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醫學家在實踐中發現,節氣的變化,直接影響人體生命節律的調節。倘若自然變化違反常度,必將影響人體正常的氣血運轉,造成功能節律紊亂、正氣下降、陰陽失調,極易感邪致病。所以,中醫學常將節氣與人體生理、疾病的診斷和轉歸,以及養生等方面密切聯系起來。
從4月10日到5月10日,將經歷谷雨和立夏兩個節氣。
谷雨——升陽祛濕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個由陽氣的生長,帶動陰氣的旺盛的節氣,自然氣候溫中有濕,人容易困倦乏力。所謂“春困”的春天嗜睡就發生在這時。因此,針對這種情況,首先應調整好作息,保證充足的睡眠,以防白天精神萎靡影響工作和學習。其次,在飲食上要注意:第一,增加辛散的食物,促進陽氣的生發;第二,食用適量的淡滲利濕之品,防治濕氣困遏脾氣。此外,要增加運動,促進周身氣血循環,減輕困倦的感覺。
立夏——PpmDa/t9h9CkAl6dmwcLY1ymNcVhEGIXb/Ah5saecOY=養護心氣
從立夏開始,自然氣候進入夏季,天氣以炎熱為主,在人體五臟之中,屬于心氣主令的階段。此時應重點養護心氣、心臟。在飲食上,可以適度食用一些紅色食物,如辣椒、西紅柿、紅心蘿卜等,因為紅色入心;也可以多食用一些心形的食物,如桃仁、杏仁、豬心等。運動可適度減少,特別是避免在陽光暴曬或氣溫極高的地方或時段運動,可以選擇晨起氣溫涼爽的時段進行運動。
(本刊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