要政策給政策。至于其作為經濟爆破點的效果,看看今天的珠三角和海西區,再看看這兩個區域對于整個中國經濟的貢獻,已是不言自明。
然而,當“三十而立”,當越來越多的區域經濟規劃遍及大江南北,所謂特區,再也不是特權、特有錢的代名詞了。此時此刻,特區經濟以及中國經濟的發力點又在哪里?答案很可能就在新近被納入“國家視野”的平潭、橫琴以及前海。
深港整合優勢:前海探索
如今的深圳,一眼看不到轉折點。
一座座玻璃外墻、簇新現代的高廈中,夾雜著鴿子籠般的居民樓和火柴盒般的舊廠房,雨水沖刷后留下的黃色銹跡,留在每一棟發灰的建筑物臉上,將這個城市的過去,留給現在和未來。經歷了搖身變為國際大都市的亞洲傳奇,這座小漁村現在再一次背負起中國轉型的沉重夢想。深圳仍在路上,這一次它押寶前海。
2011年3月,《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總體發展規劃》被寫入“十二五”規劃。前海有著先天的地理優勢,它緊鄰香港國際機場和深圳機場兩大空港,未來可在10分鐘內抵達深港兩地機場,半小時內抵達香港中環。這是前海被命中的主要原因。
盡管面積只有14.92平方公里,但作為深港兩地的關鍵樞紐,大家自然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它將依托深圳特區及香港“一國兩制”下的部分政策優勢,大力發展金融業、現代物流業、信息服務業、科技服務及其他專業服務業,成長為亞太地區重要的生產性服務中心。
同時,商機已經浮出水面。前海是香港拓展空間和產業溢出的新載體,據前海管理局經營發展處處長王錦俠估計,未來10年內,這塊土地將吸引很多香港人來此就業、創業。單是“小香港”這一塊牌子,就足以引人浮想連翩。
事實上,嗅覺敏銳的投資客們早已覬覦這塊土地。早在今年1月,前海開發區實質政策及規劃尚未出臺之時,國泰君安國際便迫不及待地踏上了這塊處女地,大展拳腳。隨后,包括中國移動、中國電信、海航集團、匯豐銀行等近50家企業也紛紛入駐這片即將騰飛的土地。
國泰君安國際執行總裁閻峰形容,前海猶如一張白紙,它將成為內地各項金融改革的試驗場,甚至有可能成為類似“港股直通車”式的內地居民投資港股中間站。有分析認為,未來的前海充滿了可能,在大力發展金融、現代物流、信息服務等產業的大背景下,投融資企業、休閑旅游、醫藥保健、IT、運輸等行業將贏得商機。
前海所制定的經濟目標無疑是惹人嫉妒的:到2020年,這里GDP產值將達到1500億元,也就是說,前海每平方公里的產出將達到100億元,這相當于目前深圳每平方公里產出的25倍,比香港現在的產出量還高出兩倍多。
如果“小香港”這個概念還不足以讓人瘋狂,在以上看似驚人的經濟目標的背后,映射出的就是前海欲成為中國“曼哈頓”的雄心壯志。深港經濟專家郭國燦認為,憑借“特區中的特區”身份,再加上這里的地緣優勢、人緣優勢、政策優勢以及體制優勢,前海無疑將成為深圳之后的另一個亞洲傳奇。
粵澳新定位:橫琴平臺
1949年以前,廣東流傳著一句話,“生不到橫琴,死不在廣州”。意思是投胎千萬別投到橫琴島,那里自然條件太惡劣,一般人活不了;而人要死的話,一定別在廣州,那里物價高,窮人死不起。
橫琴島位居我國最早設立的特區之一珠海,其開發由來已久。1992年,橫琴島被廣東省指定為擴大對外開放的四個重點開發區之一;2004年,廣東省提出將橫琴島創建為“泛珠三角橫琴經濟合作區”;2009年6月,橫琴島又被納入珠海經濟特區范圍。開發思路幾經變化,橫琴島卻一直處于“開而未發”狀態。
沒想到時隔3個月,橫琴島就沸騰了。2009年8月14日,一直糾結于定位模糊的橫琴島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一國兩制”下探索粵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區,深化改革開放和科技創新的先行區以及促進珠江口西岸地區產業升級的新平臺。隨后,總投資超700億元人民幣的五大項目也相繼啟動,一條六車道的入島路將從橫琴大橋一直延伸到島嶼最深處。昔日寧靜的橫琴島已成為一個大工地。
橫琴島是珠海最大的海島,處于“一國兩制”的交會點和“內外輻射”的結合部,地理位置極為優越。此次開發橫琴新區,澳門及澳資將參與,以突破多年來困擾澳門發展的土地瓶頸。港澳人員可以自由在橫琴來往、就業及居住,則意味著,橫琴有望成為粵港澳探索合作新模式的試驗田。
更令業界關注的是,4月28日,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主辦的“橫琴金融論壇”上,成思危、厲以寧等頂級經濟學家和一批企業家齊聚珠海,探討中央允許其“金融先行先試”和橫琴新區總體發展規劃浮出水面后,民營經濟如何用足政策優勢和區域優勢。
其實,從2009年開始,國務院就同意澳門大學遷址到橫琴島的請求,全國人大也授權澳門特區政府依照澳門法律對橫琴島部分區域實施管轄。澳門的參與,使橫琴新區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談發展充滿可能。橫琴島成為實施“一國兩制”的新區域。
目前,除在建的澳大新校區外,粵澳中醫產業園、文化產業園等也相繼進入規劃啟動階段。休閑旅游、商務服務、科研教育及高新技術產業將成為未來橫琴的支柱產業。橫琴平臺上所肩負的,不僅僅是與澳門的對接,更是整個大珠三角地區的產業升級夢想。
海西先行區域:平潭橋頭堡
2009年5月,國務院正式下發《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相較于前海和橫琴,地處海西(海峽西岸經濟區)“橋頭堡”的平潭,無疑擁有更大的想象空間。
福建平潭,距臺灣新竹縣68海里,是祖國大陸與臺灣本島最近之處。長期以來,作為全國面積第五、福建第一的平潭島,因其近臺區位優勢,從來就是東南沿海對臺貿易和海上通商的中轉站,兩岸民眾及商貿文化交往十分密切。早在清朝咸豐年間,它就成為福建省最主要的對臺貿易港口;改革開放后,它又是全國最早批準設立的臺輪停泊點和臺胞接待站,30年來,平潭接待的臺輪、臺胞總數均位居各臺輪停泊點前列。
據傳,平潭在臺鄉親達數十萬人,而整個平潭島總人口也不過39萬人,許多臺灣同胞正是通過平潭這個特殊的兩岸交流“窗口”了解大陸、認識大陸、走進大陸。猶如30年前的廈門,平潭正以一種先行者的姿態探路兩岸未來發展。
不少研究者認為,現在的平潭就是30年前的廈門,而30年后的平潭則很可能超越廈門。按照規劃,平潭將是兩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試的示范區,海峽西岸經濟區科學發展的先行區。現在,平潭綜合試驗區已經拿到的優惠政策包括,福建省承諾讓臺灣人參與制定平潭的發展規劃,以及國家層面認可的創新面對臺商的通關制度和查驗監管模式,以及實行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稅收政策、外匯管理政策。這些優惠,均讓人對平潭的未來充滿期待。與臺商共同規劃、共同管理、共同開發、共同經營、共同受益,這意味著未來的平潭島很可能成為臺灣的“后花園”。
而據平潭綜合試驗區管委會提供的資料顯示,自2009年7月平潭綜合試驗區掛牌成立以來,已有1000多批次客商前來平潭考察、商洽投資事宜,其中臺商企業占三分之一。初步達成投資意向200多項,總投資額達1000多億元,涉及高新技術、物流、房地產開發、旅游等十多個領域。
“未來的平潭島是生態島、旅游島、低碳島和智慧島的結合體。”幾位深諳投資之道的臺商透露,當下平潭島最容易介入的是房地產業,其次觀光旅游業等同樣具備廣闊發展空間。可以預見的是,休閑旅游、高新技術、創意文化等產業將在這塊土地上大放異彩。
銜接點的爆破力
乍看之下,這三個所謂的后特區時代發力點,似乎并沒有玩出什么新花樣,依舊是在圍繞東南沿海發達地區做文章。而在“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政府也定下了繼續大力支持東部地區發展的基調,這不免讓翹盼“特區經濟”遍地開花的人有些失望。
不過細細琢磨,前海、橫琴與平潭三地,又無疑具有區域經濟發展中的標志性意義。三十年前,老人在南海邊畫的幾個“圈”無疑是圍繞著港澳臺三地布局的,深圳緊挨香港、珠海毗鄰澳門,而汕頭和廈門正好遙望著臺灣本島的一南一北。而如今,前海、橫琴和平潭三個“點”,再次選擇了與港、澳、臺的呼應。這顯然不只是地理位置上的巧合。
如果說,前三十年的幾個“圈”因為享受了特殊的政策首先騰飛起來,進而帶動整個區域的擴張,成為了中國經濟的引擎。之后,我們又嘗試了大規模成片區域的整體規劃,數十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和數以千計的各類開發區在全國星羅棋布。“特區不特”的背景下,更為特殊的政策優勢選擇了在銜接地帶進行“定點爆破”。
粵港、粵澳之間的前海與橫琴,臺海之間的平潭,無疑都具備著這樣的特征:身處不同經濟核心輻射區域,擁有極佳的地緣優勢,政策上的特殊優勢。所以,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粘合的優勢,將會成為后特區時代中國經濟的重要發力點。前海、橫琴和平潭釋放出的經濟制度嘗試和輻射能力值得期待。
所謂打通中國經濟的任督二脈,還要看他們。
鏈接
第五十八章第三節 支持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
充分發揮海峽西岸經濟區在推進兩岸交流合作中的先行先試作用,努力構筑兩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臺,建設兩岸經貿合作的緊密區域、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和兩岸直接往來的綜合樞紐。發揮福建對臺交流的獨特優勢,提升臺商投資區功能,促進產業深度對接,加快平潭綜合實驗區開放開發,推進廈門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建設。支持其他臺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經濟發展。
第五十七章專欄22 粵港澳合作重大項目
05 深圳前海開發
加快城市軌道交通、鐵路網、城市道路、水上交通和口岸建設,到2020年建成亞太地區重要的生產性服務業中心,把前海打造成粵港現代服務業創新合作示范區。
“十二五規劃綱要”中關于
橫琴、前海、平潭的描述
03 港深西部快速軌道線
研究建設途經深圳前海地區、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和深圳寶安國際機場的香港第三條過境直通鐵路。
07 珠海橫琴新區開發
規劃面積106.46平方公里,逐步建設成為探索粵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區、深化改革開放和科技創新的先行區、促進珠江口西岸地區產業升級的新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