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節奏緊張,被學習、工作壓得喘不過氣的人們,飲食稍不規律,就會觸動消化系統敏感的“神經”,引來煩人的胃病。飲食習慣是消化系統健康的關鍵,而胃部長期不適的人,更應慎選食物種類,以減輕癥狀,加速恢復“元氣”。
胃炎,胃潰瘍:避免刺激性食物
原因:包括長期壓力過大引起自主神經亢進,導致胃酸增加,而形成慢性胃病,或攝取刺激性食物傷害胃黏膜,造成急性潰瘍等。
表現:上腹部悶痛,食欲不振,惡心腹脹,厭食和體重減輕等,急性患者更會明顯感到腹部刺痛、灼痛,甚至惡心嘔吐。
飲食對策:
1.平時要避免煙酒、咖啡、茶、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避免芹菜等粗纖維食物,以免下肚后摩擦脆弱的胃壁,使傷口更難愈合。
3.空腹時不要喝可樂等碳酸飲料。
胃食管反流:少吃甜食,糯米
原因:下食道括約肌不自主地松開或張力下降,使胃和食道間的賁門口無法緊閉,胃里的胃酸和酶便逆流向上,由于食道壁很薄無法抗酸,產生燒心和灼熱感。
表現:打嗝、吞咽困難、燒心與灼熱感,甚至可能引發食道潰瘍或食道癌。
飲食對策:
1.少吃甜食、油炸、高脂飲食。
2.空腹時不吃酸性食物,如柑橘類水果、醋等,以免胃酸大量分泌。
3.少吃難消化的糯米、芹菜、竹筍等粗纖維食物以及動物的筋皮,以免逆流癥狀更嚴重。
消化不良,胃脹:避免產氣食物
原因:吃得太快、太多、壓力過大都可能造成消化系統功能失調,引起消化不良。
表現:飯后腹痛、胃脹、惡心、嘔吐。
飲食對策:
1.不吃難消化和過油、辛辣的食物。
2.少吃豆類、奶類、薯類等產氣食物,以免腹脹難耐。
3.少量多餐,細嚼慢咽,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才能讓消化不良癥狀早日消失。
(作者系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脾胃肝膽病科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