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謙·大話養生專欄
孔令謙,著名養生健康專家。京城四大名醫孔伯華嫡孫,研習太極與養生之道20余年,提出三線、四則、五法養生防治體系模式。現任孔伯華醫館館長,孔伯華國醫學堂校長。應邀在中央電視臺、湖南衛視、鳳凰衛視中文臺等多家媒體舉辦養生欄目或專欄,并受邀在全國舉辦過多次養生保健講座,廣受好評。
關于陰虛,最常見的疑問有兩個:第一,陰虛到底是什么虛了?第二,如何才能不陰虛?很多人認為陰虛一詞很懸,其實不然。先說陰虛到底是什么虛了。
陰虛從中醫理論上講就是津液血虧,主要體現在肝腎方面。大多數中老年人因為年紀的原因,津液少了,血自然就虧,于是就陰虛。年紀大了,就會陰虛,這是自然規律。但是為什么現在有些人二十多歲就開始陰虛呢?這是消耗過度了!
陰虛是病嗎?一般不是,它只是人體的一種狀態。但是,口干舌燥、頭目眩暈,以及糖尿病、高血壓和腦卒中,這些疾病都和陰虛有關系。盡管如此,陰虛并不可怕,只要你在飲食和生活習慣上多注意一下,是不會引起健康問題的。但是放任不管,甚至過度緊張,時間長了,就會引起各種疾病。
怎樣判斷是否陰虛
健康狀態下,陰陽協調,應該既感覺不到陰盛也感覺不到陽盛,否則不是寒證就是熱證。陽氣平和,《黃帝內經》中謂之“少火”,好像風調雨順的年份里溫暖和煦的太陽。因此說“少火生氣”,就是“少火”令人生機盎然、充滿活力,不上火,不內熱。而人體津液(水分)就像一雙手牢牢控制住陽氣,使其不卑不亢,溫煦怡人。陰虛體質可以大致理解為缺水少水(包括血)。
水分的功能:一可濡潤滋養,二可制衡陽熱。因此陰虛體質的人常會出現干燥失潤和火熱上擾兩大類癥狀:
一、干燥失潤:形體瘦削、皮膚、眼睛干澀、咽喉干燥、干澀、小便黃少、便秘。
二、火熱上擾:五心煩熱、興奮煩躁、耳鳴、頭暈目眩。
當然不同臟腑的陰虛又有各自的特點,如:肝陰虛,則見肋脹隱痛,頭暈目眩;腎陰虛,則見腰部有時候酸軟,四肢無力,耳鳴,記憶減退,健忘;肺陰虛,則有干咳,少痰、嗓子發干,皮膚干燥、瘙癢的癥狀。
別讓陰虛提前到
正常人40歲左右開始漸漸出現陰虛的跡象,可是為什么很多人才30多歲,甚至20多歲就開始出現陰虛的現象呢?這是因為你做了很多“加速自己老化”的事情。身體已經提醒你了,這樣做“我”會不舒服,可是你還非要那樣做,結果引起精血的提早虧虛。用現在的話說,叫“透支健康”、“透支生命”。那么,如何推遲陰虛的到來呢?
盡量少熬夜。大自然安排你晚上困了就要睡覺,可是你非要反其道而行之,每天都睡得很晚,身體自然要消耗平時幾倍的精血。30歲以上的人都有這樣的經驗,熬一個通宵,連續補一個星期覺都不一定補得回來,可見消耗精血有多嚴重。小年輕們可能熬上一個幾個通宵沒什么感覺,這是因為你現在身體狀況處于一生的巔峰,暫時感覺不到,但是這個害處身體都給你記著呢,等到年紀大了,后悔就來不及了。
杜絕酗酒。適量喝酒有益健康,可是喝多了,就會出現口渴、發熱、頭暈。我們前面說過酒為陽熱之物,過量飲酒自然會造成陰虛。
所以,如果你不知道哪些生活習慣是錯誤的,就看看身體是否會“抗議”,感覺不舒服了,就應該戒掉,千萬不要給陰虛“加速度”。譬如,我曾經治療過的一個病人,才30歲,全身關節痛!找我看病的時候說是理化檢查正常高值,懷疑類風濕。他說他搞不明白自己為何會這樣,以前身體很好的!結果一問,酗酒、熬夜、勞累這三樣全有了!這樣的身體不陰虛才怪呢!后來,小伙子吃了15副藥,病情算是控制住了!
孔教授推薦:橘子皮如5分硬幣大小3塊,蠶砂、麥冬各10粒,烏梅1個。沸水泡代茶飲,有去除中焦濕熱之效。
g9m0WCcXLAQaCuPJl9QcWltWakLMgIOVW7uuWGOMzB8=
預防陰虛兩原則
那么陰虛能不能預防呢?當然可以。對抗陰虛的兩大基本原則:生活規律,飲食有節。
保養好、懂生活的人陰虛來得就慢,有的人到了50歲,也不陰虛。我們怎樣才能踩住陰虛的“剎車”,讓它來得更晚一些呢?對于陰虛體質,千萬不要大意。比如你已經40歲了,還很健康,但是不能大意,因為40歲是一個關鍵的坎;或者你才30多歲,已經有點陰虛了,那么就要注意生活調整了。陰主靜,所以養陰以靜養為主,經常有意識地靜坐一會兒,不要進行特別劇烈的運動。那么運動到什么程度為好呢?古人說得好“但取微微汗出”,即適量運動,出點汗即可。
從飲食上來說,也要以“靜”為主。所謂“靜”就是指選擇相對平和,并且具有滋陰作用的食物。一般來說食物的性質都是比較平和的,“精不足補之以味”,用一些味厚的食物,可以補充精血。比如蛤蜊湯就有很好的預防陰虛作用,也可以加蔬菜、豆腐之類,對那些失眠、耳鳴、眩暈的人,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另外像海參、鮑魚都屬于味厚的食物,可以填補腎陰。尤其是老年人,適當吃些海參或鮑魚還是可以的!
滋陰的食品很多,凡是喜陰、長在陰面的食品都是滋陰食品,藥用如西洋參、麥冬、玉竹、靈芝、桑黃,食用的如蘑菇、茶樹菇、木耳等菌類,都是滋陰食品。如用茯苓、蓮子、山藥、薏米、麥冬、鮮百合煮粥,就能滋陰潤燥!
另外,大多數長在水里的東西,都是陰性食品,也有滋陰功效。比如各種魚類、海鮮、海帶、紫菜等。有些營養專家建議中老年人“每日一菇,每日一魚”,除了從營養的角度以外,也是符合中老年人多陰虛體質,需要滋陰食品來調養這個觀點的。
有的人會問,那喝茶是不是靜養的好方法呢?從表面上看,茶似乎是一種“靜”飲料,其實不然,從營養成分的角度看,茶中含有一些具有興奮提神性質的物質,對養陰不利。從中醫的角度看,茶味苦,苦入心,能化燥傷陰。
平時喝一點清淡的綠茶或烏龍茶一般無妨,比如碧螺春、鐵觀音等,這些茶本身性質較平,而且沖泡起來比較清淡,但是也不適合多喝。可以用耳環石斛配綠茶,每天喝上2杯。耳環石斛有滋陰的作用,可以在藥店里買到,喝綠茶的時候往水里放幾個泡幾分鐘就可以了。紅茶和普洱茶性溫熱,體質偏陰虛的人群最好還是不要喝。假如您是偏寒的體質,可以喝陳年鐵觀音、大紅袍或紅茶。如果怕太熱,可在茶中加1片檸檬。
對于經常熬夜的人群,補救的方法是采用些代茶飲的方子,如用黃精5片、枸杞子5粒、麥冬10粒泡水代茶飲。這個代茶飲方能夠很好緩解熬夜的疲勞,起到緩解陰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