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旨在簡說與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相關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語文;課堂;教學;有效
教育部課程改革專家組核心成員余文森教授認為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提高課堂教學活動質量,學生在學業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具體表現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學生有進步和發展是衡量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指標。這里所說的有效的含義應該是發揮普通人的潛力,而非針對少數天才。如果我們在每一堂語文課中都能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活動,充分挖掘普通學生的學習潛力,那么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就是最有效的。
不過,如果我們的視野只局限于有限的教材資源,且不注意把教材中的文章進行個性化、生活化、人性化解讀,只管為考而教,那么真正意義上的有效就無從談起了。下面僅簡單談談我所領悟到的與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相關的幾個方面。
一、尊重學生的學習個性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著不同的成長背景、學習習慣、知識基礎和日漸明朗的性情。在學習這點上,教師永遠只能做個主導者或指路人,不能包辦替代。結合我們大多數學校的教學現狀考慮,幾十個水平不一的學生在有限的45分鐘內聽憑一個老師的點撥。在這個前提下去考慮課堂的有效性,就更加無法回避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這個問題了。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該年齡段的求知特點和知識儲備有足夠的了解,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問題設置的梯度,既尊重不同水平的學生的理解與探究需求,也能為課堂上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鋪設合適的道路。讓學生自學設疑、堂上師生或小組合作學習解惑,游戲或競賽等方式方法都可以適當采用,以求每節語文課上,學生的語言積累、表達能力、思考水平和情感熏陶等方面或多或少能有點喜人的變化。學生學習的起點盡管不同,但只要教師課堂引導得當,課后大多學生會有飽腹感。一般而言,能給予學生飽腹感的語文教師都不會被學生拒絕,而大多數學生是先喜歡上語文老師,才喜歡上他的語文課,這兩者互為因果的關系應引起語文教師足夠的重視。
二、關注教材的正確定位
“教教材”就是指教書本知識,“用教材教”就是教教材所指引(隱藏)的生活實踐。語文課的教學目的不是讓學生囿于課文里的那一時一地的生活,而是“利用生活化的場景或調用學生的生活經驗,來幫助學生學習語文”。葉老的“例子說”該是對教材在使用方面的較好定位。
譬如我們在講解古詩詞的時候,與之相關的同類詩詞的引用,典故的闡釋、情感的闡發,甚至是故事的演繹都可以作為我們教學的環節來處理。又如,《孔乙己》中孔乙己的可悲可嘆與他所處的社會環境與自身素養不無關系,教師可引導學生在探究此二者的同時也對當下的教育現狀和人們的生存狀態發表各自的看法,因事推理,尋根問底,以培養學生對生活現象的思考和分析能力。關注教材使用的定位,正確且靈活地處理教材,方能親近真正的“語文味”。
三、把握教法的得當選擇
教學要備學生、備教材,也要備教法。“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闭Z文老師瀟灑且成功地在堂上駕馭一篇文章,得益于該老師扎實的功底、與時俱進的日常學習和開合有度的教材處理,而這些體現在課堂上即表現為教師的教學語言,教學問題設計,對教學的重難點等的把握。只要教師在課上積極創設情境,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和提問,恰當地運用錄音、圖片、攝影、多媒體、音樂、語言描述、動作演示等方式,渲染氣氛,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之耳聽目視、口誦心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探究,讓學生體驗情感,這樣的語文課堂教學一般不容易遭挫。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自始至終都把握這一原則,即“教師自始不要多講,而要致力于導,使學生逐漸自求得之。”使學生對課文有“身臨其境”的體會,而無“隔墻看花”之感,如此,學生的探究熱情才可能會被成功撩撥,學生學習的語文興趣才會日益濃厚。有了“興趣”這一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愁,一切與學習相關的美好都會水到渠成。
四、重視學生的閱讀與寫作
語文課堂是否有效,就某一節課而言,跟教師精心得當的設計與正確的教學理念相關,從長遠來看,卻跟教師能否使學生養成甚至可能收益終生的較好的學習習慣有關,跟學生堂上課下對生活、對語言和文學的關注多少有關。教師應在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方面給予學生足夠的關注和正確的指導,還應充分重視學生課內外的閱讀積累和寫作錘煉。
教科書、電視、電影、網絡、圖書館等等都是語文課程的資源。教師應鼓勵學生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努力擴大閱讀面,且不時練筆,時刻不忘鍛造自己的思想。
教師應創設條件使學生的課內外閱讀有機結合,使學生在大閱讀環境中充分感知大語文的內涵和形式,在被自己反復修改的文章中不斷錘煉自己的寫作技巧,在更廣闊的視野中打磨自己的思想利器,以讀助寫,以寫促思,以思助讀,形成語文學習的良性循環。當學生的語言越豐富,思想越深刻時,語文課堂只需教師輕輕助力,就會有精彩紛呈的連珠妙語或奇思妙想出現。不知不覺中,學生課內外的聽說讀寫便會逐漸內化成個人的文化素養,日漸達到古人云:“胸藏萬卷憑吞吐,筆有千鈞任歙張”的境界。
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提高能力的主要陣地,而這45分鐘的有效,需要課內外方方面面的努力。如果教師能揮灑自己獨特的教學藝術,采取各種合適的方式真真切切地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參與度,使學生的大腦皮層處于興奮、舒適的狀態,這樣的一堂語文課,才是真正有效的語文課。
簡言之,有效的語文課堂有賴于富有魅力的教師的得力指導和不拒絕學習的學生的共同努力。
?。ㄗ髡邌挝?廣東省深圳龍崗大鵬華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