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改革強調倡導新的學習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所謂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中為了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在明確成員責任基礎上進行的互助性的共同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積極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別是面對面的促進性互動;小組成員積極承擔在完成共同任務中個人的責任;期望所有學生能進行有效的溝通,建立并維護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決組內的認知沖突,對于個人完成的任務進行加工;對共同活動的成效進行評估,從而來解決問題,理解知識。在物理教學中應該十分重視中學生的物理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本文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探討。
一、營造合作學習的氛圍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只注重個人素質的發展,而集體的共同發展卻很少考慮。現代物理課堂教學,就是要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機會去發展自己的物理思想,去傾聽別人的想法,去學會物理交流,以增強整體合作意識。如何讓學生體會到合作的重要性呢?在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明確合作學習的重要意義,轉變思想,提高認識,努力營造合作學習的氛圍,以獲得更多的知識,更多的愉悅感。教師可列舉物理學史上合作探究的例子去激發學生的興趣。再通過激勵性的評價,使同學體會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都能在集體中發揮重要作用。
二、把握合作學習的契機
合作理論認為,合作的價值就在于通過合作,實現學生間的優勢互補。在課堂教學中適時適當地把握時機,選擇有價值的內容去組織學生合作學習,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機會。在合作中,通過人人參與,個個發言,相互啟發,取長補短,既增加課堂信息的交流量,又促進學生知識和能力的發展。因此要正確把握合作學習的契機。合作要適時,一般可在以下幾個環節處展開:
1.優化策略
物理較突出表現的是一題多解,學生往往拿不定主意,甚至有相互混淆的現象。如何引導學生優化解題的策略,顯得非常重要。比較好的做法是,先讓學生獨立探索,再讓學生在互相合作交流中各抒己見,產生學生自認為最優化的策略,教師對學生的策略作正面的引導,這樣既能培養學生優化解決問題策略的能力,又尊重了學生的學習個性。
2.產生疑惑
教學的重、難點是學生產生疑惑的地方。這些重難點的物理知識較為抽象、深刻;有些開放性的甚至具有挑戰性的問題由于學生認識能力的局限性,單靠某個學生獨立思考會出現困難或回答不全面。這時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3.動手操作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操作是一種為學生提供思考和練習的主動學習方式。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通過小組合作,既保證了教學任務的完成,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又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合作的意義。
三、安排合作學習的對象
小組合作學習主要是為了克服傳統教學存在的弊端,將社會心理學的合作原理納入教學科學中的人際交往對于認知發展的促進功能。
1.科學地安排合作學習小組是成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
學習小組的科學組合非常重要。每個小組成員的組成一般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即全班學生按照成績、能力傾向、個性特征等分為若干個小組,這樣既可以增加小組合作成員的多樣性,同時又可以增加合作學習小組間的競爭性。每組四五人,每人都有分工。小組各成員應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形成一個有戰斗力的群體,確保每一次研究的質量。
2.教者合理引導、積極調控是合作學習成功的保證
合作學習對教師提出了與以往不同的要求。合作學習要求教師充當“指導者”“合作者”和“促進者”等多種角色,旨在促進整個教學過程的發展,使學生和新知識間的矛盾得到解決。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首先要設計好總體方案,讓學生有目標地進行合作學習。
四、評價機制的科學運用
合作學習的成功是基于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必須發揮每個成員的最大潛能,講求整體目標達成的同時實現個人目標。進行合作學習評價時要把學習過程評價和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對合作集體評價與對成員個人的評價相結合。評價合作學習過程時,主要應從成員分工是否合理、合作方式是否恰當、成員的參與度,對學習結果的整理報告是否科學等方面來評價;對成員的評價主要從合作任務的執行完成情況、與別人合作學習的好與壞、思維的創新性等方面來評價。
對學生的評價采用課內知識的評價,把考試與素質等同的評價已不適應時代的發展。科學運用評價機制很重要。首先制訂適宜的具體評價目標。物理課堂教學使用合作學習的評價目標,要面向全體、全員參與,增加學生間交往,使學生學會學習物理,學會思考物理,學會物理合作學習。其次是采用多種評價形式。物理學習評價中對學生采取個人與小組相結合的評價方式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再次是評價能促進學生的合作學習。客觀的評價方式能通過學生參與評價促進學生合作學習,以激發學生潛在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總之,合作學習就其本質是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習,通過老師的合理引導,學生的積極參與,使學生的素質能有一個明顯的提高,通過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充分認識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中學物理學習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單位 江蘇省建湖縣近湖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