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計算機在人們生活的廣泛使用,使得計算機網絡安全也相應演變成了一種問題。這一問題的出現,引起了國家和各大高校的重視。為了保證計算機網絡安全課程的有效開展,需對計算機網絡安全教學進行改革。計算機網絡安全教學改革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考核標準都做出了相應的改變,為培養計算機網絡人才提供了有利的教學環境,能有效地滿足社會對計算機網絡安全專業人才的需求。主要從三個方面展開對教學改革的探討,即教學改革的意義、教學理念的改革和教學方法的改革。
關鍵詞:工作過程;計算機;網絡安全;教學改革
一、計算機網絡安全教學改革的意義
計算機網絡安全課程,是各高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很好地將課程內容進行連續性的講述,使得學生在學習中容易遺忘之前學過的知識。
為了更好地適應信息時代的發展,為社會培養更專業的計算機網絡技術人才,本人對院校的計算機專業的《網絡安全》課程的教學進行了改革。這次教學改革打破了傳統的按照教材知識來編排課程的觀念,通過采用先進的教學理念,以實踐工作過程為教學導向,以訓練學生的專業技術為目標,對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考評標準進行了較為系統的改進。簡而言之,即是通過發現、分析和解決計算機網絡中出現的安全和故障問題來設計相關課程。培養基于工作過程中學生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較強的創新意識,滿足我國社會發展過程中對計算機網絡安全專業人才的需求。
二、計算機網絡安全教學理念的改革
計算機網絡安全教學改革后,其主要教學目標是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能在工作過程中有效地管理、配置和維護計算機網絡安全。這是教學改革后對計算機網絡安全教學理念的改革,主要表現為兩點:對學生實踐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和設計新的學習內容。
1.基于工作能力,對學生實踐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學校的學習過程中,只能充分掌握計算機網絡安全的相關理論知識。很多高校對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相當重視,作為考核的主要標準。這樣的教學理念是傳統的素質教育遺留下來的問題,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針對此種現象,對計算機網絡安全教學進行了相應的改革,基于工作能力,對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除了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之外,還需要在實踐操作中不斷地鞏固和加深自身擁有的理論知識。
2.基于工作過程,對教學內容進行相應的調整
在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實踐工作過程中,攻擊和防守是兩大關鍵環節。在實際的工作中,計算機網絡技術人員必須懂得攻擊的相關原理和有效地攻擊方法,這樣才能做到更為安全的防守。為了順應這一要求,必須讓學生掌握黑客進行攻擊的主要手段。在了解相關手段后,將安全防護網絡安全的知識調整到計算機網絡安全的教學中,通過不斷地實踐,讓學生能熟練地掌握計算機網絡安全的操作系統,能有效地運用主機的安全配置和機制。將這些理論知識都添加到計算機網絡安全的教學中,并創設與實際工作一致的情境教學,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三、計算機網絡安全教學方法的改革
1.創設情境教學
隨著計算機在人們生活中被廣泛使用,計算機網絡安全的重要性也逐漸明顯。應試教育模式下的教學和考核標準,使得學生失去了探討計算機網絡安全的積極性,嚴重阻礙了我國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發展。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和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都是相當關鍵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學習興趣,才能有效地推動學生自主、積極地進行學習。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教師在實施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創設情境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計算機網絡安全的教學,應該將重心放在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上。
2.為學生布置任務,驅使學生主動探究
很多學生在課余時間,不知道要如何進行學習,學習比較盲目,不利于對知識的掌握。針對此種現象,教師應該針對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具體的安排。對于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的學生,可以布置較為簡單的任務,通過完成簡單的任務讓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礎知識;對于成績中等的學生,可以布置更能深入探討的任務,讓學生對所掌握的知識的理解能夠更加深入和透徹;對于理論知識掌握牢固,但實踐操作能力較差的學生,可以布置鍛煉學生實踐能力的任務。讓學生能通過實踐的操作,鞏固自己的理論知識,豐富自己的實戰經驗。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為學生布置與教材知識相符的任務,驅使學生能夠利用課余的時間積極主動地探究,對鞏固理論知識是相當有利的。基于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工作過程,將課程分成較多的、具體的任務,運用任務驅動法來促使學生完成教師所安排的任務,從而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教師對學生完成的任務的具體情況及時地進行檢查和指導,從而使得完善學生的知識。
3.加強學生的課前預習和課后練習
課前預習,能夠讓學生大致了解老師即將要講解的知識,可以提前獲取相關知識,上課時能有效地配合老師的講解。課后練習,能夠讓學生對老師所講的知識進行更為系統的總結和更加透徹地理解。由此可見,課前預習和課后練習對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很多學生并沒有做好課前預習和課后練習的工作,導致上課時都不能很好地跟上老師的講解節奏,使得在課堂上無法有效地吸收和消化教師所講的相關知識。這樣的學習狀態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是相當不利的,為此,教師應該要求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在講解的過程中,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檢查。做好了良好地課前預習,才能對教師即將講解的知識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在課堂上與老師進行有效地配合,促進知識的吸收。同時,也要加強課后的練習。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提高光靠掌握理論知識是不夠的,最為重要的是實踐操作能力。
總之,隨著計算機的廣泛使用,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也成了非常值得關注的問題。人們的工作和生活都漸漸地離不開計算機網絡,社會對計算機網絡安全方面的專業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漸增加。我國的計算機網絡安全教學中存在著較多有待解決的問題,例如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不重視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等等。面對這些問題,各高校對計算機網絡安全教學做出了相應的改革。這次改革主要體現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考評標準上的改革。這次教學改革,培養學生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較強的創新意識,滿足我國社會發展過程中對計算機網絡安全專業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樂光學.Internet/Intranet網絡安全技術及安全機制的建設[J].佳木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1).
[2]楊建紅.計算機網絡安全與對策[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
[3]俞研,蘭少華.計算機網絡安全課程教學的探索與研究[J],2008(18).
[4]沈洋.基于工作過程的計算機網絡安全課程教學[J],2010,
12(8).
(作者單位 江蘇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