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種“新”的食品——酵素(酶)食品進入各大城市商場和超市,其宣傳的營養理念以及健康功能,令人耳目—新,吸引了諸多消費者的眼球。但是,酵素(酶)食品真像宣傳的那么好嗎?
酵素(酶)食品其實并不是新生事物,早在20世紀初就起源于日本,迄今已有長達80多年的歷史。目前酵素(酶)食品在日本已有超過2000萬人每日服用。一些世界非常著名的化妝品品牌產品中也含有酵素(酶)。世界各地(尤其日本、美國以及中國臺灣)有關酵素(酶)的書籍不下幾十種。酵素(酶)產品從日本本土行銷臺灣20余年,近幾年也陸續被新加坡、馬來西亞、韓國、美國等地引進。
沒有酵素(酶),就沒有生命
人體如同是一家精密的化工廠,每天都在進行著不計其數的各種化學反應和變化,這些變化反映在各器官中日以繼夜地默默進行著。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靠成千上萬的各種酵素(酶),各司其職充分配合運作,才能順利進行。
酵素是“酶”的舊稱。酶在希臘語里,就是存在于酵母中的意思,是由生物體內活細胞產生的一種生物催化劑,大多數由蛋白質組成(少數為RNA),能在機體中十分溫和的條件下,高效率地催化各種生物化學反應,促進生物體的新陳代謝。生命活動中的消化、吸收、呼吸、運動和生殖都是酶促反應過程。
酶是細胞賴以生存的基礎,細胞新陳代謝包括的所有化學反應幾乎都是在酶的催化下進行的。若因遺傳缺陷造成某個酶缺損,或其他原因造成酶的活性減弱,均可導致該酶催化的反應異常,使物質代謝紊亂,甚至發生疾病。人的生老病死都與酶有關,酶決定著我們的健康。可以肯定地說,沒有酵素(酶),就沒有生命。
體內酵素(酶)量越多,壽命越長
酵素(酶)還具有美容催化作用,它含有的多種酶能抑制皮膚老化,參與角質層新陳代謝,修復皺紋,延緩皮膚老化速度。
酵素(酶)可以增強人體新陳代謝,清除體內不全謝產物(就是人稱的體內垃圾或毒素),迅速活化生理機能,制造新的細胞,是腸道健康的保障,被科學家稱為“生命的魔術師”。豪爾博士在《酵素營養學的原理》一書中說:“人類壽命與有機物潛在酵素(酶)的消耗度成正比。”也就是說,體內酵素(酶)量越多,壽命越長,體內酵素(酶)量越少,壽命就越短。
酵素(酶)不僅具有幫助人體消化吸收之功效,還具有新陳代謝、消炎、解毒、激活修復細胞之功效,降解藥物治療過程中的不適以及藥物對人體的副作用,提高免疫力和自愈力,調節人體各方面平衡,達到最佳健康狀態。補充酵素(酶),可提高自身免疫力,延緩衰老,延長壽命。
補充酵素(酶),可以延緩衰老
酵素(酶)主要在體內合成,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污染都會使體內酵素(酶)合成減少。在化學變化過程中,部分酵素(酶)也是會損耗的,除了部分由人體自己制造補充外,大部分的酵素(酶)還是要靠平時食物中不斷地補充,才能使體內酵素(酶)維持平衡狀態。
vhgoMHUPFnVg7G3WxiW00yhoacQBcO9MS67utQVoGwY= 由于酶在高溫下會失活,故熟食習慣使得外源性酵素(酶)的攝入減少。食物加熱超過40 ℃時,酵素(酶)就會被破壞,故平時要盡量生食有機蔬菜和水果。實踐證明,生食大量的新鮮有機蔬菜、芽菜和水果,可以達到補充酵素(酶)、改善健康狀況、延年益壽的目的。比如,日本成為世界上最長壽之國,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日本人有生食習慣。
千百年來,人們吃的食物幾乎都是經過高溫烹煮過的,使食物中的大量酵素(酶)遭到破壞,吸收到體內的酵素(酶)是有限的,所以服用一些酵素(酶)產品是必要的。
選酵素(酶),要活性高的
所有有生命的動植物都含有酵素(酶),每種動植物所含的酵素(酶)種類有限。因此大量多品種生食可以補充酵素(酶)。但是現實生活中偏食和熟食的習慣,蔬菜水果農藥的污染及條件的限制,不能夠使人們補充足夠的酵素(酶),缺乏酵素(酶),便成較普通的現象。因此購買市面上的酵素(酶)產品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目前市場上酵素(酶)食品的種類很多,那么,我們怎樣能選擇到優質的酵素(酶)食品呢?
1.注意酵素(酶)的活性。選擇活性高的酵素(酶)產品。
2.注意生產日期。酵素(酶)產品都有一定的保質期,超過保質期的酵素(酶)可能會失去活性。而且產品最好保存在低溫環境下。
3.注意酵素(酶)的來源。從提取途徑來看,目前市面上的優質酵素(酶)均是從納豆、植物、蔬菜、水果中提取得到的天然酵素(酶)。
4.注意酵素(酶)的產地。選擇正規公司生產的酵素(酶)產品,其產品具有先進的科技工藝和嚴密的質量控制等條件,是人們購買時的首選。
5.注意產品外觀。優質酵素(酶)來自純天然,不含任何防腐劑、添加劑等,所以液體酵素(酶)會有少許沉淀。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酵素(酶)產品雖然有助于促進人體健康,但它并不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也并不是所有人群都適用。每個人應該根據自身的健康狀況選擇合適的酵素(酶)食品。此外,患有某些疾病的患者是否適合食用酵素(酶)產品,請咨詢醫生。比如,患有胃腸道潰瘍、嚴重肝腎疾病或血液凝固功能不全的患者忌用菠蘿蛋白酶。
(作者為軍事經濟學院營養食品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