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學習,是當前實施新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它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選擇問題進行探究,在探究中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一種學習活動。在深化新課程改革的今天,讓探究性學習走入初中語文課堂,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探究性學習對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
1.采用探究性學習方式,可以改變學生傳統的學習方式。探究性學習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它可以變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知識的傳輸為主動的探索性學習,幫助學生掌握積極主動的現代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語文課中進行探究性學習,使他們多一些主動思考發問,少一些單純被動的接受,就更能自主地運用知識、理解領悟、分析概括,以積極的思維獲取真正的知識,成為學習的主人。
2.采用探究性學習進行教學,可以改變以教師教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語文課重視了啟發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但不少語文課中出現了只有教師提問,學生討論、回答,卻不見學生提問質疑,主動發現問題,學生還是被動地被教師牽著鼻子走,是在為教師順利完成教學計劃服務,不是為自己學習服務,只不過由被動地“聽”變成了被動地“答”,沒有真正取得自主學習,自主發展的權力,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真正得到充分尊重。教學過程是師生雙邊活動的動態過程,語文教學中必須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采用探究性教學方法,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探索研究,解決問題,可以真正體現這種主導、主體的有機結合。
3.探究性學習突出學生自主學習的地位,讓學生可以依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選擇學習中的問題進行探究,這是一個積極的學習的過程——學生去做想做的事,而不是作為他們安排好的事。這樣就給了學生個性發展的空間。同時,在探究性學習中,學生的動手、參與、觀察探究能力,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得到了培養,有利于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在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體會到解決問題的苦與樂,還能體會到人際交往的微妙。
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探究性學習的方法
既然探究性學習對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那么如何才能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探究性學習方式呢?
1.教師要改變舊有的教學觀念,轉換自己的角色。呂叔湘說過:“要想提高語文教學效率,根本問題是語文老師的問題。”新課程關鍵是教師。因此,要真正把“探究性學習”運用到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改變舊有的教學觀念,轉換自己的角色:要從學生知識的傳授者轉換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促進者、組織者,從知識的權威者轉換為學生探究的參與者。在探究性學習中,學生探索、探究的問題各不相同,教師不可能作統一的授業解惑,因而教師應該著重指導探究思路、探究方法和如何收集信息,教會學生會學。
2.探究性學習的運用要有科學性、計劃性。初中學生的認知能力、思維水平有限,不同的學生又各有差異,因此,初中語文教學中探究性學習的運用要因人而異,因內容而定,現行的新教材(人教版)中的一些思考題、資料已給我們指導學生探究學習提供了很好的切入口。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探究性學習的運用可以先從一詞一句入手,再到某一作家作品的專題探究,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逐步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豐富語文課外活動,加強課內與課外的聯系。生活是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的源頭活水,書本以外的生活,既是人生的教科書,也是語文學習的廣闊天地。
探究性學習,是初中語文教學的一個新課題,科學地運用探究性學習方式進行語文教學,可以達到學生好學、會學、樂學,教師會教、樂教的境界。
(作者單位 河北省灤縣何莊學區中心校)