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應用文與我們是緊密相連,密不可分的。結合自己多年應用文的教學實踐,就如何培養學生對應用寫作的學習興趣,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一、提高學生對學習應用寫作重要性的認識,是培養學生學習應用寫作興趣的前提
興趣是以認識和探索某種事物的需求為基礎,是推動人去認識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種重要動力,是學習活動中最活躍的因素。正如心理學家皮亞杰所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所以說,激發興趣是搞好應用文教學的重要手段。應用文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關系最直接,適用范圍最廣泛,使用頻率最高,它就是人類身邊的文字,在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就學生身邊常寫的;如書信、日記、讀書筆記、啟示、講演稿、申請書等。從中讓學生由無知到感知,由感知到激發興趣。同時還要讓學生清楚地明白應用文寫作是出自于對公私事務的需要,它直接服務于社會,具有實用價值。正因為它的實用性,應用文無時不在,無時不有。隨著信息時代的不斷進步,市場經濟的空前活躍,人際交往的頻繁發生,刺激了人們對以傳遞信息、指導工作、交流經驗、處理事務、規范活動為主要目的應用問題的重視,社會對于應用型寫作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要使學生意識到寫作課是在培養學生的一種技能,是實現自身價值、增強競爭力的一種手段,這樣學生才能有較高的學習熱情,覺得學習應用文寫作實際是在學習一種本領,是對未來從事的工作打下的堅實基礎。只有充分認識到應用文寫作的重要性,才能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聰明才智。
二、增強應用文教材的可讀性、生動性,是培養學生學習應用寫作興趣的基礎
大中專學習已具備了一定的自學水平和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因而他們的求知方式已不僅僅局限于在課堂上聽老師講一種形式或格式,而更多的是直接從書本中汲取知識。但目前在我們使用的應用寫作教材中,存在著純理論性的說教多,名詞解釋式的條目多且內容干澀、空洞,缺乏必要的舉例說明和正反對照論證。這很不適應學生使用,使學生一拿到書就對應用文這門課失去了興趣,尤其是在當前眾多的應用寫作教材中,涉及理論、文體格式的內容多,涉及思維訓練的內容少,如果我們能夠將應用寫作的理論內容盡可能地予以文學化、達到言情并茂;如果能使淺顯易懂的事例闡釋理論述語,能夠用學生關心的、感知的事例,通過正反對照論述應用文體及寫作方法,就會使課本的內容更加生動起來,學生就易于理解和接受;如果將每章的重點內容附加大量的思維訓練形式附在課本后面供學生訓練,這樣就既能抓住重點,又能激發學習的興趣,就會使教學達到較為理想的效果。
三、在教學方法上加強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是培養學生學習應用寫作的有效手段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應用寫作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教學中,一是盡量引用學生們所熟知的有一定認識程度的事例,通過事例在教與學之間形成溝通和共鳴,以達到教學目的。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調查報告》的寫作結構時,為了讓學生熟練掌握幾種常用的結構形式,我選取了兩篇文章,一篇是《網吧對學生的危害》,另一篇是《奇裝異服就是有個性嗎》。兩篇文章很貼近學生的生活,在分析和討論中引起了學生們的興趣,達到了很好的效果。學生既從中學到了調查報告的結構形式,同時又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二是要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思考生活,到鮮活的現實中去尋找寫作素材,在時間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教師指導下,要求學生親臨其境參加社會活動,由學生親自搜集材料,研究寫作對象,制訂寫作提綱,從而完成寫作任務。
四、教學手段現代化是應用文寫作的發展趨勢,也是培養學生對應用文產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
應用文教學的現代化,主要是指電腦在應用寫作中的運用。隨著電腦的普及,辦公自動化程度的提高,為我們改革創新應用文的教學方式提供了可能,而信息時代的快節奏,也要求人們迅速將豐富的社會信息變為便于傳播的書面信息,這就從客觀上要求我們的教學從傳統的教學方式上逐步轉變到現代化、電腦化的應用教學中來。
(作者單位 吉林省通化師范學院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